8月7日,溫家寶總理考察中科院無錫高新微納傳感網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后,指示“盡快建立中國的傳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國’中心”。其后,在全省領導干部學習會上,省委書記梁保華把傳感網列為全省重點培育和發展的六大新興產業之一,并提出“要努力突破核心技術,加快建立產業基地”。“感知中國”中心將是怎樣一番天地?傳感網(又稱物聯網)的發展前景又是如何?本報記者日前赴無錫高新微納傳感網工程技術研發中心探訪。
名詞解釋:物聯網
所謂物聯網,是指將各種信息傳感設備,如射頻識別(RFID)裝置、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種種裝置與互聯網結合起來而形成的一個巨大網絡。其目的,是讓所有的物品都與網絡連接在一起,方便識別和管理。它其實就是將原本與網絡無關,但與我們的生活工作息息相關的萬事萬物都裝上傳感器,然后與現有的互聯網連接,讓人們可以更直接地去控制和管理這些事物,以方便和促進我們的生活、生產乃至整個社會的發展。
解密
迫降奇跡背后的網絡力量兩條短信的神奇功效
在美國出差的李先生收到了發自南京的兩條短信。
一條來自于他位于新街口的辦公室里,信息顯示,辦公室被一竊賊闖入,竊賊正試圖打開他的保險柜;另一條短信則讓他有些哭笑不得:遠在鼓樓區的家中,尿尿之后的寶寶被凍得哇哇大哭。
李先生沒有慌張,先是通過短信回復,指示保險柜“進攻”,結果辣椒水噴出,連接110指揮中心的報警聲一并響起,竊賊落荒而逃;接著,李先生趕忙打電話給家中戴著耳機貪玩的小保姆,提醒她盡快給寶寶換紙尿褲。
這是8月30日中科院無錫高新微納傳感網工程技術研發中心主任劉海濤向記者描述的一番情景。這位嚴謹的科學家表示,上述情景并無夸張成分,或許不久它就會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間。那將是一個神奇的物聯網時代。
哈德遜河的“空難奇跡”
今年1月15日,全美航空公司1549航班因為和飛鳥相撞,迫降在紐約的哈德遜河中,機上146名乘客及5名機組人員全部平安無事,堪稱奇跡。其后,媒體聚焦的中心放在了英雄機長身上,而在中國不少傳感網專家看來,真相未必如此。事后,相關媒體報道了美國政府處理這一突發事件的流程:當消息報告塔臺后,塔臺馬上通報了EANS(緊急狀況通報系統)、美國應急辦等部門,并立即和軍方取得了聯系。同時,事發現場的水情等情況被傳送到美國海岸警衛隊和海上指揮中心,隨后警察和營救人員迅速趕到現場,還帶來了大量應急物資。由于飛機上有大量燃油,必須防備可能發生的燃油污染河水事件。好在哈德遜河中早已放置了大量的傳感器,甚至在河中的魚類身上也安裝了信息采集裝置。這樣,應急人員可以在指揮中心內,通過分析大量的數據,產生出可視化模型來做出決策。
就這樣,整個應對過程僅耗費了幾十分鐘時間,當整個救援行動結束之后,人們才依稀看見,事故背后有著一張無所不能的網絡,力保著英雄機長創造的奇跡能夠延續。
而這究竟是一張怎樣的網絡?它為何能有如此多神奇的功效?它對我們普通百姓的生活又將產生怎樣的影響?圍繞著那張似乎只在電影中出現過的神秘網絡,人們浮現出若干這樣的疑問。
探訪
神秘的“感知中國”中心在無錫
在中國,要尋求上述問題的答案,到位于無錫太湖國際科技園內的中科院無錫高新微納傳感網工程技術研發中心是一個最佳的選擇。如果不是溫家寶總理的到來,它或許還將繼續其一貫的“隱姓埋名”生活,恰如一個嚴謹、低調的科學家。
據媒體報道,8月7日至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江蘇考察,其中一站便是這家研發中心。當研發中心負責人向總理請教發展傳感網的建議時,溫家寶沉思片刻說:“至少三件事情可以盡快去做:一是把傳感系統和3G中的TD技術結合起來;二是在國家重大科技專項中,加快推進傳感網發展;三是盡快建立中國的傳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國’中心。”
其中令公眾最為好奇的便是:“盡快建立中國的傳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國’中心”。于是乎,一夜之間,“傳感信息”、“感知中國”等詞匯傳遍中國,不少人都在打聽,這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高科技?該中心主任劉海濤向本報記者介紹,它們都和一個時髦的詞匯“物聯網”(又稱傳感網)相關。
“厲害”的研發中心
“我們的傳感網核心技術處于什么樣的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有多大差距?”視察中科院無錫高新微納傳感網工程技術研發中心時,溫總理曾如此發問。中心負責人回答道:“我們起步比較早,標準化和技術有一定優勢,但不是最領先的。”溫家寶總理聽后即提出殷切希望:“當計算機和互聯網產業大規模發展時,我們因為沒有掌握核心技術而走過一些彎路,在傳感網發展中,要早一點謀劃未來,早一點攻破核心技術。”
隨后,總理便發表了要建設“感知中國”中心的重要講話。經媒體傳播之后,即使同在太湖國際科技園的不少企業,才恍然發現,身邊竟然藏有一個“如此厲害”的研發中心。
為什么落戶無錫
中科院無錫高新微納傳感網工程技術研發中心是去年11月無錫市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共建成立的。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是國內惟一的專業微納產業研究所,擁有微納從材料、技術、器件、系統到網絡的全產業鏈,在國家微納傳感網領域具有重大影響力。據說為了促進此項目落戶,無錫市領導是數度前往上海相邀,顯示了充足的誠意;另一方面,無錫自身的產業優勢也是促成研發中心落戶的重要原因。劉海濤便表示,無錫新區在軟件、集成電路設計、通信技術、網絡技術等領域較強的產業優勢,是傳感網技術產業化的寶貴基礎。
在剛剛舉行的全省領導干部學習會上,省委書記梁保華把傳感網列為全省重點培育和發展的六大新興產業之一,并提出“要努力突破核心技術,加快建立產業基地”;無錫市也在溫家寶總理視察后的第二天,就明確目標——與研發部門、網絡設施建設部門全力對接,加大投入,共同爭取和推動“感知中國”中心在無錫建立,打造繼中關村、深圳之后的國內第三大信息技術產業園區。
盤點
照顧小孩、保護機場……神奇的物聯網無所不能
讓溫總理如此倚重的物聯網或者叫傳感網,究竟有何神奇的功能?劉海濤向記者描繪了一番物聯網時代的圖景。在這幅如同電影大片的畫面里,記者看到了物聯網在公共安全、智能交通、環保監控、平安家居、抗震救災等多個領域“無所不能”的表現。“我還想不出,有哪一個領域是物聯網應用不到的。”劉海濤自信地說。
平安家居
據了解,在中科院研制的“平安家居”無線傳感系統中,我們家中的空調上、窗簾上,衛生間里、廚房里,到處都可布點(即傳感裝置),它們感受溫度、濕度、亮度、煙霧及角度等信息,與家電、門窗、炊具等聯動,合力將居家環境控制在一個最為適宜和安全的狀態。地板上的傳感器還能通過判斷腳步頻率、幅度、輕重等參數,絕不會混淆家中小狗與入室小偷的區別,一旦發現不速之客立即向上層傳感網報警;而保險柜上的傳感器也會甄別試圖使用它的人的身份,感覺不對勁即會啟動“攻擊”模式。
護衛機場
劉海濤舉出了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安全防護網的例子。據其介紹,在浦東機場數十公里的圍界之上,他們裝上了一圈如火柴盒般大小的傳感器,它們各展所長,有的感受振動或聲響,有的對磁力或微波敏感,不僅能準確感知來者為何物,還能通過相互間的無線通信,判斷來者的方向、速度、遠近等,甚至能自動調用攝像頭等手段,為人們提供直接依據,確保航空安全。
在今年6月16日的一次演練當中,現場人士見識了它的神奇。據悉,當天,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某段圍界外,兩名全副“武裝”的“飛行愛好者”鬼鬼祟祟地走近防護網,商量著如何翻越高高的防護網進入機場,但他們還未靠近防護網,就被一陣陣警告聲給嚇退了回去。隨后,兩人又嘗試了從外圍挖掘、翻越旁邊的防護墻等各種方法,均被警告聲制止,就在二人猶豫著下一步行動之時,幾名安保人員突然出現,將他們逮個正著……
智能交通
現有的城市交通管理基本是自發進行的,每個駕駛者根據自己的判斷選擇行車路線,交通信號標志僅僅起到靜態的、有限的指導作用。這導致城市道路資源未能得到最高效率的運用,由此產生不必要的交通擁堵甚至癱瘓。而智能的城市交通基礎設施可以將整個城市內的車輛和道路信息實時收集起來,并通過超級計算中心動態地計算出最優的交通指揮方案和車行路線。
比如在機動車輛發生事故時,車載設備就可以向交通管理中心發出訊息,便于及時處理以減少道路擁堵;同樣,后方行駛的車輛也可以及時得到消息,繞開擁堵路段。當然,如果違章駕駛,也會在第一時間受到處罰。
環保監控
環保監控是物聯網應用的重要方面,劉海濤介紹,為了幫助政府應對太湖的藍藻危機,他們在太湖中放置若干傳感裝置,一旦藍藻素升高,或水溫有變化、有暴發藍藻的可能,傳感器會及時發出預警,這樣決策機關就能及時得到信息,并作出應對。
有意思的是,傳感網并非永遠固定,而是“長腳”的。在環保監測上,如發生氣體泄漏、水體污染等事件,工作人員可隨身攜帶一箱生化傳感器,像播種那樣在一定范圍內隨機散布,數十個傳感器就能無線聯網,隨時“跟蹤”有害物質的擴散路徑,實時向指揮部“發報”。目前,中國的無線傳感技術已在寧波北侖區政府應急指揮、嘉興水運智能交通等系統中示范應用,在電力、水利設施維護等領域也已開發運用。
抗震救災
在抗震救災中,有一個通行的法則就是黃金72小時,這是救援的最佳時間,但是現實中,救援人員常常因為不能確定受害者的身份,而浪費寶貴的時間。
劉海濤介紹,假如我們事先在建設房子時,便在水泥混凝土中混入了傳感器,這樣它們不僅能事先察覺到地震或者災害的異常,給人們留下寶貴的撤退時間;而且即使在房屋倒塌之后,它們仍能成為人們獲救的指南針。例如,它能感知到被埋廢墟中人的心跳,醫護人員能根據傳感器反饋的被埋人員的身體狀況,準備相應的救護設施和藥品。
目前,劉海濤及其團隊正在研究一種地震預報系統,它利用中國移動分布全國的數十萬個基站,在每個基站布下傳感列陣。這樣可大大提高我國地震監測點的密集度。記者 谷岳飛
導電水凝膠制成的柔性表皮傳感器在個性化醫療、多功能電子皮膚和人機界面等領域已得到廣泛應用。但是,在可穿戴人機交互的高性能醫療(尤其是電生理信號)傳感以及后續醫療的加速傷口愈合方面,同時具有可靠自愈能力......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2/490864.shtm傘花在空中綻放,牽引神舟十四號返回艙緩緩下落。日前,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
韓國蔚山國立科學技術院報告了一種無需抽血即可測量血糖水平的新方法。這是一種革命性的非侵入性血糖水平檢測技術,使用插入皮下的基于電磁波的葡萄糖傳感器。近日發表在《科學報告》上的該項技術,讓糖尿病患者在使......
2022年11月12日,首屆中國傳感器與應用技術大會暨深圳市智能傳感器產業聯盟成立儀式在深圳市光明區舉行。本次大會由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指導,深圳市光明區人民政府、中國傳感器與物聯網產業聯盟、深圳市新......
汽車駛過金門大橋時,智能手機產生的信息被記錄下來。圖片新聞:Westend61/GettyImages最新研究表明,工程師可以使用智能手機的數據“測量”橋梁的健康狀況。這可讓其使用壽命增加......
· 精度行業領先· 響應速度快·&n......
中新網重慶10月26日電(記者周毅賈楠)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公告(2022年第13號)。重慶郵電大學工業物聯網團隊牽頭制定了兩項物聯網領域國家標準......
集微網消息,中國臺灣被動元件廠商國巨和德國賀利氏11月11日共同宣布,雙方已達成最終協議,國巨將以現金收購賀利氏高端溫度傳感器事業部,預計總交易金額約為7940萬歐元(約合7726萬美元),將于202......
第七屆世界物聯網大會計劃于2022年12月3-4日在北京召開,主題為“開創萬物互聯新經濟引領智慧革命新時代”。本屆大會將邀請聯合國多個機構組織、近百個國家的政府機構官員、大使、參贊、院士、專家學者、世......
圓桌對話現場9月23日下午,格致論道·灣區第19期在廣州市黃埔區蘇元學校舉行。本期講壇以“自然萬花筒”為主題,邀請來自水獺保護、冰蓋消融、冰緣帶植物、恐龍足跡、睡眠疾病等領域的5位嘉賓,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