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0-01-13 12:20 原文鏈接: 賈鶴鵬:科研經費增長難解企業創新軟肋

      盡管中國的研發經費連年大幅度增長,但是國內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仍然沒有得到根本性提高,參加由科學新聞雜志組織的“崛起的力量——自主創新戰略引領中國企業國際化之路”高峰論壇的與會專家認為。

      據國家統計局和科技部等單位發布的《2008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顯示,2008年,中國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為4616億元,比上年增長了24.4%;R&D經費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達到了創紀錄的1.54%。

      然而,在“崛起的力量”論壇上,中國科學院前副院長楊柏齡指出,盡管中國企業高技術產品出口貿易不斷攀升,但是其中外資企業所占份額卻大幅度增加,從1996年的59%升到2007年的89%。

      在此前分管中科院高技術發展和與地方合作的楊柏齡看來,只有企業界才能最終推動自主創新,因為它們對市場的信號最為敏感,也具備把科學技術真正應用于實踐,變成產品的能力。

      然而,楊柏齡指出,中國企業普遍缺乏研發能力,建立研發中心的本土企業不足萬分之三。大多數企業更多依靠短平快的技術引進,這可以實現產品的快速銷售。他舉了一個最近參觀過的大型紡織企業為例,不但紡織機械和技術都是進口的,就連工廠所有的螺絲釘也來自外國。

      但這種方式只能讓中國企業在國外巨頭后面亦步亦趨,而且同質化、價格戰往往是不得不付出的代價。

      中國的國立研發機構和大學在科研上已經儲備了相當實力,國家科研經費也不斷增長。科技部的數據顯示,2009年國家預計投入科研經費1761億元,同比增長了25.6%。

      但是楊柏齡并不認為它們可以取代企業。他比喻說,從研發到中試再到產品上市,需要投入的資源是1:10:100,讓科研機構來投入后面的100,是不現實的也會冒無法把握市場趨勢的風險,另一方面,科研機構也缺乏產品生產環節必要的工藝技術。

      南京工業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歐陽平凱指出,科研項目的投入在加大,但是彼此往往并不銜接。例如,投資數十億元的重大科技專項水專項中,很多課題都在研究如何通過調水來解決太湖污染的問題,但卻沒有一項應用化學技術來解決污染排放的研究。這讓相關企業很難通過科研項目提高自己的研發能力。

      據與會專家介紹,由于企業缺乏科研能力,即便是面向產業化的科技項目,其資金投向也要依賴于科研院所的專家們判斷,而部分機構難免會從部門利益的角度出發,首先考慮本單位如何獲取科研經費而不是如何讓之通過與企業結合獲得最大的社會效益。

      楊柏齡希望能有一批注重研發的本土企業作為示范,推動更多中國企業發展獨立研發能力。他認為華為和中興等公司的研發力量已經初具規模。

      而在化學化工領域,江蘇圣奧化學科技有限公司也是為數不多的掌握了自有核心技術的中國企業。通過多年努力,圣奧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橡膠防老化劑供應商,該公司在2009年金融危機之際,逆勢投資10億元進行產能擴建。1月11日,江蘇圣奧的上海研發中心落成并正式投入使用。

      江蘇圣奧的研發副總裁陳新民認為,除了投資研發之外,中國企業一定要加強知識產權意識。該公司曾經耗資2000萬美元在美國贏得了以保護知識產權為由限制外國企業進入美國市場的337訴訟,從而在美國和歐洲市場站穩了腳跟。

      在本次論壇上,歐陽平凱院士和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教授費維揚院士還從應對氣候變化的角度,闡述了化工企業創新之道。他們認為,環境與氣候變化方面的挑戰,對于中國企業,特別是化學化工企業,同時也是一次巨大的機遇。通過發展清潔的和低碳的生產技術和產品,化工企業不但能為自身發展找到新的模式,也能致力于解決全球重大問題。

    相關文章

    廣東: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

    科技革命與大國博弈相互交織,科技自立自強為“必爭之局”。錨定科技創新強省的廣東,重任在肩,唯有向前。科技要無處不在、無縫不補,全方位武裝我們的產業。10月17日,廣東召開全省科技大會,再次吹響“打造具......

    三門峽市科技局全力強化食品安全領域科技創新

    三門峽市科技局以提升創新能力為核心,大力開展科技項目攻關、創新平臺創建、科技人才引培等,堅持把食品安全科技創新作為科技惠民的工作重點,重研發、強轉化、抓示范,著力提升全市食品安全領域科技創新水平。一是......

    廣州:增強智能傳感器產業創新優勢

    “最新批復的《廣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賦予了廣州市‘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的功能定位。物聯網、智能傳感器產業是未來夯實廣州先進制造業發展的重要一環。”近日,在廣東省廣州市召開的智能傳感器高質量發展主題新......

    以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不斷激發科技創新活力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文化和旅游領域科技創新。2023年度青海省科學技術重大貢獻獎獲得者潘彤將成礦理論和找礦實踐相結合,在成礦理論創新、勘查技術研發、科技成果轉化等方......

    多維協同加快形成推進科技創新的強大合力

    《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指出,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要“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建立培育壯大科技領軍企業機制,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深化科技成果轉化機......

    深化創新體制改革建設一流創新平臺打造硬核科技力量

    10月16日,新一批省實驗室集中揭牌儀式在鄭州舉行。省委書記樓陽生出席并講話,省長王凱出席。樓陽生為中原純化制程實驗室、中原再生醫學實驗室、中原智能醫學實驗室、中原細胞和免疫治療實驗室、中豫具身智能實......

    2024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科技創新大會在大連開幕

    2024年10月15日上午,2024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科技創新大會在遼寧省大連市舉行。來自石油和化工戰線的1100多名代表參會。大會以“創新驅動自立自強發展新質生產力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旨在深......

    上海發布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聯合攻關重點任務申報指南

    關于發布2024年度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聯合攻關重點任務申報指南的通知滬科【2024】294號各有關單位:為貫徹落實《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發展規劃》《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聯合攻關合作機制》,按照《......

    污水資源概念廠榮獲國際水協會創新項目金獎和最高獎

    面向污水處理降碳減污的國家戰略需求,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等項目支持下,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曲久輝院士團隊深入研究污水處理過程中物質流、能量流的轉化規律,發展了污水資源化能源化理論和技術......

    167項1910萬,上海“科技創新行動計劃”軟科學研究項目立項

    關于上海市2024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軟科學研究項目立項的通知各有關單位:根據《關于發布上海市2024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軟科學研究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滬科指南〔2024〕3號)要求,經單位......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