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2-11-22 14:54 原文鏈接: 建筑業想低碳,先把“賬”算清

      “我們這次會議,要為建筑的低碳發展拿出一些實實在在的意見。”11月14日,在以“實現建筑碳中和的挑戰與應對技術路徑”為主題的香山科學會議上,會議執行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江億定了個目標。

      當前,建筑業是世界上最大的終端能源消耗即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部門之一,低碳發展,也由此成為令全球建筑業“頭疼”的問題。在我國,建筑業同樣是終端能源消耗和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部門之一。

      “建筑低碳發展要解決的最基本問題,是要算清建筑部門的碳排放量。它就好像指揮棒一樣會指揮著人們往哪走。”江億說。

      算清大賬:預算怎么算得準?

      “算大賬”關乎碳排放的預算問題。

      “碳預算有全球尺度、國家尺度、項目尺度、行業尺度的碳預算,聚焦的是為了實現1.5度或者2度的控溫目標,過去排放了多少二氧化碳,還有多少二氧化碳可排的問題。”會議執行主席、北京交通大學碳中和科技與戰略研究中心主任王元豐說。

      他表示,這幾年,建筑脫碳進程并不令人滿意,尤其2021年之后,建筑碳排放問題還有所加劇,聯合國環境署結合全球建筑施工聯盟曾分析認為,建筑業現在要把脫碳進程加速5倍才能滿足聯合國“巴黎協定”的目標。作為世界最大建筑業排放國,中國建筑業碳預算的研究對中國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意義,也是全球實現“巴黎協定”目標的關鍵。

      “中國建筑碳排放目標的設置,是評估與國家氣候目標相適應的建筑業脫碳目標的基準,也是國家形成科學的凈零排放目標決策的重要依據。”王元豐說。

      但是,要把中國建筑業的碳預算算準,目前還存在很多技術挑戰。王元豐指出,我國減排進程以及人口、經濟發展的動態變化,會對建筑業碳預算帶來挑戰,復雜變化的建筑內涵碳也會給碳預算帶來技術挑戰。

      “這是一個巨大的研究工程。”江億呼吁,應該加緊研究制定,確定合理碳排放水平的方法與科學指標。

      算細小賬:排放怎么查得明?

      “算小賬”涉及碳計算、核算問題。

      “建筑碳排放計算與核算工作是建筑行業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剛性需求,伴隨著節能降碳工作逐漸細化,關于未來建筑能耗限額管理、能效標識、碳交易與綠色金融相關討論引起政府和相關機構的廣泛關注,建筑碳排放計算和計量工作重要性會愈加凸顯。”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建筑環境與節能研究院院長徐偉說。

      他認為,目前建筑碳排放的計算核算有狹義、廣義之分。“狹義的建筑運行碳排放通常講建筑碳排放講的是建筑運營碳排放。廣義的建筑運行碳排放通常講全生命期的碳排放,涉及建材生產、建造過程,以及建筑運行、維護、維修、替換、翻新、拆除、回收等全生命周期的各個環節。”徐偉說。

      那么,在算建筑碳排放量時,是將建造相關的碳排放與運行碳排放共同算,還是分開算?

      與會專家討論認為,建筑部門的碳排放分為建造過程和運行過程兩部分,應根據不同的目標,采用不同的碳排放計算、核算方法。

      “不同的追求目標,要求做碳排放的方法、核算體系是不一樣的。”江億認為,計算碳排放一般有兩個目標,一個目標為了算明單體項目、園區項目或新的技術是否真的減排了,這就需要進行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計算,而另一種目標是為了滿足碳交易和碳排放管理需求,要明確每年的排放碳究竟是多少,這時就應該只計算建筑實際運行導致的碳排放。

      此外,清華大學建筑節能研究中心主任燕達還認為,現有的碳排放核算體系不能體現年內和日內不同時刻碳排放因子的差異,而在大比例可再生能源應用的背景下,逐時功率的匹配成為了核心矛盾,因而關鍵問題是給出逐時碳排放因子,動態核算全年逐時的碳排放量和碳排放責任,評估建筑蓄能和調解對電力系統供需匹配的積極作用。

      他建議,科學定量對建筑能耗與碳排放進行界定與核算,提升建筑用能的柔性調節和動態響應能力,提升建筑中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助力我國建筑領域的節能低碳發展。

      減碳路徑:從哪減?怎么減?

      與會專家從建筑規模、低碳建材、建筑零碳運行、零碳能源系統建設等方面提出了我國建筑業面向碳中和目標的路徑建議。

      在建筑規模方面,重慶大學建設管理與房地產學院教授蔡偉光建議,根據城鎮化未來進程與人口總量,合理規劃建筑面積總量發展目標;順應人口由中小城市向大都市圈聚集的城鎮化新特點,合理確定建筑面積區域配置,避免住宅供需空間錯配;適應城鎮化進程中人們對居住品質的需求提升,合理規劃住宅供給結構,避免未來由于不滿足人們居住需求而導致大量房屋閑置。

      在綠色建造和低碳建材方面,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肖緒文指出,綠色建造目前尚存在綠色建造意識薄弱、激勵政策不夠完善,建造過程主體多元、責任不明等問題,未來要繼續進一步加大綠色建造推進力度,堅持以人為本原則,以資源節約、環境保護和建造減碳為重點,協同多方力量,創新工程項目管理體制機制,加強綠色建造技術創新創效研究,為建筑業高質量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江億和王元豐建議,要從低碳、零碳的目標出發,研究新型低碳建材,研究相應的低碳結構體系,如木結構、竹木結構、鋼結構等,產生新型低碳結構體系,促進建筑業創新發展。

      在建筑低碳運行方面,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名譽院長崔愷認為,建筑師需要發揮更大的作用,在設計階段就將降低碳排放納入考量,從源頭處減碳降碳。

      在零碳能源系統方面,與會專家一致認為,城市能源供給系統不應再依賴天然氣,而是要充分挖掘利用核電余熱和調峰火電余熱,以及冶金、有色、化工、建材行業中低品位排出的余熱,建立余熱共享系統,同時促進建筑在未來新型電力系統中承擔“發儲調用”的重要角色。農村能源供給系統則應當改變能源結構,充分挖掘調動農村存在的各種儲能方式,改善農村環境,振興鄉村經濟,建立新型農村零碳能源系統,為城市全面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提供先行先試的示范。

    相關文章

    助力實現雙碳目標,中小微企業如何乘風破浪

    “我們小企業是微光,但是我們身體上匯聚著大大的能量。我們希望被看到,我們也需要被支持。”近日,在2024年聯合國中小微企業日主題活動北京會場,汩汩生態農場創始人孫婉瑩飽含深情地說。作為中小微企業代表,......

    全國首例核證自愿減排量交易涉稅案開庭審理

    6月3日下午,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原告青海某化工有限公司與被告某環保科技公司、被告某低碳科技公司、第三人北京綠色交易所有限公司碳排放權交易糾紛兩案,案件涉及核證自愿減排量(以下簡稱CCER......

    國家發展改革委與法國有關部門及企業達成三份合作文件

    國家發展改革委與法國政府有關部門及企業達成三份合作文件: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法蘭西共和國經濟、財政及工業、數字主權部關于加強部門間交流合作的意向書》雙方同意在宏觀經濟政策、產業發......

    國新辦:天津綠色低碳發展取得新成效

    “去年初,我們聚焦事關天津長遠發展的重點領域,務實地推出了高質量發展‘十項行動’,綠色低碳發展取得新成效,全市PM2.5年均濃度完成國家下達目標任務,單位GDP能耗比2020年下降10%以上。”天津市......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組織開展2023年國家綠色數據中心征集工作

    各有關單位:為貫徹落實《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商務部辦公廳金融監管總局辦公廳國管局辦公室國家能源局綜合司關于組織開展2023年度國家綠色數據中心推薦工作的通知》的文件要求,加快數據中......

    中關村材料試驗技術聯盟通過兩項標準,助力工業綠色低碳

    ——中關村材料試驗技術聯盟《工業綠色低碳技術評價通則》、《工業綠色低碳產品評價通則》審定會順利召開2024年2月2日,中國材料與試驗團體標準委員會碳排放領域委員會(FC95)在線組織了標準審定會,會議......

    久久為功|以綠色為底色為世界貢獻減排與發展方案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最新發布的數據,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5.1億千瓦,中國貢獻超過一半。我國在綠色能源領域持續深耕、久久為功,為世界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注入強勁動力。近年來,我國將能源綠色......

    遼寧出臺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到2025年突破百項綠色低碳關鍵核心技術

    為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對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關鍵支撐作用,遼寧省科技廳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遼寧省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2023—2030年)》,明確了該項工作的時間表、任務書、路線圖。方案設定一系......

    以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生態富民激活新動能

    日前,浙江省委書記易煉紅赴嘉興市海鹽縣、平湖市、秀洲區,深入重大工程、高新企業、科研平臺、美麗鄉村等調研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

    商務部公布2023年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發展水平考核評價結果

    近日,商務部完成2023年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國家級經開區)綜合發展水平考核評價工作,對全國230家國家級經開區2022年度綜合發展水平情況進行考核評價。考核評價結果顯示,國家級經開區作為高......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