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神舟十五號航天員正在為首次出艙活動進行任務準備。與此同時,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空間站機械臂操控團隊也在同步展開相應的準備工作。
為了確保航天員在機械臂的輔助下順利執行各項艙外作業,飛控團隊開展多輪桌面推演,認真檢查地面仿真系統,并完善各項監控手段。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工程師 謝圓:在航天員出艙的時候,我們不光要保證航天員完成工作,同時地面保障條件,包括測控條件、機械臂的配合,以及整個空間站的一個狀態設置,都是需要根據航天員工作的進度來實時調整的。我們設計了一個動態的規劃系統,跟著航天員出艙,實時進行天地協同的動態規劃。我們也看到隨著天地協同配合的效率提高,整個出艙活動的效率在提高。
在空間站任務中,無論是航天員和貨物的出艙,還是大型在軌飛行器的轉位,都需要空間站機械臂一起協同開展作業。作為具有7個自由度的機器人系統,機械臂的遙操作是一個非常復雜的控制過程。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工程師 謝圓:對于人機協同以及天地協同都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對控制精度要求是比較高的,除了在前期規劃的時候需要對機械臂的運動路徑等進行規劃之外,我們在任務實施的時候,還對它的控制方式進行提前設計。針對這么一個多自由度的機器人系統的控制,以及它是一個在太空中工作的機器人系統的整個控制,對地面的挑戰還是非常大的。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7月20日21時40分,經過約8小時的出艙活動,神舟十六號航天員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密切協同,在空間站機械臂支持下,圓滿完成出艙活動全部既定任務,航天員景海鵬、朱楊柱已......
央視網消息: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由指令長景海鵬、航天飛行工程師朱楊柱、載荷專家桂海潮3名航天員組成。這是我國第三批航天員首次執行飛行任務,也是我國航天員隊伍“新成員”——......
“我每天做600個俯臥撐、600個仰臥起坐和上千次跳繩,這些已經成為我的‘標配’。”前不久,神舟十六號乘組首次亮相時,航天員景海鵬的一番話令許多網友感佩。成為航天員需要具備怎樣的身體素質?為了能順利上......
5月29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發布關于征集載人月球車研制方案的公告。公告指出,根據載人月球探測工程規劃,2030年前中國人將實現首次登陸月球,其間兩名航天員將駕駛載人月球車開展科考活動,根據當前任......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由指令長景海鵬、航天飛行工程師朱楊柱、載荷專家桂海潮3名航天員組成。這是我國第三批航天員首次執行飛行任務,也是我國航天員隊伍“新成員”——航天飛行工程......
5月29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舉行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行任務發布會。記者從會上了解到,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將于北京時間5月30日9時31分發射。飛行乘組由航天員景海鵬、朱楊柱和桂海潮組......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經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飛行任務總指揮部研究決定,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由指令長景海鵬、航天飛行工程師朱楊柱、載荷專家桂海潮3名航天員組成。這是我國第三批航天員首次執行飛行任......
4月24日,在第8個“中國航天日”到來之際,中國科技館舉辦“致敬航天員——筑夢航天主題聯動科普活動”。活動現場,由中國科技館與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共同實施的“航天員簽名墻”項目首次對公眾展示。后續,......
近日,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使用由我國自主研制的空間站雙光子顯微鏡開展在軌驗證實驗任務并取得成功。空間站雙光子顯微鏡能以亞微米級分辨率清晰呈現出航天員皮膚結構及細胞的三維分布,具備對皮膚表層進行結構、組......
2月10日,航天員費俊龍和張陸,在艙內航天員鄧清明的密切配合下,結束了長達7個小時的出艙活動,順利返回“問天”實驗艙。肯定有航天愛好者好奇:經常從媒體看到航天員出艙的新聞,他們出去都干什么?事實上,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