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經營進口冷凍食品,未查驗索取《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合格證明》及消毒證明等
違反《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三條食品經營者采購食品,應當查驗供貨者的許可證和食品出廠檢驗合格證或者其他合格證明(以下稱合格證明文件)。
處罰依據是《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六條: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直至吊銷許可證:(三)食品、食品添加劑生產經營者進貨時未查驗許可證和相關證明文件,或者未按規定建立并遵守進貨查驗記錄、出廠檢驗記錄和銷售記錄制度;
濟寧市兗州區某水產有限公司,因未履行冷鏈食品疫情防控責任被行政處罰
11月10日,兗州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在某水產有限公司檢查時發現,該公司購進的冷凍食品無查驗許可證及相關證明文件,執法人員給予其警告并責令改正。事后,該公司仍未按照規定履行進貨查驗義務,未索取《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合格證明》及消毒證明,兗州區市場監管局決定給予當事人罰款人民幣49999元的行政處罰。
二進口冷鏈食品核酸檢測證明和消毒證明資料不齊全
違反《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第(十二)項之規定,屬銷售國家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行為。
處罰依據是《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三條: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尚不構成犯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和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并可以沒收用于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料等物品;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并處十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并處貨值金額十五倍以上三十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許可證,并可以由公安機關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五)生產經營國家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
溫嶺市某食品商行涉嫌經營國家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案
2021年1月8號,溫嶺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在“四個不得”專項整治行動中發現某食品商行銷售6箱共180公斤緬甸進口的凍海魚檢驗檢疫證、核酸檢測證明和消毒證明不齊全,其行為涉嫌違反《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第(十二)項之規定,屬銷售國家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的行為,執法人員現場對上述產品進行封存,擬依據《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三條第一款第(五)項之規定予以處罰。
仙居縣某水產品店涉嫌經營無消毒證明的進口冷鏈食品
2021年1月9日,仙居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在“四個不得”專項整治行動中發現某水產品店銷售的進口冷凍帶頭南美白蝦、進口凍墨魚、進口凍帶魚段、進口凍厄瓜多爾白蝦等產品共1.8噸,無法提供進口冷鏈食品的消毒證明,其行為涉嫌違反《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第(十二)項之規定,屬銷售國家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的行為,擬依據《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三條第一款第(五)項之規定予以處罰。
椒江區某食品商行經營無檢驗檢疫等證明的進口冷鏈食品案
2020年12月10日,椒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在“四個不得”專項整治行動中發現某食品商行兩個冷庫所銷售的冷凍帶骨牛肋排、冷凍去骨牛尾龍扒等8種共計230箱的進口冷凍肉檢驗檢疫證明、核酸檢測證明和消毒證明資料不齊全。當事人在疫情防控期間銷售“三證一碼”不齊全的進口冷凍產品231.5公斤,銷售額為9866元,其行為違反《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第(十二)項之規定,屬銷售國家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行為,依據《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三條第一款第(五)項之規定,沒收違法所得599元,罰款11萬元。
三未按要求溯源,依據各地規定實施
按照地方性規定執行。
泉州某食品有限公司未及時上傳冷鏈食品安全追溯信息案
11月13日,南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依法對泉州某食品有限公司進行檢查。經查,當事人未將采購冷凍豬碎膘的相關信息及時錄入福建省食品生產經營追溯管理系統。
該行為違反了《福建省食品安全條例》有關規定。南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據《福建省食品安全條例》相關規定,責令當事人改正上述違法行為,并予立案處理。
四未送檢,視情況交由公安機關處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第六十六條 單位或者個人違反本法規定,不服從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發布的決定、命令或者不配合其依法采取的措施,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500元以下罰款:(一)拒不執行人民政府在緊急狀態情況下依法發布的決定、命令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三十條
【妨害傳染病防治罪】違反傳染病防治法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引起甲類傳染病傳播或者有傳播嚴重危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鄒城市某水產超市未提前向市場監管部門報備、未錄入冷鏈系統
2021年1月18日,鄒城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對鄒城市護駕山路農貿市場(護駕山路路西)進行檢查時,在鄒城市某水產超市內發現了一盒進口南美白對蝦產品,重量500克,當事人未提前向市場監管部門報備、未錄入冷鏈系統。執法人員當場對涉案貨物進行查封,依據《關于依法處理違反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行為的通告》要求,2021年1月18日,鄒城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將該案移送公安機關,公安部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相關規定,給予王某行政拘留5天的行政處罰。
安溪縣蓬萊某凍品店批發經營進口冷鏈食品未按照規定進行報備違反疫情防控規定案
2020年12月4日,安溪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依法對安溪縣蓬萊某凍品店進行檢查,發現凍庫中已存放一批進口冷鏈食品“冷凍特選珍寶雞爪”,20kg/件,共30件,合計600Kg。當事人經營的進口冷鏈食品雖能夠現場提供進貨單據和“四證”,但其未在進口冷鏈食品到達存儲地24小時前向所在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報備,違反了《安溪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應急指揮部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我縣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工作的通告》有關規定,遂將其不落實疫情防控措施違法線索移交安溪縣公安局。
日前,安溪縣公安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有關規定,依法對當事人進行行政處罰。
無錫某食品有限公司涉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
無錫梁溪公安會同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商務局、衛健委等部門多次開展進口冷鏈食品聯合專項執法檢查。檢查發現無錫某食品有限公司有批次進口冷凍牛肉未送檢后核酸檢測為新冠病毒陽性。
經查,該公司法人陳某自該批冷凍牛肉運送至無錫后,一直未按無錫市發布的《關于加強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工作通告》要求,將冷凍牛肉消毒,采樣核酸檢測。其行為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三十條,涉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梁溪公安分局依法對陳某刑事拘留。
可以綜合利用眼觀、手捏、鼻嗅的方法進行判斷。眼觀就是看超市里的冷柜夠不夠“冷”,冷柜溫度是否夠低,一般需要保持在零下-15℃以下;手捏就是拿起包裝,用手輕捏產品,如果產品不硬,有發軟現象,則有可能是變......
據海關總署網站消息,海關總署13日起對多家境外企業采取緊急預防性措施。海關總署對馬來西亞1家企業采取緊急預防性措施因從進口自馬來西亞1批次凍帶魚的1個外包裝樣本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按照海關總署公告......
一經營進口冷凍食品,未查驗索取《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合格證明》及消毒證明等違反《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三條食品經營者采購食品,應當查驗供貨者的許可證和食品出廠檢驗合格證或者其他合格證明(以下稱合格證明文件)。......
北京疾控發布冷鏈食品安全食用提醒11月8日0—24時,天津新增本地確診1例,系冷凍食品裝卸工人。日常生活中,如何安全食用冷凍冰鮮食品?選購、清洗加工、烹調時都該注意什么?......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最近一段時期,國內部分地方從個別進口冷凍食品尤其是冷凍生鮮產品外包裝等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引發社會關注。如何在進口冷凍食品上確保“舌尖上的安全”?人們在挑選、處置這些食品時需......
據臺灣“中央社”消息,臺灣地區高雄市政府衛生局配合檢警查獲大量過期冷凍水產品,封存140品項、62噸問題產品,并通知各地查察下游25家單位,若有違規立即下架召回。臺灣高雄衛生局接獲舉報稱,前鎮區一家冷......
在寧海縣龍海市場的冷庫前,市民馬先生正在用手機掃描一包冷凍雞肉包裝上的二維碼:“買冷凍肉之前先掃一掃,就知道它從哪兒來的、流轉了幾家冷庫,就更加放心了!”據悉,今年,寧海縣市場監管局依托“大數據”技術......
據外媒8日報道,日本阿克力食品公司生產的半成品食物中含有農藥,食用后中毒人數已超過1700人。檢驗查明,該公司的冷凍食品中含有農業生產中用于除蟲的殺蟲劑。與此同時,有毒物質含量超過安全限制標準250萬......
據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網站10月17日報道,冷凍的水果和蔬菜或許比新鮮的更有益。它們可能含有更多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可以防止癌細胞形成,因為它們有高含量的抗氧化劑,積極地影響大腦、眼睛、皮膚,甚至是整......
2013年10月8日,臺灣地區"衛生福利部"發布部授食字第1021350103號公告,預告訂定"市售包裝冷凍食品標示規定"草案,7天內接收公眾意見和建議。臺灣地區于2013年8月20日以部授食字第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