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稀土永磁材料的研究與開發、鐵氧體永磁材料萬噸級生產線建成、含磷羧酸萃取分離釔工藝......自中國科學院贛江創新研究院(簡稱贛江創新院)2020年落地江西以來,稀土領域科研成果頻出。
中國科學院贛江創新研究院院長齊濤26日在南昌召開的“江西這十年”科技創新專題發布會上透露上述消息。
齊濤說,江西省是中國中重稀土資源儲量最多的省份,也是中國乃至世界稀土礦產開采和生產的重要基地、稀土科技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
齊濤表示,自2020年1月啟動籌建兩年來,贛江創新院按照“邊建設、邊招人、邊科研、邊產出”的原則,有序、高效、穩步推進建設工作,目前已經投用7.35萬㎡基礎設施,在建18.80萬㎡。在重大任務及平臺方面,到款總經費25.2億元,在研44項,科研經費8.13億元,包括中國科技部稀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等。
此外,一批稀土領域科研成果在贛江創新院涌現。齊濤介紹說,2022年6月28日,稀土重點實驗室獲得中科院正式批復;2022年1月1日,“再生稀土永磁材料的研究與開發”3000噸生產線在江西贛州試生產成功;2022年5月12日,鐵氧體永磁材料萬噸級生產線在贛江虔東磁業有限公司完成建設并一次性開車成功;含磷羧酸萃取分離釔工藝屬國內外首創(已通過外部專家科技成果評價),實現了從跟蹤為主向并跑和領跑的突破性轉變,擬建設4000噸/年生產線等。
齊濤稱,江西將深化贛江創新院與中國稀土集團“一體化、協同式”發展模式,以共同組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等平臺為牽引,加強江西省稀土高層次人才的引育,解決江西省稀土高層次人才引進難的問題,通過產研協同創新,把江西省的稀土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和戰略優勢。
再生稀土永磁材料的研究與開發、鐵氧體永磁材料萬噸級生產線建成、含磷羧酸萃取分離釔工藝......自中國科學院贛江創新研究院(簡稱贛江創新院)2020年落地江西以來,稀土領域科研成果頻出。中國科學院贛江......
再生稀土永磁材料的研究與開發、鐵氧體永磁材料萬噸級生產線建成、含磷羧酸萃取分離釔工藝......自中國科學院贛江創新研究院(簡稱贛江創新院)2020年落地江西以來,稀土領域科研成果頻出。中國科學院贛江......
第十屆“中國包頭·稀土產業論壇”10日在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啟幕,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江平在論壇上表示,中國稀土行業已進入健康發展軌道。圖為開幕式現場今年以來,王江平先后在......
近日有消息稱,中美貿易戰中,稀土是中國一個強大的“秘密武器”,假如中國禁止對美國的稀土出口,將實現貿易戰中的“一擊致命”。作為“秘密武器”,稀土的威力有多大?中國又在如何發展和利用這一重要的戰略資源?......
近日,科技部社發司在贛州組織召開國家離子型稀土資源高效開發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簡稱“中心”)驗收會議,驗收專家認為中心已完成了組建任務,建議同意通過驗收。國家離子型稀土資源高效開發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
8月16日至19日,由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中科院院士張洪杰任大會主席的第四屆國際稀土資源利用會議暨第七屆國際功能材料研討會(The4thInternationalSymposiumonRar......
由內蒙古科技大學李梅教授領銜完成的國家支撐計劃“混合型輕稀土資源清潔高效提取新技術及應用”課題,被工信部列為2016年稀土產業轉型升級項目。這標志著白云鄂博稀土資源實現了綠色提取,即將告別已經使用了3......
繼日本科學家在太平洋海底發現天量稀土后,近日,海外再傳俄羅斯遠東地區Tomtor稀土礦即將開采的消息,后者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礦區。對此,中國稀土界專家表示,雖然中國目前占據了90%的市場,但還是期待看到......
日前,工信部出臺了《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工業和信息化發展的意見》,支持將贛州列入國家稀土資源地儲備與實物儲備相結合的戰略儲備試點地區。《意見》針對贛南等原中央蘇區的資源優勢和產業特色制定了一系列政......
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我國是世界稀土出口第一大國,長期的以來一些地方掠奪性開采帶來環境污染問題。最近日本宣稱在周邊海域發現大規模稀土礦藏,專家表示這反倒給我國稀土行業整合帶來了機遇。有“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