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舉行的美國癌癥研究協會年會上,美國冷泉港實驗室癌癥生物學家杰森·謝爾澤陳述了他和同事最近的一項失敗科研案例:備受矚目的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中斷”了他們堪稱“完美”的研究計劃。
《自然》雜志網站的報道稱,這一報告迅速在會場“炸開了鍋”,號稱蘊含巨大商機的“基因魔剪”CRISPR/Cas9技術竟然成了“攪局者”?
完美計劃因其戛然而止
謝爾澤團隊原計劃運用當今熱門的基因編輯工具CRISPR/Cas9,尋找那些能降低癌細胞增生速度的基因。他們已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尋找一種具有類似功能的對照基因。
當時,母系胚胎亮氨酸拉鏈蛋白激酶(MELK)被認為是最佳選擇,因為該蛋白水平在很多腫瘤細胞中表現出異常高度,且多項研究證明,抑制該蛋白可阻止癌細胞增生,甚至有幾種MELK蛋白抑制劑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但謝爾澤團隊利用CRISPR/Cas9技術敲除MELK基因后,并沒有獲得“抑制癌細胞擴增”的預期效果。他說:“這讓我們陷入困境,不得不暫停所有實驗。”
不斷推翻其他研究數據
隨著近幾年CRISPR/Cas9技術逐漸普及,之前用其他類似技術獲得的研究被揭示“存在數據錯誤”,迫使許多實驗室重新評估甚至重做實驗。現在,謝爾澤的實驗室也加入這類“失敗”大軍之中。
麻省大學醫學院分子生物學家內森·羅森是第一批系統比較不同基因工具研究結果的科學家。2015年,他和同事報告了兩種基因編輯工具——鋅指核酸酶技術和嗎啉反義寡聚核苷酸技術對斑馬魚模型的研究結果存在50%到80%的不一致。
CRISPR/Cas9技術與其他基因編輯工具對其他生物的研究也出現諸多不一致的結論。在擬南芥植物模型中,CRISPR/Cas9技術推翻了之前“一種蛋白被認為能調節植物生長激素”的研究結論;在果蠅和人類細胞中,減少某個基因表達的RNA干擾技術(RNAi)和CRISPR/Cas9技術對同一個基因的研究結果出現了很多不一致。
對這些不一致的研究,一些人表示歡迎,認為其向科學界提出了新的課題;但許多人表達了不滿,認為它們是“攪局者”。
“基因魔剪”數據更準確
斯坦福大學生物分子學家邁克爾·巴斯克表示,RNA干擾技術和基因編輯技術的結論沖突,并不意味著兩種技術一個對、一個錯。CRISPR/Cas9技術完全刪除某個基因表達,而RNA干擾技術只能將該基因表達降低到非常低的水平,兩種技術雖然操控了同一種基因,但細胞完全有可能出現不同的反應。他認為,造成這種結果差異的背后“肇事者”,應該歸責于RNA干擾技術潛在的“脫靶效應”,研究人員應該用CRISPR技術重新“檢驗”之前技術得出的結論。
“之前用其他方法進行的基因篩選試驗,基本上需要用CRISPR技術重來一遍,這將是一個大工程。”巴斯克說,“我認為,CRISPR獲得的數據會更準確。”
回到謝爾澤的研究,因牽涉到推翻已進入臨床試驗的MELK基因研究,CRISPR技術得出的結論特別引人關注。但有癌癥專家表示,謝爾澤團隊只是推翻了“MELK基因在癌細胞分裂中起重要作用”的結論,MELK有可能通過其他機制對癌細胞發生抑制作用,因此沒有理由因為CRISPR技術得出的負面結論停止相關臨床試驗。
病毒性角膜炎是受病毒致病原感染角膜而引起的炎癥,該病愈后易復發,并成為導致感染性失明的主要原因。該病既無疫苗可用,也無藥物可根治的現狀困擾著醫生和患者。記者12日獲悉,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
據《科學進展》雜志日前報道,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一項研究證明,CRISPR/Cas9系統在治療侵入性癌癥方面非常有效,這是在尋找癌癥治愈方法邁出的重要一步。研究人員開發的一種基于脂質納米顆粒的新型遞送......
據《科學進展》雜志日前報道,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一項研究證明,CRISPR/Cas9系統在治療侵入性癌癥方面非常有效,這是在尋找癌癥治愈方法邁出的重要一步。研究人員開發的一種基于脂質納米顆粒的新型遞送......
據《科學進展》雜志日前報道,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一項研究證明,CRISPR/Cas9系統在治療侵入性癌癥方面非常有效,這是在尋找癌癥治愈方法邁出的重要一步。研究人員開發的一種基于脂質納米顆粒的新型遞送......
2020年10月27日,博雅輯因今日宣布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已經受理其針對輸血依賴型β地中海貧血的基因編輯療法產品ET-01,即CRISPR/Cas9基因修飾BCL11A紅系增強子的自體......
2020年10月27日,博雅輯因今日宣布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已經受理其針對輸血依賴型β地中海貧血的基因編輯療法產品ET-01,即CRISPR/Cas9基因修飾BCL11A紅系增強子的自體......
近期,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艷麗課題組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龔為民課題組合作,在NatureCommunications上,在線發表題為Structuralbasisfortwometal-......
北京時間10月7日下午5點45分,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法國生物化學家EmmanuelleCharpentier和美國生物化學家JenniferDoudna,以表彰其在基因編輯......
北京時間10月7日下午5點45分,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法國生物化學家EmmanuelleCharpentier和美國生物化學家JenniferDoudna,以表彰其在基因編輯......
近日,在《科學》旗下的《科學轉化醫學》雜志上,哈佛大學喬斯林糖尿病中心(JoslinDiabetesCenter)的科學家帶來了一種新的減肥方法。研究人員嘗試利用基于CRISPR的基因編輯技術改造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