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索爾克研究所科學家發明了一種可穿戴顯微鏡,可在以前無法進入的區域生成小鼠脊髓活動的高清實時圖像。《自然·通訊》和《自然·生物技術》上發表的兩篇論文詳細介紹了這項技術進步,有助于研究人員更好地了解健康和疾病背景下感覺和運動的神經基礎,例如慢性疼痛、癢、肌萎縮側索硬化癥或多發性硬化癥。
脊髓充當信使,在大腦和身體之間傳遞信號,以調節從呼吸到運動的一切。雖然已知脊髓在傳遞疼痛信號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技術限制了科學家在細胞水平上對這一過程的理解。
新研發的可穿戴顯微鏡分兩部分,寬度分別為7和14毫米左右(大約是小指或人體脊髓的寬度),可在以前無法進入的脊柱區域實時提供高分辨率、高對比度的多色成像。這項新技術可與微棱鏡植入物相結合,微棱鏡植入物是一種放置在目標組織區域附近的小型反射玻璃元件。
微棱鏡增加成像深度,讓研究人員首次觀察到以前無法到達的細胞。它還允許同時對不同深度的細胞進行成像,并且對組織的干擾最小。
有了這種新型顯微鏡,研究團隊可以利用該技術來收集有關中樞神經系統的新信息,特別是對脊髓中的星形膠質細胞、星形非神經膠質細胞進行成像,因為他們的早期工作表明這些細胞意外地參與了疼痛處理。
研究發現,擠壓老鼠的尾巴會激活星形膠質細胞,從而在脊髓節段間發送協調信號。能夠可視化疼痛信號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參與該過程的細胞,將使研究人員能夠測試和設計治療干預措施,徹底改變疼痛研究。
團隊已開始研究脊髓中的神經元和非神經元活動在不同的疼痛條件下是如何改變的,以及各種治療方法是如何控制異常細胞活動的。
近日,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王凱研究組在《自然-方法》(NatureMethods)上,在線發表了題為VolumetricVoltageImagingofNeuronalPopulat......
國家知識產權局信息顯示,鄭州英視江河生態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項名為“一種用于自動顯微鏡的浮游生物多計數框載片”的專利,授權公告號CN221822162U,申請日期為2024年2月。專利摘要顯示,本實......
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神經科學研究所)研究員王凱團隊,開發了一種新型三維光場顯微成像技術,顯著提升了神經元電壓光學成像的通量,能夠對小鼠腦三維神經網絡中數百個神經元的膜電位進行高速同......
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神經科學研究所)研究員王凱團隊,開發了一種新型三維光場顯微成像技術,顯著提升了神經元電壓光學成像的通量,能夠對小鼠腦三維神經網絡中數百個神經元的膜電位進行高速同......
10月12日電,如果想看到高分辨率物體,例如細胞中的納米級結構,就必須使用高功率且昂貴的超分辨率顯微鏡。試想,如果讓物體膨脹變大,那觀察可能就會變得更容易。據最新一期《自然·方法》雜志報道,美國麻省理......
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各類先進的科研工具不斷涌現,為科學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其中,便攜式顯微鏡以其獨特的優勢,在科學實驗室中嶄露頭角,成為眾多科研人員的心頭好。本文將詳細解析便攜式顯微鏡在科學實驗室中......
研究人員發明了膨脹顯微成像技術。這是他們利用這種新技術創建的大腦海馬體神經元圖像。圖片來源: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科技日報北京10月11日電(記者張佳欣)如果想看到高分辨率物體,例如細胞中的納米級結構,就必......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新批準二維鉻納米柵格標準物質、二維硅納米柵格標準物質、一維硅納米光柵標準物質3項國家一級標準物質,能夠同時滿足納米制造產業角度和長度校準需求,為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生物制造、高端......
記者8日了解到,市場監管總局近日新批準二維鉻納米柵格標準物質、二維硅納米柵格標準物質、一維硅納米光柵標準物質3項國家一級標準物質,能夠同時滿足納米制造產業角度和長度校準需求,為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
近日,合肥大學生物食品與環境學院制藥工程實驗室發布設備采購招標公告。公告顯示,本次采購總預算金額為1260萬元,采購設備包括小動物活體成像儀、流式細胞儀、質譜引導制備液相系統等設備。按照本次招標對潛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