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2-02-27 13:16 原文鏈接: 科技部:大國科技創新,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

    新華社北京2月25日電 題:大國科技創新,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科技部負責人談科技創新熱點問題

    新華社記者陳芳、胡喆

    2021年全社會研發投入達2.79萬億元,同比增長14.2%;“天問”探火、“羲和”探日、“神舟”“天和”遨游星河;“祖沖之二號”和“九章二號”實現量子優越性,“海斗一號”成功實現萬米下潛和科考應用……

    下好科技創新“先手棋”,全國科技界取得哪些重大突破?加快建設戰略科技力量,堅持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雙輪驅動”,有哪些新進展?2月25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科技部負責人圍繞當前科技創新的熱點問題進行了解答。

    全社會研發投入達2.79萬億元 創新能力綜合排名升至世界第12位

    2021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年,也是“十四五”開局之年。科技部部長王志剛介紹,全國科技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決策部署,充分發揮科技在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踐行新發展理念中的重要作用,有力支撐北京冬奧、疫情防控等國家重大戰略任務,創新驅動發展取得新成效。

    2021年,我國全社會研發投入達2.79萬億元,同比增長14.2%,研發投入強度增長到2.44%,國家創新能力綜合排名上升至世界第12位,成功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支持探索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涌現一批原創性重大成果;面向經濟主戰場,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不斷壯大發展新動能;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堅持目標導向,加強研發任務的整體設計,以科技為邏輯起點和核心要素,圍繞國家重大需求提供關鍵解決方案;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增強人民群眾的健康福祉作為科技研發的重要導向。

    “我們堅持‘四個面向’強化研發部署,加強基礎研究、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等創新活動的全鏈條部署,增強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內生動力。”王志剛說。

    圍繞提升體系化能力 加快建設戰略科技力量

    2021年,全國重點實驗室重組穩步推進,中國特色的國家實驗室體系加快構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科技創新組織化程度進一步提高,科研院所改革不斷深化,研究路線選擇、人員績效評價等自主權不斷擴大;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有效提升,企業研發經費占全社會研發經費比重超過四分之三,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33萬家……

    “我們圍繞提升體系化能力加快建設戰略科技力量。強化創新主體的系統布局,使各支科研力量各就其位、統籌聯動、形成合力。”王志剛說。

    北京中關村、武漢東湖、上海張江……目前,國家高新區集聚了全國約三分之一的高新技術企業,培養壯大了一批世界級的產業集群。科技部副部長邵新宇表示,國家高新區現在已經成為科技的聚集地,也是創新的孵化器,更是培育發展高新技術企業和產業的重要載體。

    數據顯示,經初步核算,2021年全國169家國家級高新區預計全年營業收入超過48萬億元,同比增長12%左右。利潤總額4.2萬億元,同比增長17%左右。

    堅持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雙輪驅動”

    科技進步法時隔14年完成第二次修訂,國家重大科技決策咨詢制度落地運行,科技評價加快改革步伐有效激發科研人員創新活力,“揭榜掛帥”、首席科學家負責制等一批項目管理改革探索不斷深化……

    科技創新與體制機制創新如同“車之雙輪”“鳥之兩翼”,必須一起抓。科技部始終堅持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雙輪驅動”,統籌推進重點改革任務。

    黨的十八大以來,科技體制改革工作始終圍繞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目標,堅持以深化改革來激發科技創新的活力,全面推動《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143項重點任務全面落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取得多點突破。2022年1月1日,新修訂的科技進步法正式施行,將這些改革成果全面上升到國家法律制度層面。

    談及科技體制改革的突出特點,科技部副秘書長賀德方介紹,一是持續完善重大科技任務的組織實施機制,二是建立了貫穿科研活動全鏈條的政策體系,三是形成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普惠性創新政策,四是健全科研人員全職業生涯激勵制度,五是優化了科研的學術環境。


    相關文章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等重點專項2024年申報指南發布

    2023年10月31日,科學技術部發布了《科技部關于發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等重點專項2024年度第一批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該通知明確了項目組織申報工作流程、組織申報的推薦單位......

    科技部發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合成生物學”重點專項視頻答辯評審會通知

    近日,科學技術部發布了《關于召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合成生物學”重點專項2023年度申報項目(部市聯動)視頻答辯評審會的通知》,公布了該項目的評審工作安排和要求。該項目于今年6月29日公布申報指南,求組......

    “基礎科研條件與重大科學儀器設備研發”重點專項審查完成,申報書填報開始

    近日,國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統公共服務平臺發布了《關于“基礎科研條件與重大科學儀器設備研發”重點專項2023年度指南4個項目填報正式申報書的通知》,詳細內容如下:各有關單位:根據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管......

    科技部發布1個重點專項答辯評審有關事項通知

    關于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十四五”“地球系統與全球變化”重點專項2023年度申報項目答辯評審有關事項的通知各相關單位:根據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年度工作安排,“十四五”“地球系統與全球變化”重點專項2023年度......

    60歲中科院副院長陰和俊履新科技部部長,66歲王志剛卸任

    據央視《新聞聯播》消息,陰和俊出任科學技術部(簡稱“科技部”)部長。官方簡歷顯示,陰和俊,男,漢族,1963年1月生,山西古交人。研究生學歷,工學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79年9月,陰和俊進入太......

    陰和俊,履新科學技術部黨組書記

    據科技部官網消息,10月7日下午,中央組織部有關負責同志出席科學技術部領導干部會議,宣布中央決定:陰和俊同志任科學技術部黨組書記,免去王志剛同志的科學技術部黨組書記職務。官方簡歷顯示,陰和俊,男,漢族......

    科技部將建碳達峰碳中和科技創新監測評價機制?

    11日,由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23浦江創新論壇——綠色低碳創新論壇在上海舉辦。記者從論壇獲悉,科技部將建立碳達峰碳中和科技創新監測評價機制,促進各方形成合力。此次論壇以“聚焦綠色轉型,共享......

    科技部發布1個重點專項視頻答辯評審會通知

    關于召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戰略性礦產資源開發利用”重點專項2023年度指南青年科學家項目視頻答辯評審會的通知各相關單位:根據“戰略性礦產資源開發利用”重點專項2023年度指南申報項目評審工作安排,定于......

    科技部:加快實現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

    7月2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金融支持科技創新做強做優實體經濟”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科技部副部長吳朝暉表示,在金融的助推下,我國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上升至第11位,正在蹄疾步穩地向建設科技強國邁進。......

    國務院任免!科技部領導層調整

    近日,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科技部領導層調整,免去相里斌的科學技術部副部長職務。免去李萌的科學技術部副部長職務。相里斌1967年3月,相里斌出生于陜西省西安市,原籍山西萬榮。1990年7月,從中國科......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