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0-04-10 12:18 原文鏈接: 科技日報:人工智能抗疫尚需重視“軟基建”

      在線教育,遠程辦公,無人配送,健康監測,數據研判……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中,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興科技,滲透進社會運行的方方面面。4月9日上午,在中國科協學會學術部、中國科學報、騰訊科協和騰訊集團發展研究辦公室主辦的人工智能科技與經濟融合新引領線上研討會中,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國杰指出,人工智能在疫情防控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但總體來說,仍有較大提升空間。“表現好的領域,靠的是過去的數據積累;缺數據的領域做得就不太順,比如病毒溯源。”李國杰說。

      最近,“新基建”成了熱詞。5G網絡、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網絡基礎、數據中心等數字基礎、人工智能等運算基礎,成為必要而普遍的新型基礎設施。李國杰指出,還要高度重視“軟基建”,也就是大力共建共享人工智能基礎數據平臺、訓練平臺和軟硬件工具鏈。

      深度學習克服不了對數據的高度依賴。“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實際上是一對雙胞胎,人工智能復興主要是靠數據智能或者計算智能。做得好的人工智能應用,都對數據有強烈需求。”李國杰表示,缺乏高質量數據會成為人工智能發展的瓶頸。因此,要構建基礎數據平臺。深度學習效果的好壞,也要依賴訓練,因此得充分利用搭載國產芯片的高質量人工智能訓練平臺,推動人工智能訓練的共享,形成公共服務體系。“現在發展數字經濟,就要大力發展人工智能應用需要的各種工具庫、算法庫、軟件庫,打造一個完整的工具鏈,大大降低人工智能應用開發門檻。”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山世光也看到了軟件平臺的問題。“我國在基礎硬件平臺上的投入大,但在基礎軟件平臺上的投入則相對較少。和國外發達國家相比,我們落后至少4—8年。”山世光指出,深度學習的主流底層框架建設在北美,雖然最近我國也有不少動作,百度、華為這樣的企業都在布局,但沒有形成合力。“或許再過5到10年,我們就需要大量能夠完成簡單但應用面較廣的人工智能算法的人工智能人才。”山世光表示,在低門檻的人工智能研發平臺和工具打造方面,我國應該搶占先機。

      具體到人工智能的應用上,李國杰強調,應用和基礎研究是兩個不同的課題,有截然不同的目標和任務。在發展人工智能產業時,要強調的是技術的融合,是用技術解決實際問題。他舉了個例子——健康碼。碼的智能含量并不高,但在疫情期間,它成了每個人的健康證明。“這就解決了最剛性的需求。”李國杰說,如果再往健康碼里注入些智能,比如行為軌跡,比如何時和確診者有接觸、接觸了多久……做得好了,它就能大大減輕疫情防控工作人員的負擔。“企業要把人工智能當成求解的方法,它不是‘老大’。人工智能應該是蛋糕上的奶酪,要把蛋糕看得更重一些。”李國杰強調。

    相關文章

    中外青年熱議生成式AI的局限

    近日,國家網信辦發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AI)服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針對面向中國境內公眾提供服務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包括其研發及服務,向社會公開征求管理意見。生成式AI正是當前以ChatGP......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應用落地提速

    近段時間,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AIGC)引發關注,國內多家互聯網企業宣布相關業務布局。在技術創新不斷突破的同時,國內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與協同辦公軟件等深度結合,加速向應用層面落地。協同辦公賽道掀新風口......

    智慧養殖“煥新”傳統產業

    走進安徽省多家數字農業工廠發現,在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賦能下,一些傳統漁場、牧場正在向信息化、智能化、現代化轉型升級。走進位于宿州市埇橋區的宿州海璟水產養殖產業有限責任公司,映入眼簾的不是連......

    人工智能:防止下一次傳染病全球大流行的秘密武器

    早在2016年,也就是在一場呼吸道傳染性疾病大流行讓世界陷入停滯的四年前,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就對人畜共患病敲響了警鐘,將其確定為全球關注的關鍵新興問題。現在,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每年約有......

    快手與人民大學高瓴人工智能學院成立聯合實驗室

    近日,快手與中國人民大學高瓴人工智能學院聯合成立未來媒體智能聯合實驗室。此番合作,雙方將打通產學研鏈路,開展聯合研究、多應用場景探索和人才培養合作,在多模態大模型、AIGC、智能搜索與推薦、數字人等多......

    8部門聯合發文,旨在推進IPv6協議演進

    從工業和信息化部獲悉,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等8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進IPv6技術演進和應用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旨在充分發揮IPv6協議潛力和技術優勢,更好滿足5G、云網融合、工......

    人工智能茶葉收獲步入正軌

    茶葉采摘主要由手工完成,采摘期短而密集,人工智能機器人已經看到了技術轉型。在中國東南部省份浙江,以龍井茶或龍井茶而聞名,現在可以看到浙江科技大學吳傳宇教授開發的機器人使用機械臂在當地種植園精確采摘茶葉......

    人工智能設計出致密蛋白質外殼,或可用于基因治療

    4月20日,一項發表于《科學》的研究顯示,人工智能可以設計出密度極高的蛋白質外殼,有朝一日能制造更有效的疫苗。病毒的遺傳物質位于蛋白質外殼中。在實驗室里制造的類似外殼也被用于疫苗中,只不過它包裹的是在......

    生成式AI帶來的新思考

    過去幾個月,ChatGPT為人工智能技術按下加速鍵。這個聊天程序證明了超大參數模型和通用型人工智能的可行性,谷歌、亞馬遜等巨頭紛紛推出自主研發的相關平臺,國內也已有十數家企業在該領域有所布局。它們被統......

    從漢諾威工業博覽會看出這些事

    “大約十年前,漢諾威工業博覽會提出了工業4.0的概念,它標志著生產線上各個組件開始被連接起來……工業4.0時代接下來的數年中,Manufacturing-X將確保工業數據共享的安全性,并確保各方對其數......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