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試管開花”又稱“試管的盛宴”,是一種新型的植物生物技術。它不但可以將試管開花的蘭花直接應用于商業化生產;而且能將此系統應用于蘭花的試管雜交育種,縮短育種周期;還可以為蘭花花期調控的機理研究提供有效的載體系統。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農業及資源植物研究中心研究員曾宋君等在蘭花的試管開花及其雜交育種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已將石斛屬、蘭屬中的多種蘭科進行高頻率的試管開花體系應用于試管雜交,并將蘭花新品種的育種培養周期從5-8年縮短為3-4年。該技術已獲得國家和國際發明ZL并在美國獲得了ZL保護權。
記者23日從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該所張亞平院士團隊近期聯合國內外畜牧研究團隊,在家牛雜交育種領域取得重要突破,揭示了家牛雜交群體中線粒體DNA與核基因組的相互作用規律,并提出了基于核質互作的......
“馬鈴薯是典型的無性繁殖作物,基因組高度雜合,存在大量有害變異,只有系統揭示馬鈴薯的基因組特征,才能有效實現無性繁殖作物的有性化育種。”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以下簡稱基因......
近日,聞名全球的素有“蘭科巨人”之稱的斑被蘭在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以下簡稱版納植物園)首次展露花顏。斑被蘭的花通常呈黃色或黃綠色,帶有栗褐色或暗紅色斑點或斑塊,版納植物園引種的為黃綠色無斑點......
記者8日從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國家生物信息中心)獲悉,該所劉江研究員團隊聯合中國多家醫院和高校,在輔助生殖領域“十年磨一劍”,研發新一代試管嬰兒技術——使用表觀遺傳信息即DNA甲基化指標來優選......
2022年1月至3月,楊某以非法采挖、收購等方式獲取國家重點保護的蘭科植物虎頭蘭、球花石斛、鼓槌石斛,并通過某平臺直播銷售。2022年3月8日,楊某被群眾舉報。楊某在家中被抓,公安機關當場查獲尚未銷售......
科技日報記者王祝華通訊員謝翔4月21日,記者從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獲悉,該院熱帶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蘭花資源專家黃明忠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發現兩個蘭花新物種,分別命名海南隔距蘭和凌氏石豆蘭,該研究成果刊......
自1978年全球首例試管嬰兒誕生以來,歷經40余年的發展,體外受精(IVF)技術從實驗室逐漸走向大眾視野。試管嬰兒的出現,不僅為不孕不育癥的治療開辟了新途徑,還讓很多不孕的夫婦實現了“為人父母”的夢想......
蘭科植物的萼片和由花瓣特化出的唇瓣,通常擁有豐富的顏色,因而其花色圖案也擁有豐富的多樣性。2月28日,《通訊—生物學》(CommunicationsBiology)在線發表了蘭科植物花色圖案的形成過程......
6月12日獲悉,由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曾宋君等科研人員完成的“一種石斛蘭試管內雜交育種方法”獲得美國發明ZL授權(ZL號:US9,936,654B2)。該發明采用試管內雜交育種的方法能大大縮短果實的成......
“蘭花試管開花”又稱“試管的盛宴”,是一種新型的植物生物技術。它不但可以將試管開花的蘭花直接應用于商業化生產;而且能將此系統應用于蘭花的試管雜交育種,縮短育種周期;還可以為蘭花花期調控的機理研究提供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