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回春漸,新元肇啟!2022年,諸多科技突破和創新在科技史上書寫下濃墨重彩的篇章,給人們帶來驚喜的同時也擴充著人類認知的邊界。展望2023年,哪些科技進展值得期待?美國《科學》雜志網站在近日的報道中指出,使新冠疫情可控、彌補氣候變化造成的經濟損失等有望占據2023年報紙的頭條。
新冠研究繼續推進
研究人員將繼續對新冠病毒開展深入研究,他們將追蹤奧密克戎的多種變異毒株,觀察病毒會減緩變異還是進化出更危險的新變種。
疫苗研究人員希望開發能應對各種冠狀病毒的新疫苗。其中,鼻噴疫苗備受期待。因為病毒變異已使幾種抗體藥物失效,科學家也將重啟新冠有效療法研究。
氣候損失協議細節或敲定
2022年11月,在埃及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七次締約方大會(COP27)設立了“損失與損害”基金,但哪些國家應該支付、哪些國家應該受益、資金應如何使用等細節,可能成為今年在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舉行的COP28上討論的焦點。不過,觀察人士懷疑其前景,指出富裕國家過去就未能兌現此類承諾。
首個基因療法將獲批
2023年或將迎來醫學史上的里程碑事件:首個基于基因編輯的療法獲批,以治療鐮狀細胞病和β地中海貧血——由單個基因突變引起的兩種最常見的遺傳疾病,這兩種疾病會影響血紅蛋白的產生。
生物技術公司“Vertex醫藥”和“克里斯珀醫療”已開展了臨床試驗,通過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改變BCL11A基因的一個區域,希望能恢復成人紅細胞中胎兒血紅蛋白的產生。結果表明,患有地中海貧血的參與者不需要輸血;患有鐮狀細胞病的參與者自治療以來沒有報告出現疼痛。
多個動物基因組序列公布
科學家已對數千個人類和微生物基因組進行了測序和研究,今年將開啟新篇章,陸續公布大量非人類基因組序列。
地球生物基因組計劃包括50多項測序工作,涵蓋多種生物,預計今年將發布2000個序列。該計劃下的團隊關注不同的動物,如威康桑格研究所的“達爾文生命樹”項目關注昆蟲和其它無脊椎動物,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開展的“動物學項目”研究哺乳動物,另外兩個聯盟將發布200多只非人靈長類動物(其中許多屬于瀕危物種)的序列。
中國將發射空間望遠鏡
2023年,中國將有3項重要的發射任務,其中包括發射2米口徑的巡天空間望遠鏡——中國第一架天基光學探測器,其視野將比哈勃望遠鏡大300多倍,將研究系外行星、恒星形成和星系演化,以及神秘的暗物質和暗能量。
另外兩項任務分別是與法國合作的天基多波段空間變源監視器以及與歐洲空間局合作的愛因斯坦探針。
人類世地質標記或出爐
研究人員將很快宣布,他們選擇哪個地點作為富有爭議的人類新紀元——人類世的地質標記。如果“人類世”獲得正式通過,對人類將意義非凡,代表人類已經在歷史上留下不滅印記。
由34位成員組成的人類世工作組已經選擇化石燃料使用激增的年代(20世紀50年代)作為人類世的開始,也評估了全球12個候選地點,這些地點清楚記錄了排放量的變化,可用來正式定義新世代。
登革熱新疫苗上市
日本武田制藥公司的登革熱疫苗Qdenga去年12月在歐洲獲準使用,成為全球第二種獲批的登革熱疫苗。此前只有曾經感染過登革熱的人才能接種2015年上市的由法國賽諾菲巴斯德公司研制的登革熱疫苗。武田公司對來自多國的28000多人開展的研究表明,Qdenga可安全地保護從未感染登革熱的人。
亞馬孫雨林重獲保護
巴西新任總統盧拉表示,今年將再次努力保護亞馬孫雨林并應對氣候變化。
預計盧拉可能會首先撤銷前總統博爾索納羅頒布的數百項法律和法令,這些法律和法令削弱了對非法伐木和采礦的監管。盧拉還解凍了由挪威和德國資助的數十億美元的亞馬孫基金,以支持可持續發展項目。
直立人可能最初來自南非
今年的新分析可能支持這樣一種觀點:人屬進化過程中的關鍵事件發生在南非。
在南非克羅姆德拉伊洞穴工作的研究人員表示,他們計劃公布在此地新發現的人屬化石的細節,這些化石可追溯到200萬年前。克羅姆德拉伊化石擁有的特征可能支持一個有爭議的假設,即去年在附近的德里默倫采石場發現的化石屬于直立人。直立人是人類的直接祖先,這可能表明該物種最初出現在南非,而非許多人認為的東非或亞洲。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的變異情況不斷變化,再次感染新冠病毒也在不斷發展,并出現多波小的疫情。(美國新冠疫情的變化)2023年6月23日,美國疾控中心(CDC)在周報中首次報告了再次感......
中新社臺北6月12日電臺當局衛生福利主管部門12日公布2022年臺灣民眾十大死因及總死亡人數統計,新冠病毒感染從第十九名躍居第三名,死亡人數14667人。癌癥奪走近5.2萬條人命,已連續41年蟬聯首位......
6月7日9:00,新冠“乙類乙管”后首次高考開考。2023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1291萬人,比去年增加98萬人,再創歷史新高。全國統考于6月7日-6月8日舉行,具體科目考試時間安排為:6月7日9:00-......
在新一輪新冠感染中,有不少“首陽”感染者,但也不乏“二陽”感染者。一些人擔心未來甚至可能會出現“三陽”、“四陽”。那么重復感染新冠會對人體有哪些損傷?新冠抗病毒藥物是否能作為預防用藥?對于人們關心的一......
近段時間以來,新冠病毒二次感染的話題引起大家的關注。觀察我們周圍新冠病毒二次感染患者的情況,大家發現,似乎年輕人居多,是不是這樣呢?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組織專家進行了解答。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副......
近期,很多人出現了咽喉疼痛的癥狀,擔心自己二次感染上了新冠病毒。對此,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認為,咽喉疼痛有多種原因,需摸清病因客觀對待。當前流行的XBB系變異株是新冠病毒奧密克戎的重組......
近期,關于“二陽”的話題引發廣泛關注。一些網友發文說自己感染新冠病毒,不少人擔心是新冠病毒變異株帶來的又一輪感染高峰。5月22日,在2023大灣區科學論壇生物醫藥與健康分論壇上,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
5月22日,在2023大灣區科學論壇生物醫藥與健康分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透露,能覆蓋XBB變異株的疫苗有2個已經初步被批準,很快能面世。“基于SEIRS模型預測,我們預測5月底、6月底會有一個......
中新社香港5月22日電(記者韓星童)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22日召開記者會公布,研究團隊最近完成一項大型臨床研究,證實新冠后遺癥患者服用中大研發的口服微膠囊活菌(SIM01)配方改善腸道微生態后,......
5月22日,在2023大灣區科學論壇生物醫藥與健康分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透露,能覆蓋XBB變異株的疫苗有2個已經初步被批準,很快能面世。近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咨詢小組對今年的新冠疫苗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