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跨國企業紛紛把自己最大的研發中心從國外搬到中國時,國內企業應該做些什么?
近日,諾和諾德制藥有限公司宣布在未來的五年中,將投資1億美元擴建在北京的研發中心,其中的3000到4000萬美元將用于建立新的實驗室。到2015年該中心的規模將擴大一倍,成為除位于丹麥總部的全球研發中心之外規模最大的研發中心,同時也是跨國制藥公司在中國設立的最大的研發中心。
諾和諾德擴建在華研發中心是為了順應全球制藥產業變局的大潮。目前全球制藥行業正進行大規模的調整,跨國藥企向中國等新興市場進行產業轉移的趨勢開始加劇。跨國藥企受困于ZL到期、研發效率低下、價格競爭等一系列不利因素,在發達國家市場的業務增長面臨瓶頸。新興市場的需求增長、全球化競爭和金融危機等因素導致跨國藥企向新興市場布局加速。
中國醫藥市場正面臨發展的黃金時期,這也是吸引跨國藥企在華加大研發力度的重要原因。中國政府正在全面推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包括國家加大衛生投入、擴大醫保覆蓋面等積極的改革措施,將加大未來中國市場對醫藥的需求。2009年中國醫藥市場規模約為250億美元,預計2013年將增至800億美元,2020年達到2200億美元,未來10年中國醫藥市場規模將增長近9倍。2015年,中國將超過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醫藥市場。
研發成本大幅上升迫使跨國藥企紛紛將研發中心向中國等新興市場轉移,國內醫藥企業應該抓住機遇,積極與跨國藥企在華研發機構展開合作。當前,新藥研發越來越困難,研發成本大幅上升,如何控制研發費用成為跨國藥企新產品開發要解決的關鍵問題。國際單個創新藥物的研發成本通常高達10億美元以上。越來越多的跨國藥企開始實施戰略性研發外包與合作來降低成本。
美國禮來公司在中國已經建立了3個外包式研發中心,承擔了其全球20%的化學分析業務和早期臨床研究任務。中國企業應積極參與跨國的制藥研發活動,將幫助積累自身新藥研發的經驗,為將來實現自身原創藥物研發打下基礎。浙江海正藥業與西班牙Cinfa共同研制開發的他克莫司膠囊獲得歐盟上市批準,其采用的合作開發模式是中國藥企在產業升級過渡時期的優選模式。
跨國公司在華研發新戰略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后,中國的經濟運行態勢相對良好,許多跨國公司的在華業務成為他們全球業務中為數不多的亮點。豐厚的經濟回報增強了跨國公司在華投入研發的信心。再加上中國創新環境得到了很大改善,因此近年來,跨國公司在華研發并沒有因危機而減少,而是呈現逆勢增長的態勢,在華研發戰略也發生了歷史性的轉變。
第一,跨國公司在華研發機構的戰略地位開始明顯升級。以前的跨國公司在華研發中心主要以技術支持型和產品本土化型居多。前者主要負責為本地生產或銷售提供技術指導、維修服務和產品測試等,后者主要是在母國核心技術的基礎上進行面向中國市場的產品應用開發。
而近期跨國公司在華研發中心的角色開始向技術跟蹤型和全球研發中心型轉換。前者主要關注中國新技術的發展動向,并盡可能參與其中,后者不僅針對中國市場研發,還將研發成果推向全球,同時還進行一些基礎研究。如2010年初,微軟將位于北京的微軟中國研發集團升級為微軟亞太研發集團,統領北京、上海、香港、臺北、東京、首爾、悉尼和曼谷等地的分支機構,成為微軟在美國之外規模最大、功能最完備的研發基地,并從事計算機領域最前沿的基礎研究。
第二,開始獨立開發面向中國市場的產品。以前的做法大多是將母國產品進行簡單的本地化改動。而隨著新興市場在全球經濟中占據越來越多的份額,跨國公司業務重點不斷向新興市場轉移,開始專門針對中國市場開發產品,以滿足其需求。2010年年中,美贊臣營養品公司投資1.4億元,在中國廣州成立中國嬰幼兒營養科研中心,該中心將匯集中外嬰幼兒營養專家開展臨床研究,更深入地了解中國嬰幼兒獨特的膳食結構和營養需求,并專門針對中國市場研發創新優質的產品。
第三,以空前的大手筆擴建在華研發中心,將本土化創新的戰果擴大。以前很多跨國公司只是象征性在華設立研發中心,實際投入很少。而如今,開始真正投入大量資本和人力拓展研發機構。歐萊雅從2004年開始設立在華研發中心,經過數年發展,成功研發出多種針對中國市場的新產品。其中包括獨創性地將天然靈芝的萃取精華加入羽西的生機之水靈芝調理液中,產品獲得了很大的成功。
第四,特別加強利用中國本地研發資源,以實現中國研發成果最大化。以前的許多跨國公司研發中心通常是人數稀少,閉門造車。而如今,跨國公司在中國實施了一系列舉措加強與本地研發資源的緊密聯系。這些舉措包括積極網羅和培養本地優秀人才;與本土產學研單位進行合作;跟蹤當地新技術,從而加強對中國強勢技術的應用;利用其在中國取得的創新成果影響和推動中國相關政策和技術標準體系的制定,從而獲取戰略收益等等。
諾基亞西門子通信公司的中國研發中心積極跟蹤并研發在中國發展較快的TD-LTE等尖端4G通信技術。最近,其上海研發中心與中國運營商共同開發設計光傳輸網絡交換機,將順利滲透中國市場。同時,為了充分發掘本地人才的潛力,該公司已雇用超過1000名中國研發人員,并計劃繼續大舉擴充本地研發力量,力圖以用中國的成本研發世界級的產品。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很多國內企業的研發中心無論是在規模上、研發水平上,還是對人才的吸引方面都與外資研發中心存在不小的差距,這急需國內企業加倍努力,以避免國內研發資源受外資研發中心吸引,從而導致自身在創新上受到新一輪的抑制。
近年來,國內企業對嬰幼兒配方液態奶(以下簡稱“液態嬰配”)生產意愿逐漸增強,為規范液態嬰配生產許可,按照食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依據《食品安全法》《食品生產許可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規章和液態嬰配相關......
近年來,國內企業對嬰幼兒配方液態奶(以下簡稱“液態嬰配”)生產意愿逐漸增強,為規范液態嬰配生產許可,按照食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依據《食品安全法》《食品生產許可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規章和液態嬰配相關......
大批企業機構優先采購國產設備近日,財政部、商務部、稅務總局3部門發布《關于研發機構采購設備增值稅政策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公告》明確:為鼓勵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促進科技進步,繼續對內資研發機......
近日,財政部、商務部、稅務總局發布《關于研發機構采購設備增值稅政策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公告》為鼓勵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促進科技進步,繼續對內資研發機構和外資研發中心采購國產設備全額退還增值......
8月22日,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北京市關于進一步支持外資研發中心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若干措施》圍繞支持外資研發中心提級擴容、支持開展高水平科技創新、提高研發便利化水平、加......
8月30日,“科創中國”企業家論壇在廣東深圳舉行,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深圳先進院)現場推出新型研發機構一體化創新服務平臺。新型研發機構一體化創新服務平臺圍繞新型研發機構的理論體系、數......
近日,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北京市關于進一步支持外資研發中心發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文中提到,要吸引外資研發中心在京落地集聚,根據其在引入國際創新資源、擴大開放合作等方面的綜合評估結果,給予最高不......
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修訂發布《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自2023年10月1日起施行。嬰幼兒配方乳粉是關系億萬家庭幸福和國家民族未來的特殊食品,《辦法》貫徹落實“......
0至4歲嬰幼兒看3分鐘動畫片,就能完成視功能篩查……1月26日,由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教授林浩添團隊牽頭完成了一項國際多中心研究,以智能手機為應用終端,成功研發0至4歲嬰幼兒視功能損傷手機智能篩查系統......
1月18日消息,商務部、科技部聯合發布通知,進一步鼓勵外商投資設立研發中心。通知提到,外資研發中心是我國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擴大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加大對外商投資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