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0-08-31 11:28 原文鏈接: “藍天行動力”不足,港口需補“綠功”

      “在我國,移動源具有總量大、活動強度高、高度聚集等特征。港口大氣污染治理,不僅會取得空氣質量和人群健康的效應,也能增加港口城市的魅力,提升港口管理的水平,增強外資吸引力。”在日前舉行的第四期清潔柴油機沙龍上,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特別研究員劉歡等專家針對港口污染治理問題展開交流討論。

    沙龍活動上,國際環保組織亞洲清潔空氣中心發布了《2019藍港先鋒:中國典型港口藍天行動力評價》報告,基于“減排力”和“管理力”兩個維度共十項措施對我國典型港口開展打分評估。結果顯示,“管理力”普遍不及“減排力”,說明國內港口目前的環保措施更多出于應對政策壓力,而自身內動力依然不足。

    報告呼吁,港口治污要重內核,需全面提升管理力,真正加強綠色競爭力。

    大氣污染治理瞄準港口污染治理

    近年來中國水運行業發展迅猛,港口吞吐量連續多年穩居世界第一,世界十大港口中7個都在中國。與此同時,港口船舶造成的大氣污染及其帶來的健康影響不容小覷。

    《中國移動源環境管理年報2020》數據顯示,我國船舶排放的NOx、PM和HC占非道路移動源排放的比例分別為28.2%、24.2%和19.8%。亞洲清潔空氣中心的分析表明,中國主要典型港口城市2019年PM2.5年均濃度達標比例為30%,而典型內河港口城市的達標比例僅為11%。

    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彭傳圣指出,運輸船舶在我國領海基線外24 海里向陸地一側水域內年排放氮氧化物493.3萬噸,占非道路移動源排放總量的28.2%,未來將不可避免地成為地方政府和民眾關注的焦點,特別是在水運發達而進一步改善環境空氣質量愿望迫切地區,如珠三角地區,情況將更是如此,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宜未雨綢繆。

    “港口大氣污染治理會取得空氣質量和人群健康的效應。”劉歡表示,“我們的研究發現,船舶排放對我國PM2.5年平均貢獻最高值可達5.2微克每立方米,在海岸線附近的健康危害尤為明顯,同時相當大的內陸區域會被影響。”

    “管理力”不及“減排力”

    “過去幾年出臺的各項政策中可以看出,政府對于港口大氣污染的治理是很重視的。” 亞洲清潔空氣中心高級環境研究員成慧慧介紹道,“那么港口治污的現狀到底怎樣,我們希望通過一套科學的評價體系來給出客觀的判斷,為港口大氣污染治理提供建設性的建議,助力中國城市空氣質量全面達標。”

    《2019藍港先鋒》報告共評價了中國船舶排放控制區內的19個典型港口,其中沿海港口全部為2019年貨物吞吐量排名前十的港口。評價體系主要由“減排力”措施和“管理力”措施兩大類別構成,前者評估的是該港口對國家已有政策的響應和實施進展,后者則評價了港口在優化減排效率和精準度方面的自主管理措施。

    “從評估結果看到,中國港口普遍管理力不如減排力,這凸顯出國內港口更多是出于政策壓力而采取行動,但自身的內動力依然不足。”成慧慧分享了她的觀察,“這一缺口一方面造成了部分政策要求的措施落實不到位。同時出現了一個現象:即使硬件設施已到位,配套的激勵措施和管理水平卻跟不上,嚴重制約了減排效果。“

    彭傳圣指出,美國洛杉磯港、長灘港等國際先進港口主動提升綠色管理能力,除了考慮環境效益,也是為了適應經濟發展對港口通過能力的要求,同時也產生了社會效益,增加了就業機會,“國內許多港口在這些方面需要轉變認知,通過提升綠色管理力來提升港口競爭力。”

    加強考核管理,釋放港口減排潛力

    報告還發現,2019年絕大多數港口的干散貨碼頭和集裝箱碼頭已經達到了《港口岸電布局方案》提出的2020年底岸電泊位建設要求,但是使用率依然很低,其中提出岸電使用鼓勵措施的港口寥寥無幾。此外,干散貨碼頭的揚塵問題非常突出,從進出港的運輸車輛未做好封閉措施,到沒有固定或移動的灑水裝置等問題頻現。

    “我們發現,當前政府部門對港口的環保監管比較薄弱,信息統計口徑不一致,多個部門都表示不掌握低硫油供應情況,”成慧慧說。“我們建議,對政策已經規定的措施,應強化考核和管理,鼓勵公眾參與和監督,以提供外部壓力,確保落實到位。”

    “地方政府是推動靠港船舶使用岸電的主角,”彭傳圣提出,“適時采取強制靠港船舶使用岸電的措施,初期輔以有吸引力的經濟激勵措施,將更加便于實現目標。”

    根據《2019藍港先鋒》的評分,19個典型港口中,上海港和廣州港管理力表現較優;而在減排力得分上,僅有天津港、煙臺港、蘇州港和蕪湖港4個港口信息公開情況較好,獲得足夠數據支持減排力打分,其中蘇州港以93.4分居第一。

    相關文章

    臭氧污染降解果蠅信息素可能影響其性別認知

    德國科學家的一項研究發現,暴露于臭氧污染可能會破壞果蠅在空氣中傳播的信息素,干擾它們吸引伴侶或認知異性果蠅的能力。這些發現凸顯了人類活動對昆蟲種群的又一可能威脅。相關研究近期發表于《自然—通訊》。許多......

    日本教授:放射性物質不應釋放到環境中

    針對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排海計劃,日本龍谷大學教授大島堅一近日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放射性物質不同于普通危險化學物質,采用化學處理難以將其去除;同時,關于放射性物質對海洋生態系統等的長期影響,人類還所......

    通過生物材料和細胞之間的共價作用實現人脊髓組織工程

    細胞與環境之間的非共價作用已被認為是調節細胞行為的基本生理相互作用,而細胞和生物材料之間的共價作用對細胞行為的影響還未深入研究。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團隊通過生物材料和細胞之間的共價作用......

    強化“科技引擎”,讓中國式現代化動能更強勁

    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魏源送記得,1992年,他在大連讀研究生時,1平方米進口水處理中空纖維超濾膜的價格是400美元(約2800元),當時“頂多用一兩根膜絲就了不起了”。2000年......

    華中武漢城市圈夏季臭氧污染成因、來源及管控的新見解

    大氣近地面臭氧(O3)對人類健康、植被生態系統等構成較大威脅。自2013年我國全面加強大氣污染治理以來,以PM2.5為主的空氣污染問題得到了顯著的改善,然而,高濃度的近地面O3引起了廣泛的社會關注,呈......

    2022年度環境技術進步獎名單公布共27項!

    2月7日,中國環保產業協會發布《關于授予“低維護-短流程村鎮供排水凈化技術與裝備”等27個項目2022年度環境技術進步獎的決定》,授予“低維護-短流程村鎮供排水凈化技術與裝備”等10個項目2022年度......

    地球環境所葉片水同位素生態水文研究獲進展

    植物葉片水同位素比值為現代生態水文研究和植物衍生的有機生物指標古環境研究建立聯系,成為現代生態學和古環境研究的橋梁。因此,探究葉片水氫和氧同位素比值的控制因素和差異性響應,不僅可以促進生態水文的發展,......

    2022年水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目標順利完成

    “國家地表水優良水質斷面比例為87.9%,同比上升3.0個百分點;劣Ⅴ類水質斷面比例為0.7%,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長江干流連續三年全線達到Ⅱ類水質,黃河干流首次全線達到Ⅱ類水質。化學需氧量、氨氮......

    山西2022年查處各類生態環境違法案件3681件罰款3.74億元

    中新網太原2月22日電(記者楊杰英)記者22日從山西省生態環境廳召開的2023年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獲悉,山西以“利劍斬污”專項行動和執法大練兵活動為牽引,打好生態環境綜合執法“組合拳”,202......

    生態環境部:全國水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生態環境部今天(22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相關負責人介紹,2022年,碧水保衛戰向縱深推進,全國水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在長江、黃河生態保護修復治理方面,生態環境部積極推進長江流域水生態考核試點,開......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