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科技成果轉化落地難這個問題有著切身體驗。”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王靜告訴《中國科學報》,科技成果產業化率低已然不是政策扶持不夠、企業創新意識不足、成果需求不旺的問題,亟需找到讓科技成果“值得轉”、“能夠轉”和“敢于轉”的新路徑。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水平是一個國家科技實力的重要體現。近年來,我國科技創新取得長足進步。以ZL為例,2021年授權發明ZL69.6萬件,實用新型312.0萬件,PCT國際ZL申請7.3萬件,ZL數量連續十年全球第一。
然而,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有效發明ZL產業化率34.7%,其中,企業有效發明ZL產業化率44.9%;科研院所11.3%;高校3.8%(與美國相比相差15~20倍)。
“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國ZL數量存在嚴重‘虛胖’,質量堪憂。”王靜指出,這一結果與智力資源集中、科研經費充足、科技成果豐碩的科研院所和高校形成巨大反差,亟需深入研判高校和科研院所成果轉化效率低下的深層次原因。
她在調研和實踐中發現,科技成果轉化的現實困難和障礙仍突出,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對知識產權價值認知不足,ZL權主體缺少市場化前瞻性。ZL申請重數量不重質量,有產業化價值的ZL占比低,甚至為了科研項目結題單純“制造成果”。“這樣的‘成果’自然難逃被市場淘汰的命運。”王靜說。
其次,成果培育和轉化機制不完善,缺乏技術工程化途徑。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現有科研評價體系中,在職稱晉升、科技成果獎勵時,普遍只看第一單位、第一作者,導致科研工作者或團隊缺乏與他人合作的動力,不愿意坐“冷板凳”,大都做自己能獨立完成的短平快“小”成果。
王靜認為,上述做法雖常有某一科研領域“點”的突破,但缺乏技術工程化、系統化和供應鏈整合的平臺和能力,難以跨越技術到商品的死亡鴻溝,導致大部分“高新成果”束之高閣。
再次,成果轉化隊伍與機構建設不能滿足實際需要,在成果轉化過程中,既懂科技創新規律,又懂市場商務實踐,且懂法規制度的“專業人”、“明白人”稀缺。要實現成果轉化,往往要把科研人員“逼成”專業轉化人員,試錯成本奇高。
“這些問題使很多科研人員對成果轉化只能一再觀望、望而生畏、望而卻步。”王靜結合實際,提出了建議。
提高ZL質量,讓成果真正“值得轉”。加強對科研院所和高校行政管理人員、科研人員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專業培訓,常設包含ZL申請、挖掘布局、侵權分析和商業化實踐案例解讀的系統課程。提高知識產權申請質量,對國家級的技術應用類研究項目承接科研團隊提供知識產權保護輔導。“破除僅把ZL證書當考核指標和榮譽證書的錯誤導向,回歸ZL以公開換保護的本質。”她說。
鼓勵協同創新,完善知識產權確權制度,提供技術成果工程化的種子基金,實現第一步的“能夠轉”。破除阻礙科研人員合作創新的考核機制,規范科研成果完成人署名,允許科研人員自行約定知識產權權屬比例。鼓勵科研院所和高校使用科研經費或者社會捐贈設立成果產業化種子基金或創業投資基金,用以扶持技術工程化、規模化、產品化驗證,提高科技成果技術到商品的轉化效率。
近日,天津市首批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支持貸款陸續落地,先后為3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授信418萬元,發放貸款186萬元,實現企業首貸融資突破。這批貸款落地的大背景是,為推動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
關于2024年安徽省科技創新攻堅計劃擬立項項目的公示根據《關于組織申報2024年安徽省科技創新攻堅計劃項目的通知》(皖科重秘〔2024〕170號)要求,經組織申報、推薦、形式審查、專家評審等程序,現將......
近年來,為扭轉“重科研,輕教學”格局,引導高校教師多站講臺,不少高校出臺了多項舉措,如設定學年度本科生授課量最低標準并納入考核范圍,劃分“科研為主型”“教學科研型”“教學型”等不同職稱評價類型,若滿足......
近日,朝鮮乒乓球混雙組合李正植/金琴英成為巴黎奧運會開幕至今的最大“黑馬”,先后擊敗日本、瑞典和中國香港球員,僅在決賽中負于中國隊。據相關報道,朝鮮男選手李正植為主流打法,擅長大角度斜線進攻。女選手金......
7月31日,國新辦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財政部副部長王東偉介紹說,近年來,財政部聚焦推動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持續優化財政政策供給,加強戰略任務資金保障,強化財稅制度支撐,深化國......
近期國科大師生團隊在多個科研前沿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探索生物親代經歷與后代生活史對策的關系揭開銀河系暗物質暈的神秘面紗理解英語中理工類圖文摘要修辭結構......生命科學、天文學、外語研究多學科交叉融合......
7月25日,“中國科學院院所湖南行”成果轉化專場對接活動在長沙舉行。現場,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等14個院所與中南出版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14家企業分別進行合作項目簽約,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
7月25日,“中國科學院院所湖南行”成果轉化專場對接活動在長沙舉行。現場,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等14個院所與中南出版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14家企業分別進行合作項目簽約,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
7月23日,“共啟AI豫見未來”2024光合組織領導人大會在鄭州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光合組織伙伴齊聚一堂探討計算產業發展未來,并深入了解河南相關產業基礎、營商環境及政策扶持。會上,光合組織公布多項生態......
7月23日,湖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在長沙舉行新聞發布會,解讀《湖南省加快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轉化的若干措施》(下稱《若干措施》)。新聞發布會現場。王昊昊攝《若干措施》共20條具體舉措,著力解決科技成果“不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