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恐龍群復原圖 畫師 神棘
海州露天煤礦原址。課題組供圖
3月16日,《白堊紀研究》刊發遼寧工程技術大學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古生物學者研究成果。他們通過對遼寧省阜新盆地產出的恐龍足跡的研究,發現了一個高度多樣化的早白堊世晚期恐龍動物群。
阜新組的足跡化石顯示出了多元化的獸腳類足跡形態,而鳥腳類足跡的出現則填補了其骨骼化石記錄的空白。
這些來自海州露天煤礦的不同形態的足跡,可能分別代表了多樣化的中小型獸腳類,如似鳥龍類、虛骨龍類、鳥腳類等。
總體上看,阜新地區的恐龍足跡揭示了一個比以前更加多樣化的恐龍動物群,大大豐富了目前已知的阜新生物群的多樣性,有助于深度提高我們對該生物群的認識。同時,阜新地區所蘊含的有關恐龍足跡化石的巨大潛力,有待進一步深入探索。
阜新海州露天煤礦位于醫巫閭山支脈北緣,曾是亞洲的第一個也是最大的露天煤礦,后轉型為中國首批國家礦山公園之一,曾產出了豐富的植物化石。
河北北部和遼寧西部地區的沙海組和阜新組中的生物群被稱為"阜新生物群",產出豐富的葉肢介、植物和脊椎動物化石。
其中,沙海組中的恐龍骨骼化石包括了基干巨龍形類、基干新角龍類和禽龍類,而阜新組中具有鑒定意義的恐龍骨骼材料——牙齒,代表了甲龍類和獸腳類恐龍(包括竊蛋龍類和馳龍類)。
早在1960年,我國古脊椎動物學的開拓者楊鐘健,就曾報道過我國東北地區阜新組的含煤地層中發現的恐龍足跡,但化石標本細節不詳。
1983年,阜新礦業學院(現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的學者簡略報道了在遼寧省阜新市海州露天煤礦發現的一枚足跡化石。
2006年,一支中日美等國科學家組成的聯合考察團在該礦區發現了五個恐龍足跡,石膏模型保存在美國科羅拉多大學(丹佛)。
2020年,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古生物教研室副教授邢立達與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礦業學院教授尹志剛、教授高蓮鳳、王燕博士等地層古生物專家團隊合作,針對該校遼西地質古生物博物館藏品中三個來自海州露天煤礦的三趾型恐龍足跡與美國標本展開了系統研究,并對此前報道過的來自遼寧阜新組的所有足跡進行了重新觀察、研究和修正。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遼西地質古生物博物館珍藏了迄今為止阜新組中保存最好的足跡標本。
研究表明,阜新組的含煤地層中至少有五種不同形態的恐龍足跡,即小型蹺腳龍足跡、亞洲足跡屬、似鳥龍類足跡、中等大小的四趾型獸腳類足跡以及小型鳥腳類足跡。
其中,蹺腳龍足跡、亞洲足跡、似鳥龍類足跡和鳥腳類足跡皆為三趾型,標本長度分別為14厘米、27厘米、29.5厘米和10厘米,長寬比分別為1. 6、1.2、1.1和1.0,四趾型獸腳類足跡標本長20.3厘米,長寬比為1.2。
相關論文信息;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95667122000544
中新網北京12月2日電(記者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通訊-生物學》最新發表一篇古生物學研究論文稱,研究人員發現一個新種非鳥恐龍化石,其擁有類似于現代潛水鳥類(如企鵝和海雀)的流線體型。......
近日,貴州大學科考人員在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再次發現一處恐龍足跡,與2017年在茅臺鎮另一處地點發現的恐龍足跡為同一時期。貴州大學副教授文雪峰表示,通過腳印形狀來看,初步判斷它屬于獸腳類恐龍,屬于侏羅紀......
主流觀點認為,6600萬年前,一顆直徑10公里的小行星撞向地球,引發了恐龍的滅絕。根據美國密歇根大學的最新研究,這場撞擊還引發了一場巨大的海嘯,海浪高達1英里(約1609米),沖刷了距墨西哥尤卡坦半島......
6600萬年前,雄霸地球的恐龍消失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了恐龍的滅絕?是小行星撞地球,是氣候變化,還是大面積火山爆發?答案或許不這么簡單——來自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
全楞獸藝術重建圖(成年與幼年)圖片來自SShelley英國愛丁堡大學一項研究發現,恐龍時代后最早的大型哺乳動物,生長速度比現代同體型的哺乳動物快一倍,壽命相對更短。這項研究凸顯出這些史前動......
津巴布韋恐龍化石中新發現的恐龍物種Mbiresaurusraathi圖片來自:AndreyAtuchin美國耶魯大學的科學家通過津巴布韋的一組新的三疊世恐龍化石發現,最早的恐龍集中在超級大......
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古生物學研究論文稱,氣候帶影響了早期恐龍分布。來自津巴布韋的一組新的三疊世恐龍化石顯示,最早的恐龍集中在泛大陸(也稱盤古大陸)這個古超級大陸南端的溫帶區。這項研究結......
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項古生物學研究指出,恐龍時代后最早的大型哺乳動物,生長速度比現代同體型的哺乳動物快一倍,壽命相對更短。這項研究凸顯出這些史前動物獨特的生活史,有助于解釋哺乳動物在恐龍......
遼寧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遼寧省發展改革委、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相關負責人對近日印發的《遼寧省加快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
西非海岸附近的海底發現了一個9公里寬的隕石坑。它形成于希克蘇魯伯小行星撞擊地球事件前后——那次撞擊導致大多數恐龍滅絕。科學家猜測,這一隕石坑是由希克蘇魯伯小行星脫落的一塊碎片造成的。相關論文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