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1-09-22 13:43 原文鏈接: 美成功測試地震預警系統可提前數秒預警

    地震分析師安東尼-古爾里諾演示工作中的預警系統,已發出地震警告。

    美國的預警系統在模擬1994年6.7級諾思里奇地震時接受測試。

    已接受測試的預警系統尚沒有推向公眾和企業,它擁有挽救數千人生命的潛力。

    官員們表示兩座核反應堆在地震發生后自動關閉。

    8月的地震中,距離震中大約10英里(約合16公里)的一座核電站被迫關閉。

    3月,日本發生大地震并引發海嘯,預警系統接受實戰檢驗,挽救了數千人的生命。

      北京時間9月22日消息,8月,美國發生一場地震并導致一座核電站關閉。一個月后,加利福尼亞州的地震學家成功測試了一個地震預警系統。這一系統能夠在探測到斷層斷裂產生的第一個能量脈沖時發出早期預警。

      這個地震預警系統由加州大學研發,目前還沒有推向公眾或者企業。也就是說,在發生地震時,只有一組科學家能夠接到警告。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預警系統將投入使用,為美國公眾提供預警服務。8月,弗吉尼亞州路易莎縣發生5.8級地震。地震發生后,距離震中10英里(約合16公里)的一座核電站關閉,避免了一場更大的災難。

      類似的地震探測系統已經在日本、墨西哥、臺灣和土耳其出現。在3月11日發生9級大地震并引發海嘯時,日本的預警系統挽救了數千人的生命。由于這一系統,東京居民在高層建筑開始搖晃前10到30秒收到警告。借助于早期預警系統,大約有12輛列車立即剎車,避免災難發生。美國采用的一種預警系統允許空中交通管制員及時終止飛機的起降。

      9月1日,加州發生4.2級地震,加州大學地震學家伊麗莎白-科克蘭利用這個機會測試預警系統。她說:“如果不是得知發生地震,我會認為是一輛從附近經過的卡車。”早期預警系統的支持者表示,由于很難預測地震,最理想的做法就是讓居民和商業部門在地面晃動前做好準備。即使能夠爭取短短5秒鐘也是非常寶貴的。

      加州大學項目參與者理查德-艾倫表示:“你一定希望在墻壁倒塌前鉆到堅固的桌子底下。我們不希望人們慌忙跑出建筑。”早期預警系統能夠感知到斷層斷裂后產生的第一個能量脈沖,根據有限的信息評估地震強度。由于地震波的移動速度存在差異,這一點是可以做到的。部署在地下的傳感器網絡可以探測到快速移動但破壞性較小的P地震波,P波之后是破壞性較大的S波,警報將在S波到達前發出。

      預警系統能夠爭取到幾秒到幾十秒的時間,具體取決于與震中之間的距離。距離越遠,時間越長。項目負責人道格-加文表示,如果預警系統取得成功,列車可以及時剎車,飛機會被及時禁飛,發電廠可以做好準備,學生也會被撤離到安全地帶。預警在地震源頭無法發揮作用,因為震動幾乎立即擴散。

      在1995年6.9級神戶地震之后,日本開始投入巨大努力,研發公共預警系統。具體研發工作開始于2000年。在投入5億美元和歷時7年之后,日本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早期地震預警網絡。除了日本外,墨西哥、臺灣和土耳其同樣部署預警系統,但先進程度遠不及日本。

      3月,日本地震預警系統接受“實戰考驗”,當時的大地震襲擊日本東北部地區并引發海嘯。在傳感器首次探測到地震發生跡象后8秒鐘,日本政府通過電視、電臺和手機向公眾發出警告。數百萬人收到警告,爭取到5到40秒時間,具體取決于他們與震中之間的距離。東京距離震中大約230英里(約合370公里),在收到警告大約10到30秒后,東京的高層建筑開始出現搖晃。十幾輛列車及時剎車,避免災難發生。在地震后一周舉行的眾議院附屬委員會聽證會上,美國地質勘探局負責人瑪西婭-麥克努特對議員表示,日本的預警系統挽救了數千人的生命。

    相關文章

    瀘定6.8級地震發生時,手機均可接收地震預警信息

    瀘定6.8級地震發生時,四川、重慶部分居民的手機中都提前接到了地震預警信息,其中一張來自重慶網友的預警截圖刷屏各大網站,“64秒后地震橫波到達重慶市江北區,震中四川瀘定,預警震級6.9級,震感較強”。......

    多國科學家呼吁關注氣候變化可能造成的災難

    多國科研人員1日聯合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雜志上發表觀點文章表示,目前專家們忽視了氣候變化可能帶來的最糟糕的災難性情景,而對災難性氣候情況的關注有望促使預防和預警系統的建立。據美聯社報道,來自全球的......

    全國防災減災日:我國地震預警技術關鍵指標領先全球

    5月12日是全國防災減災日。汶川地震11年后,中國的地震預警技術有了怎樣的發展,還存在哪些難題?近日,四川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以下簡稱減災所)創建者、所長王暾表示,我國的地震預警技術在一些關鍵指標方面......

    大理州推進洱海監控預警系統建設

    記者日前從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以下簡稱大理州)政府獲悉,大理州多措并舉高效推進洱海監控預警系統建設,加快構建完整生態監測網絡體系,為進一步利用信息化加強洱海流域的環境監管及推進科學治湖、精準保護提供......

    聯合國糧農組織:2018年需要糧食援助人數將持續增加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信息和預警系統”2月27日發布的一項特別警報,預計2018年糧食問題可能惡化,全球需要援助的人數將持續增加。聯合國糧農組織表示,根據“全球信息和預警系統”的最新特別警報,降雨不......

    研究發現重力信號可成地震預警新方法

    英國《自然·通訊》雜志21日發表的一項研究稱,科學家首次檢測到一種在地震波到達之前就可觀測到的重力信號。這種信號有望改進地震預警時間,推動地震和海嘯預警系統研究取得新進展。日本當地時間22日5時59分......

    測輻射知地震

    當問地震學家何時能預測地震時,他們的回答通常是這樣的:在遙遠的未來和永遠不可能之間的某個時間點。盡管近年來已出現一些有希望的線索,但地震預報的歷史散落著各種錯誤的開始和偽科學。不過,一些科學家認為,地......

    首都圈地震預警系統投入使用地震發生7秒內發警報

    地震預警四川省重點實驗室7日宣布,經過1年半建設的首都圈地震預警系統已經全面完成并投入試運行。覆蓋面積13萬平方公里、預警響應時間7秒的該系統,可為區域內民眾生活、地鐵交通及能源、化工等重大工程領域提......

    中國首個具備地震預警和烈度速報能力工程通過驗收

    由成都市防震減災局承擔建設,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提供技術支持的成都市烈度速報二期工程27日通過驗收。這也是中國首個具備地震預警和烈度速報能力的工程通過驗收。此次驗收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許紹燮擔任專家組組長。......

    植物可利用地下真菌網絡互相交流

    研究發現植物通過地下真菌英國一項新研究發現,植物能通過地下真菌網絡發出預警信號,警告昆蟲即將來襲。這項研究由英國阿伯丁大學、詹姆斯?赫頓研究所(JamesHuttonInstitute)和洛桑研究所(......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