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研究人員說,也許在不久的將來,煙民可以注射“吸煙疫苗”,對尼古丁產生免疫力。這樣,他們將無法在吸煙時體會到任何樂趣,從而很快戒煙。
這項研究當前仍處于動物實驗階段。
“吸煙疫苗”
隸屬康奈爾大學的韋爾?康奈爾醫學院研究人員在老鼠身上進行實驗。他們為老鼠注射一種針劑,里面含有一種經過基因改造的病毒,這種病毒能把肝臟變成一個源源不斷制造尼古丁抗體的“工廠”。
接著,研究人員給普通老鼠和接受過病毒免疫的老鼠注射尼古丁,對比它們大腦中尼古丁含量。研究人員發現,經過免疫的老鼠大腦中尼古丁含量比沒有免疫過的低85%,而且前者的行為、血壓和心率都沒有受到尼古丁影響。
研究報告由最新一期《科學轉化醫學》雜志發表。
目前尚不清楚這種方法是否對人同樣有效,也不知道大腦內尼古丁含量下降程度是否足夠幫人戒煙。研究人員說,“吸煙疫苗”有望最短在兩年內進行人體實驗,五年左右上市。
前景光明
研究項目負責人羅納德?克里斯特爾教授說,如果能研制出供人用的“吸煙疫苗”,人們“就會明白,如果他們再次吸煙,受疫苗影響,將無法體會到任何快感,這可以幫助他們戒掉這個壞習慣”。
屆時,只要注射一次疫苗,就可能讓人終身對尼古丁“免疫”。這種疫苗還可能用于預防兒童染上煙癮。
英國廣播公司(BBC)27日引述克里斯特爾的話報道:“我們有信心,這種疫苗將可以幫助數百萬曾經嘗試用各種方法戒煙但屢戰屢敗的煙民。”
不過他同時說,研究人員在進行人體實驗前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比如疫苗是經過人工改變基因的病毒,必須事先證實這種基因改變對人體無害。
需要戒煙
吸煙已經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大敵。雖然不少人意識到它的危害,但總因為成癮而難以戒斷。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每年有近600萬人的死因與吸煙有關,其中包括超過60萬因吸二手煙死亡的非煙民。如果不迅速采取措施,到2030年時,煙草造成的死亡人數可能超過800萬。
英國肯特大學遺傳學教授達倫?格里芬說,韋爾?康奈爾醫學院的這一發現“令人印象深刻,潛力無限”。不過他提醒,人類對香煙的依賴既包括生理層面也包括心理層面,因此,老鼠實驗中得到的積極結果能否適用于人類還需進一步檢驗。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河濱分校近日發表于《大氣》雜志的一項研究發現,接觸到三手煙或電子煙中的尼古丁達到一定濃度,可能會損害皮膚。三手煙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吸煙,指的是吸煙留下的殘留物。人體呼出的煙會產生三手煙......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煙草研究所煙草功能成分與綜合利用創新團隊揭示了煙草轉錄因子NtMYB305a參與尼古丁代謝調控的分子機制。相關研究結果在線發表于《植物生理學(PlantPhysiology)》雜志......
2019年,我國R&D人員總量繼續增長,達到480.1萬人年,萬名就業人員中R&D人員為62.0人年/萬人。R&D研究人員總量達到210.9萬人年,萬名就業人員中R&D......
棉花糖味、水果味、焦糖布丁味……這不是在說真正的食物,而是如今電子煙的不同“口味”。美國西雅圖要和這些電子煙說“再見”,當地政府計劃禁止電子煙。因為,這些口味誘人的電子煙,可能會使青少年吸電子煙的數量......
當尼古丁通過香煙傳遞時,它被認為是地球上最容易上癮的物質之一,所以建議人們應該多吸而不是少吸來戒煙似乎有些奇怪。然而,最近的一項研究綜述證實了這一點。20多年來,尼古丁替代療法(NRT)一直被用來幫助......
最近一項研究表名:胎兒暴露于子宮內的煙草煙霧與新生兒的嬰兒猝死綜合癥(SIDS)和心律失常有關。在一項針對兔子的新研究中,研究人員提供了第一個胎兒接觸尼古丁與長期改變心臟鈉電流之間相關性的證據。這些變......
懷孕的準媽媽們需要注意了,又有新證據表明吸煙會對腹中胎兒造成極大傷害。美國一項新研究顯示,尼古丁會在單細胞水平上對人類胚胎發育產生廣泛不利影響,新生兒暴露在尼古丁環境下3周后,就可能導致多種出生缺陷。......
在大型隨機對照試驗中,電子煙戒煙效果是尼古丁替代療法的兩倍。這是發表于《新英格蘭醫學雜志(NEJM)》的一篇最新研究結果。在美國FDA尚未批準電子煙作為戒煙療法的當下,這則研究引起了學界對戒煙療法的熱......
“吸煙有害健康”、“小酒怡情、大酒傷身”、“一醉解千愁”,此類俗語在現代社會早已耳熟能詳。然而,香煙與酒精究竟如何影響人的大腦和健康?復旦大學類腦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院長馮建峰教授領銜來自英國華威大學......
德國研究人員發現,使用藥物同時針對尼古丁(又名煙堿)和冷暴露信號傳導通路,可以降低小鼠體重并改善小鼠的代謝健康。化合物冰素和二甲基苯基哌嗪會刺激食欲抑制通路和產熱促進通路,從而調節全身能量平衡以促進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