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二號衛星測控系統副總設計師李國民10月4日在接受采訪時說,我國為探月工程二期任務研制的專項測控設備——S/X頻段統一測控系統于3日在嫦娥二號衛星的X頻段測控試驗中首次投入使用,設備各項指標均達到設計要求。
李國民介紹說,嫦娥二號衛星繞月段40萬公里,信號微弱,動態大,對測控設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探月二期的專項工程,這套系統于2008年11月落實研制任務,承制單位僅用18個月就研制出設備并完成所內測試驗收,2010年9月初完成安裝聯試、入網驗證。
作為嫦娥二號衛星任務的新研測控設備,這套系統具有接收靈敏度高、工作模式多的特點,其天線口徑達到18米,可以與S/X雙頻段同時工作,不僅能夠完成測控任務,還具備20Mbps和200Mbps的數傳接收能力。
為何要開展X頻段測控試驗?
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組織指揮下,3日對正在奔月途中的嫦娥二號衛星實施了首次X頻段測控試驗。為何要發展X頻段測控技術?嫦娥二號衛星測控系統副總設計師董光亮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進行了深入解答。
董光亮介紹說,這首先是由我國中長期科學發展計劃和探月三步走的戰略規劃決定的。下一步月球車要在月面巡視探測采樣,再起飛,進入地球軌道再回來,過程更加復雜,對數據傳輸的數據率、精確度等要求更高,對測控的支持能力要求也更高。
“此外,國家正在組織論證載人登月,這就尤其需要更高的帶寬,更高的精度,更好的可靠性。”董光亮說,“有人時要有視頻、語音,嫦娥一號用的S波段測控體制不再適應未來的需要,S波段受限于頻段相對較低,帶寬受限,星載設備的體積重量在遠距離傳輸時也受限,需要開辟新的頻段。”
“將X頻段作為未來深空探測任務的主用測控頻段是國際上的通用做法和發展趨勢。”董光亮說,根據國際電聯的劃分和目前國際上通用的做法,近地軌道測控都是S頻段,同步軌道基本上是C頻段,對深空探測的測控則采用X頻段和Ka頻段,Ka頻段目前在國際上主要是用于數據的接收。
與日益變得擁擠的S頻段相比,X頻段的測控資源更為豐富。更高的測控頻率不僅有利于提高軌道測量精度,也有利于實現星載測控設備的小型化,降低設備功耗,在方便航天器的設計和研制的同時,實現更寬的帶寬,傳輸更高碼速率的信息。
嫦娥二號任務中,S、X兩個頻段都會用,但任務系統還是用的S波段,到嫦娥三號、四號時將會主用X頻段。董光亮說:“X頻段試驗的成功及其使用,將是我國航天測控技術發展史上的新的里程碑,對我國深空探測具有重要意義。”
記者從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獲悉:1月5日23時46分,剛剛成功飛越探測圖塔蒂斯小行星的嫦娥二號衛星,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精確控制下,突破1000萬公里,這標志著我國深空探測飛行控制能力得到新的躍升......
資料圖表:嫦娥二號成功環繞拉格朗日L2點飛行記者9月21日從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獲悉,我國第二顆月球探測衛星嫦娥二號成功從172萬公里外深空傳回第一批科學探測數據。目前,嫦娥二號衛星狀態良好,各類飛控事......
嚴俊坐在中國探月工程地面應用系統運控大廳里,桌上擺了一個閃閃發亮的衛星模型。此刻,這位探月工程首席科學家和他心愛的嫦娥二號,相隔150萬公里。6月9日,嫦娥二號衛星飛離月球,飛往日地拉格朗日L2點,開......
奔月難,奔向150萬公里深空更難。嫦娥二號衛星奔赴拉格朗日L2點(以下簡稱L2點)的這次旅程,無疑是中國航天史上距離最遠的一次“跨越”。在這背后,有多少前所未有的困難?近日,專家對“嫦娥二號”此次遠征......
記者從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得到消息,截至8月30日,我國第二顆月球探測衛星嫦娥二號已環繞拉格朗日L2點穩定運行近5天時間,預計9月1日與太陽、地球、L2點處在同一平面內。這標志著嫦娥二號成功完成了各項拓......
據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消息,8月25日23時24分,嫦娥二號衛星上四臺10N推力器準時點火,經過約3分鐘工作,衛星受控進入距離地球約150萬公里遠的日地拉格朗日L2點的環繞軌道。我國成為世界上繼歐空局和......
6月9日17時10分,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精確控制下,嫦娥二號衛星成功飛離月球,奔向更遙遠的深空。這是嫦娥二號圓滿完成各項工程目標和科學探測任務后,開展的拓展性試驗任務。據介紹,15時30分開始,......
截至4月1日,嫦娥二號已安全運行180天,達到了它半年的設計壽命。據介紹,目前衛星燃料剩余仍然充足,工程各有關方面正在研究論證,賦予嫦娥二號更多的使命,為完成探月工程二期后續任務奠定基礎。安全運行18......
由科技日報社組織,部分院士、多家中央新聞單位以及本報讀者參與評選的2010“福田汽車杯”國內十大科技新聞今天揭曉。2010年國內十大科技新聞是(按發生時間順序):一、我國迄今最大的國家重大科學工程“上......
北京時間21日14時50分,正在繞月飛行的嫦娥二號衛星首次遭遇月食,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根據計劃安排對衛星實施控制,約3個小時后,衛星順利走出陰影區,順利通過月食考驗。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副總工程師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