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貴州喀斯特地區的洼坑作為望遠鏡臺址,建造世界第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500米口徑球冠狀主動反射面射電望遠鏡(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的重大科學工程正穩步推進。這是記者10月8日從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和貴州省科技廳向科技部副部長曹健林一行介紹該項工程進展情況時了解到的。
科技部副部長曹健林聽取情況介紹后,高度評價該項工程的重大科學意義。同時建議工程相關的技術、裝備、材料等配套研發工作及早跟進;要解放思想,通過與國際一流科學家共同開展研究項目、建立長駐性研究機構等,盡早形成有國際合作背景的射電天文學科學家團隊;要未雨綢繆,在建造世界頂級射電天文觀測裝備的同時,更要從人才和課題上盡早做好科研準備;相關人才教育基地要盡快做大規模。
由中科院和貴州省政府共同承擔建造的FAST項目(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是利用地球上最大最圓的喀斯特洼地作為望遠鏡臺址,建成接收面積有30個標準足球場大的世界頂級射電天文觀測研究中心。工程建成后可開展巡視宇宙中的中性氫、觀測脈沖星、空間飛行器的測控與通訊、脈沖星計時陣和自主導航等科學研究與應用工作。
國家天文臺副臺長鄭曉年介紹,射電望遠鏡臺址詳勘已經完成,進場道路開始施工,移民搬遷完成,工程占用土地已經批復,臺址開挖施工圖設計已完成。他們正力爭年內開始施工開挖臺址工程量約100萬立方米的土石方。同時,正繼續進行工程的工藝系統設計方案優化與試驗研究,確定技術內容,為工藝系統加工招標做好準備;并在申請建設貴州射電天文臺,推動設立電磁波寧靜區的保護工作。
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宣布,科研人員利用ASKAP射電望遠鏡探測到了罕見極環星系——NGC4632,距離地球約5600萬光年。極環星系是外圍環繞的恒星和氣體越過極區的星系,在鄰近......
9月15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日喀則4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正式開工建設。該望遠鏡是目前中國甚長基線干涉測量(VLBI)網新增的兩個望遠鏡之一,與其同步在建的還有長白山40米射電望遠鏡。最終,這兩臺40......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等單位科研人員組成的中國脈沖星測時陣列研究團隊,利用中國天眼FAST,探測到納赫茲引力波存在的關鍵性證據,表明我國納赫茲引力波研究與國際同步達到領先水平。相關研究成果于北京......
6月22日,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洛南40米射電望遠鏡成功獲得VLBI長基線條紋,表明該射電望遠鏡初步具備了開展VLBI觀測的能力,為后續參加國內VLBI觀測任務、開展脈沖星等天體的高精度位置測量以及......
各項目牽頭單位:根據SKA專項2022年度評審工作安排,你單位牽頭申報的項目已通過形式審查,將進入項目正式申報書(含預算申報書)填報階段,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項目申報書填報要求項目牽頭單位應加強......
5月12日,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多地天文學家公布了位于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的首張照片。這一成果給出了該天體就是黑洞的實證,為理解這種被認為居于大多數星系中心的“巨獸”的行為提供了寶貴的線索。該照片由......
納米比亞的非洲毫米波段射電望遠鏡目前位于智利的拉西拉。圖片來源:Y.Beletsky(LCO)/ESO如今,非洲和歐洲的天文學家對非洲第一座毫米波段射電望遠鏡即將建成的消息反應熱烈。非洲毫米波段射電望......
自2017年10月10日首次對外宣布發現脈沖星以來,截至目前,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已發現509顆脈沖星,是世界上所有其他望遠鏡發現脈沖星總數的4倍以上。依托“中國......
快速射電暴是近幾年最受關注的天文現象之一。自DuncanLorimer等人于2007年在帕克斯(Parkes)64米射電望遠鏡的數據庫中發現第一個快速射電暴以來,全球諸多射電望遠鏡紛紛開展對這類新現象......
經歷了調試、試運行和正式開放運行后近6000個機時的觀測服務積累,目前“中國天眼”運行穩定可靠,靈敏度穩居世界射電望遠鏡之首,可有效探索的空間范圍體積遠超此前最先進的射電望遠鏡。從古至今,人們都渴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