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0-10-13 00:00 原文鏈接: 節能減排不能搞“突擊”

    • 節能減排需要進行系統規劃 
    • 制度顯效才能保證目標落實
    • 政策信號明確利于企業跟進
    • 利用市場實現節能減排效益

      近一時期,多個地區通過“限產限電”的方式,突擊進行節能減排,以實現本年度以及“十一五”期間的節能減排目標。之所以會出現這種非常規性的、行政性的節能減排手段,根本原因還在于,過去一階段,各級政府部門依然沒有改變“GDP至上”的政績觀和投入型的發展思路,各地的經濟結構和經濟增長規劃并沒有真正把“節能減排”作為一個長期目標而有步驟地落實,最終不得不采取“限產限電”的手段來達到預期指標。

      “節能減排”也是要考慮效益和效率,只有在作為經濟系統長期目標并進行系統規劃的條件下,才可能實現其最大的效率。盡管“限產限電”能夠達成短期的指標,但這種突擊性的行動,一定是缺乏效益和效率的,整個經濟體系和市場經濟制度都將為此付出沉重的成本。這種做法,必然會打亂經濟系統的內在聯系(包括產業部門之間的聯系,也包括經濟活動時序上的聯系)。此前按照市場一般規律所作的經濟運行預期,都會失效,使得市場經濟制度受到人為影響。筆者認為,要想把節能減排真正落到實處,就必須從規劃著手,并注重節能減排的效率和市場機制。

      “節能減排”目標及其措施落實到各級部門的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之中。要先確定“節能減排”的強制性約束目標,再在此基礎上去確定各地可行的經濟增長速度。這個順序不能顛倒,否則,任何“節能減排”都必然成為軟約束。如同對待“先污染后治理”一樣,“先考慮增長再考慮節能減排”的理念也應摒棄。筆者建議,我國“到2020年單位GDP減排40%-45%”的承諾,一定要作為“十二五”規劃的前提條件,在此約束條件下再去確立各種發展指標。更進一步,應在“十二五”規劃中適當弱化導致“高投資、高產出、高增長”發展模式的GDP增長率指標和投資增長率指標,轉而強化面向“節約型、集約型、生態化”發展模式的指標。

      只有有效的制度才是“節能減排”目標得以長效落實的基本保障,所以要建立相應的約束制度和激勵機制引導(而不是主導)“節能減排”,使之成為各級地方政府以及各經濟主體的主動選擇(而不是被強制推行)。也就是要讓各級領導更樂于獲得節能減排所帶來的成效,而不是癡迷于投入性的增長。各級經濟主體,為什么要不斷開拓綠色產品市場并發展綠色產業、環保產業、資源再生產業,為什么要實行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為什么要實行低碳技術及設備的改進,關鍵還在于其利益指向,關鍵在于對于這一利益的制度保障。

      對于企業來說,政策應給出一個明確清晰的信息,使企業能夠在完全信息的條件下,對各種可能的方案進行權衡利弊的選擇。如果能夠把節能減排作為各地產業的進入門檻,并使之成為一個長效措施,將有利于促進企業兼并重組、企業引入清潔生產技術及設備、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行政部門一方面過度看重增長率,另一方面又采取“限產限電”,這就沒有明確給出節能減排的信息,企業對于是否推行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改變就無所適從而難以決策。只要有制度使“高耗能、高排放”的生產無法在市場中生存,那么節能減排的技術和產業結構就自然而然地會得以升級。如果制度上還在保護“高耗能、高排放”的產業和企業,那么即使已經有了好的技術和設備,也無法使之得到實際應用。

      市場手段應成為節能減排的有效調節工具。如,節能減排的外包業務,節能減排指標的交易,節能減排的規模化、集聚化等。如果通過這些方式,能夠使節能減排實現經濟效益的話,節能減排才有可能得到各個經濟主體的積極響應并持久地推行。

      (作者為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教授) 

    相關文章

    上半年“新三樣”出口表現不俗我國工業經濟綠色特點突出

    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我國工業經濟運行總體上保持了恢復向好的發展態勢。我們注意到了這幾個數字,綠色特點突出,上半年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新三樣”出口同比增長61.6%......

    今年上半年中國GDP同比增長5.5%

    國家統計局17日發布數據,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593034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5%,比一季度加快1個百分點。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當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說,分季度看,......

    世界首臺兆瓦級高溫超導感應加熱裝置!!!

    由我國研制的世界首臺兆瓦級高溫超導感應加熱裝置,日前在黑龍江正式投用。該裝置可以利用加熱新技術,對大尺寸金屬工件快速高效加熱,節能減排,帶動企業高質量發展。這臺兆瓦級高溫超導感應加熱裝置正在處理一塊重......

    新重慶跑起來|萬州:以“綠”生“金”闖新路

    每天早上,十余輛餐廚垃圾專用收集車會行駛在重慶萬州區的街頭,將全城定點位置的餐廚垃圾,收運至位于長江北岸的重慶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廠區內。在這里,一桶桶餐廚垃圾經過復雜的工藝技術處理,會變成工業油脂......

    一季度GDP公布!住宿和餐飲業GDP為4511億元同比增長13.6%

    國家統計局19日公布2023年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初步核算結果,一季度,住宿和餐飲業同比增加13.6%,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同比增加11.2%。國家統計局稱,根據有關基礎資料和國內生產總值(G......

    各省份GDP傳遞了啥信號

    31個省(區、市)2022年地區生產總值均已出爐——各省份GDP傳遞了啥信號近期,各地2022年經濟數據“成績單”相繼公布: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方面,福建、江西以4.7%的增速并列第一,跑贏“全......

    重慶市印發“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實施方案!

    10月8日,重慶市人民政府印發《重慶市“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實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市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4%,能源消費總量得到合理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

    為實現“雙碳”目標,用實際行動推動全球節能減排

    一直以來,我國用實際行動推動全球節能減排,積極履行同國際社會共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承諾。其中,我國的對外投資在不少方面對全球減排有所助益。首先,我國對發展中國家的投資減少了這些國家的碳排放。我國對外投......

    報告顯示:近十年我國GDP對世界經濟增長平均貢獻率超30%

    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黨的十八大以來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顯示,2013年至2021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均增長6.6%,高于同期世界2.6%和發展中經濟體3.7%的平均增長水平;對世界經濟......

    生態環境部:新形勢下鋼鐵業應減污降碳謀出路

    “越是處于行業低谷期,企業越應苦煉內功,提升自身綜合競爭力,以危機為契機,化壓力為動力。”這是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司長劉炳江對鋼鐵企業的期許。當前,國家層面高度重視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并將其列入國家......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