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我國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就業歧視訴訟案在安徽省安慶市迎江區法院開庭審理,法院沒有當庭宣判結果。記者了解到,該案不會進行第二次庭審,將會在一兩個月后宣布結果。
今年5月,應屆畢業生小吳(化名)報名參加了安慶市直學校教師招聘考試,并成功通過了筆試和面試,但最后因為體檢中“艾滋病檢測呈陽性”被擋在安慶教育局招錄教師的門外。對于安慶市教育局的拒錄理由,小吳感到無法接受,認為自己遭遇了就業歧視的不公正待遇。在多次交涉無果后,他將安慶市教育局告上了法庭。
開庭前,小吳充滿了擔憂:如果失敗了,不知道怎么生活;要是成功了,也不知道是否去那個單位上班,因為,如果去上班的話,隱私就暴露了。
小吳的辯護律師、安徽江淮律師事務所律師鄭繼能說,不管最后結果如何,他一直都鼓勵小吳對生活有信心。據悉,小吳現在精神狀態良好,希望自己能像平常人生活工作。雖然勝訴也未必能成為老師,但“我想告訴全社會的人用正確的態度對待艾滋病毒攜帶者”。
小吳的代理人、安徽江淮律師事務所律師鄭繼能告訴記者,法庭上,出庭雙方爭論的焦點集中在兩點,一是“教育局招聘教師是否可以采用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準”;二是“《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準》是否符合法律規定”。
對此,安慶市教育局認為,教育局發布的《公開招聘公告》明確規定按照《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準》進行,經體檢不合格取消本次聘用資格。而且,教育局考慮更多的是對未成年人的保護。法律也沒有規定教師招聘不能采用此標準。
記者了解到,相關法律和標準在這一問題上也存在分歧。《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明確規定:“用人單位招用人員,不得以是傳染病病原攜帶者為由拒絕錄用。”但是,2004年國務院和人社部聯合下發的《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準(試行)》第十八條中規定“艾滋病,不合格”。那么,在有關標準和相關法律存在沖突的時候,應該按照什么執行呢?
對此,小吳的辯護律師鄭繼能認為,現在國家制定的《艾滋病防治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等法規已經走在了公眾認知的前面,這很好,關鍵要看如何去貫徹執行了,“如果參照標準中有違反法律或與法律法規抵觸的地方,應遵守法律法規”。
鄭繼能告訴記者,他有100%把握會贏。他表示,此案的意義重大,因為在中國,艾滋病長期以來一直是嚴重恥辱的標志,患者不得不隱瞞病情,在就業、教育和醫療方面面臨嚴重歧視。如果國家相關部門確實認為艾滋病毒攜帶者不適宜從事教師職業,應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或由衛生部門對艾滋病毒攜帶者適宜從事的行業做出規定,避免產生糾紛。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盡管實際上處于潛伏期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工作能力上與非感染者并無任何不同,但在現實生活中,依然有一些特殊人群在就業中遇到了種種阻力和困擾。很多市民都無法接受艾滋病毒攜帶者作為老師,而且都害怕接觸患者。
對此,消除歧視公益機構北京益仁平中心總協調人于方強認為,此案法院需要考慮的不僅僅是法律法規,而要更多地考慮法律之外社會對于艾滋病毒攜帶者的接受程度。他說:“這個案件重要性在于,它將促使國家對一些不符合法律法規的標準和制度進行相應的修改,讓社會有機會討論有關艾滋病毒攜帶者的情況,讓更多的人來認識艾滋病。同時,它也將促使有關部門有更多的反思和總結,長久以來,我們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讓社會認識艾滋病的成果究竟如何?”
科學家說,一種治療艾滋病病毒(HIV)的新方法——從臍帶血中移植抗HIV的干細胞——已經取得了長期成功的結果。這種方法成功地用于治療“紐約病人”,一名患有白血病和攜帶HIV的自認為是混血兒的中年婦女,......
在去年2月的第29屆逆轉錄病毒和機會性感染年會上,美國科學家公布了首位女性艾滋病“治愈者”案例。16日出版的《細胞》雜志分享了這位“紐約病人”的全部治療細節,科學家認為從臍帶血中移植干細胞以治愈艾滋病......
一支國際研究團隊在英國《自然·醫學》月刊2月20日刊載的論文中說,一名獲稱“杜塞爾多夫病人”的艾滋病患者約10年前接受干細胞移植,停止抗艾藥物4年后體內未再檢測到活躍的艾滋病病毒,從而成為繼“柏林病人......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2/491144.shtm中新網昆明12月14日電(記者胡遠航)記者14日從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該......
今天是世界艾滋病日,國家疾控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我國報告現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21.5萬例,死亡40.8萬例,全國艾滋病疫情持續控制在低流行水平。我國艾滋病防治取得顯著成效國家疾控局......
今天是世界艾滋病日。自世界首例艾滋病感染者確診至今,人類一直在與艾滋病進行斗爭。對于艾滋病,我們需要充分了解它,只有這樣才能更好更有效地預防它。四川省醫學科學院·四川省人民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楊仁國在接......
在世界艾滋病日,以下是每個人都必須知道的關于艾滋病毒HIV/艾滋病AIDS的10個重要事實。1.AIDS和HIV不同,HIV感染者并不總是感染艾滋病AIDS。艾滋病是艾滋病毒感染的最晚期階段。2.如果......
40多年來,世界各地的科學家一直在努力尋找治療艾滋病(AIDS)的方法,但還未取得成功。現在,由丹麥奧胡斯大學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團隊找到一種增強人體自身抗擊艾滋病病毒(HIV)能力的方法。相關論文17......
根據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領導的一項研究,艾滋病病毒(HIV)對感染者的衰老具有“早期和實質性”的影響,在感染后2—3年內加速了與正常衰老相關的身體生物變化。與未感染的人相比,HIV感染可能會使個人的......
當地時間8月2日,在加拿大蒙特利爾舉行的第24屆世界艾滋病大會閉幕前夕,中國青年學者石芳慧被國際艾滋病協會授予青年科學家獎(PrizesforYoungInvestigators)。在大會上,國際艾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