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4日,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近紅外光譜專業委員會主辦,華東理工大學結構可控先進功能材料及其制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上海市分析測試協會承辦的全國第三屆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在東方明珠——上海拉開帷幕。來自全國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的220余名專家學者出席了本次會議。
大會現場
華東理工大學分析化學專業 杜一平教授
大會開幕式由來自華東理工大學分析化學專業的杜一平教授主持。出席開幕式的嘉賓有:中國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陸婉珍院士,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方家熊院士,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理事長閆成德教授,上海市分析測試協會常務副秘書長馬蘭鳳女士,華東理工大學副校長錢峰教授,中南大學梁逸曾教授,北京化工大學教授袁洪福教授。
出席開幕式的嘉賓代表(從左到右依次是袁洪福教授、閆成德教授、陸婉珍院士、方家熊院士、錢峰教授、馬蘭鳳女士、梁逸曾教授)
華東理工大學副校長 錢峰教授
首先華東理工大學副校長錢峰教授致開幕詞。錢教授在致辭中說道,這次會議是由社會各界同仁共同參與并支持才得以開辦的。華東理工大學作為這次大會的承辦方之一,對到場的專家、學者表示熱烈的歡迎與衷心的感謝。
在上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在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發展的奠基人Karl Norris在大量研究基礎上,解決了物質含量與近紅外區光譜吸收強度之間成線性關系的理論,并應用近紅外漫散射技術,對農產品水分、蛋白、脂肪等進行成份快速定量檢測的探討研究,為近紅外光譜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上世紀70年代,化學計量學的應用在解決光譜信息提取、和非正常干擾校正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從而極大的促進了近紅外技術的發展。加之近紅外光譜在測樣技術上所獨有的簡單、快速、準確等特點,近紅外光譜在各領域中的應用研究陸續展開,近紅外技術也成為引人矚目分析技術之一。
我國近紅外光譜研究在以陸婉珍院士為代表的專家、學者和工程技術人員的共同努力下,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在近紅外光譜研制、積累分析方法研究、化學計量學算法研究、以及各行各業的應用研究方面形成了良好的發展態勢。在亞洲兩屆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舉辦、和06年及08年分別在北京、長沙成功召開第一、二屆全國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為我國近紅外技術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錢峰教授最后指出華東理工大學在近紅外光譜領域研究涉及了煙草、中藥、食品、石油加工等方面,并取得了一些驕人的成績。這次大會的成功召開,也反映出專家、學者們對華東理工大學的厚愛以及對華東理工在近紅外光譜技術的研究方面的認可。錢教授表示,希望與行業同仁共同努力,大力發展我國近紅外光譜事業,并祝愿大會取得圓滿成功。
上海市分析測試協會常務副秘書長馬蘭鳳女士
接下來上海市分析測試協會常務副秘書長馬蘭鳳女士在致辭。以下是致辭內容: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們在這里歡聚一堂,召開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近紅外光譜專業委員會主辦的、華東理工大學結構可控先進功能材料及其制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上海市分析測試協會承辦的全國第三屆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請容許我代表上海市分析測試協會向各位領導、專家、學者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本屆全國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是我國光譜領域中重要的學術會議,也是我國儀器儀表協會在分析測試領域的盛會。
本屆學術會議的內容,豐富多彩,包含了近紅外光譜分析理論、化學計量學、近紅外分析技術及應用、近紅外光譜儀器和呈現技術等內容。近年來,近紅外技術的發展得到了國際學術屆、企業屆的高度重視。我國的近紅外分析技術也已經在農業、石油化工、煙草、釀酒、中藥、醫藥、農副產品等領域獲得了廣泛的應用。在儀器制造方面,國內多家近紅外光譜儀器制造企業,發展技術、提高產品性能以達到國際先進技術水平,為廣泛應用于眾多領域形成一種快速發展、嫻熟的科學儀器產業。
本次大會將為在座的近紅外光譜工作者,提供一個高水平的信息交流平臺。我們相信來自科研院所、儀器廠商、各企業代表將在這個交流平臺上將充分展示我國近紅外光譜的一流的研究和應用成果,并且有力的促進我國近紅外光譜技術的發展,極大提升我國在相關領域的科研、應用水平。通過大家共同努力,繼續創新和發展,把我國近紅外光譜技術不斷推向鼎盛。最后讓我們共同預祝本屆大會取得圓滿成功。
在此感謝華東理工大學、以及主辦單位為大會做出的精心安排與付出的辛勤勞動。
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方家熊院士
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方家熊院士講話。方院士首先祝賀了本屆學術會議的召開,并感謝陸婉珍院士在四年前所倡導召開全國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今天在這里,看到如此多的熱情高漲的專家學者,參加本屆大會,方教授心里十分高興。方院士表示,在陸婉珍院士的領導下,全國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得到了學術界、企業屆的廣大支持,同時也側面反應出近紅外光譜技術得到了廣泛的發展。
在近紅外光譜里面,一個最主要的方面就是化學計量學。它應用在最關鍵的方面。近紅外光譜技術已經有很多年,一直沒得到廣泛應用,陸婉珍院士多年來利用近紅外光譜在石油化工方面進行探討研究,大量的工作證明了近紅外光譜技術在化學分析中是一種非常方便、非常有效、且最便宜的重要的手段。方教授表示非常感謝陸婉珍院士開拓了我國近紅外技術的研究并倡導學術界相關人員發展近紅外。
第二個方面是儀器。對于分析實驗室,采購很多先進儀器,對于基礎研究提供了物質條件。我國近紅外光譜技術得到了包括Thermo 在內的國內外各家廠商的支持。這也表明廠商對于中國近紅外光譜技術的關心與支持。方院士鼓勵國外企業和國內企業一起合作,為推動我國在工業農業各個方面的發展及轉變方式方面做出貢獻。對于我們自己還需繼續努力,開發小型化、專業化、價格便宜等方面的分析儀器。在改革開放的思想指導下,國內儀器廠商需要在自由知識產權方面多下功夫。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理事長 閆成德教授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理事長閆成德教授最后為大家講話。感謝了到場嘉賓以及學者專家,感謝大家的支持。閆教授先與大家交代了目前儀器儀表學會在做的兩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貫徹國家關于技術創新工程,國務院文件。其中主要是科學儀器產業戰略聯盟。目的在于形成利益共同體,進而承擔項目研究。科學儀器產業戰略聯盟使大學、研究所、企業建立長期固定戰略合作,也使企業由個體到集體,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從而共同為中國科學儀器發展做出貢獻。
第二件事情:努力使得分析儀器,更好地更快地在眾多應用領域得到認可和應用。閆教授舉例說,食品安全領域中的在農產品檢驗,90%都采用進口儀器,甚至不到10%采用國產儀器。各界同仁也要共同努力,嚴格按照國家標準,看到國產儀器發展中的問題,并做好國產儀器的試范,真正把儀器推向第一線,從而為政府采購,提供好用、能用、使之愛用的性能穩定、結果可靠的分析儀器。
閆教授最后對我國分析儀器發展提出幾點思考:
1、戰略新型產業是將來發展重點,儀器儀表產業也將面臨機遇。
金融危機后,我國確定了七大戰略新型產業,包括新能源、節能環保、電動汽車、新醫藥、新材料、生物育種和信息產業7個領域、23個重點方向。儀器儀表產業被公認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被強調是信息產業的范籌,信息產業與各產業都有聯系,儀器儀表產業實質上是戰略新型產業的支柱產業。戰略新型產業是將來的發展重點因此儀器儀表產業也將面臨機遇與嚴峻的挑戰。
2、新型儀器的標準確立問題。
閆教授指出,新型儀器發展,進入市場后,遇到建立標準方法的問題。目前包括近紅外在內的新型儀器也在做標準方法建立,包括國家標準,甚至國際標準。
3、分析儀器缺少從技術到產業的技術路線。
改革開放30年,分析儀器快速發展,新需求、新要求也不斷提出來。但是同時面臨從技術到產業缺少“技術路線圖”。與國外相比,我國分析儀器在成果轉化、產業化遭遇了很多難題。市場的開辟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包括近紅外產品產業化,技術突破上還需要探索國際性合作。因此要求大家在5-10年需要有一個正確的發展對策及思路。這是需要學者、專家們共同努力的。
閆教授最后表示,儀器儀表學會作為一個組織平臺,希望大家提出寶貴建議,大膽指出包括學會應該做什么,國家應該做什么等想法,最終將我們近紅外光譜事業做到繁榮昌盛。
,
本屆大會的參展商有Thermo fisher,布魯克光譜儀器公司,瑞士步琦實驗室設備貿易公司,必達泰克光電科技公司,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相馬光學株式會社,北京華夏科創儀器技術有限公司,拜耳技術工程(上海)有限公司,皆能亞洲有限公司、海洋光學亞洲分公司、金宏利實業有限公司,弗爾德萊馳(上海)貿易有限公司等國內外紅外光譜儀器廠商。以下是參展概覽。
Thermo fisher展臺
瑞士步琦實驗室設備貿易公司展臺
廠商總覽
廠商總覽
布魯克光譜儀器公司展臺
關于本屆大會的更多詳細內容,請關注分析測試百科網后續報道……
科技日報訊(記者吳長鋒)記者1月25日從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了解到,該院固體物理研究所功能材料物理與器件研究部和本院等離子所等單位科研人員合作,在空穴型近紅外透明導電薄膜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他......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合肥智能機械研究所作物品質智能感知團隊開發出新的近紅外光譜分析方法。研究發現,通過近紅外漫反射和漫透射光譜融合,可有效提高作物品質光譜定量分析的精度。相關研究結果已被......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2021年9月27日-29日,第十九屆北京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暨展覽會(BCEIA2021)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開幕。海洋光學作為世界領先的光學解決方案提供商,今年是第六次參加BCE......
當前,近紅外二區(NIR-II,1000-1700nm)熒光成像在生物醫學基礎研究和腫瘤術中精準切除等臨床轉化方面展現出應用前景。相較于近紅外一區(NIR-I,700-1000nm),近紅外二區熒光成......
參宿四神秘變暗事件曾引發輿論熱議,眾人紛紛猜測,參宿四即將發生超新星爆發。然而,最新研究卻否定了這一猜測。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等單位的研究人員對從山東大學威海天文臺獲得的高分辨率近紅外光譜進行了分析,......
2021年2月18日,FOSS宣布推出ProFoss?2,這是一款先進的在線近紅外(NIR)分析儀,可幫助食品和農業生產者在黃油、豆粕、肉、新鮮奶酪等產品的生產中充分利用資源。ProFoss?2通過直......
在近紅外光譜分析中,多元校正是必不可少的方法,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內容也經常用到化學計量學,即光譜數據預處理,它包括光譜處理和波長選擇。可用于近紅外光譜測量的樣品多種多樣,性質各異,所測定的光譜除了與樣品......
在近紅外光譜分析中,多元校正是必不可少的方法,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內容也經常用到化學計量學,即光譜數據預處理,它包括光譜處理和波長選擇。可用于近紅外光譜測量的樣品多種多樣,性質各異,所測定的光譜除了與樣品......
近紅外光(NearInfrared,NIR)是介于可見光(ⅥS)和中紅外光(MIR)之間的電磁波,按ASTM(美國試驗和材料檢測協會)定義是指波長在780~2526nm范圍內的電磁波,習慣上又將近紅外......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光譜技術已邁過百年歷史長河,中國的光譜分析技術亦可追溯到上個世紀50年代,今日中國的光譜技術已從國際上“跟跑”躍升到部分領域領跑的地位。在這巨大飛躍的背后,是老中青科學家為克服嚴峻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