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0-10-19 07:57 原文鏈接: “黑”塑料袋生產調查:醫療垃圾成主要原料

      


      在大慶的一家廢品收購站,大量的醫療廢棄物散落在廢品堆中。(圖片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在路邊的大排擋或小餐館里,用塑料袋套著碗、盤就餐,或者用塑料袋裝食品,早已司空見慣。有多人認為,這是一種“衛生”的表現。

      事實或許并非如此。

      近日,《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在黑龍江大慶市調查發現,該市一些塑料袋加工點大量回收、使用化工桶、農藥桶、醫療廢物等作為原料,經過簡單的加工后,大部分被制作成了各種規格的塑料袋流向了市場。其中就包括主要用于裝盛食品的超薄塑料袋。

      便宜――塑料袋生產的最高準則

      9月9日,記者來到大慶油田南八聯合站附近采油區內的一個小屯子。據知情人介紹,該處有各種塑料制品加工點10余家,是大慶地下塑料袋生產的主要集聚地;生產的塑料袋主要供給大慶周邊縣市和綏化等地,偶爾也會有齊齊哈爾的客戶前來提貨。

      尚未走近屯子,遠遠地就聞到一股刺鼻的塑料制品味道,隨之而來的是機器的轟鳴聲。公路邊,一條混濁的污水渠正在排水,污水里漂浮著許多塑料顆粒。

      記者以購貨為名走進其中一家塑料袋加工點,院子里堆滿了各種裝滿塑料顆粒的編織袋。約40平方米的加工間里,密集擺放著數條生產線。機器在轟鳴聲中不停轉動,塑料顆粒被融壓成一定規格的塑料膜,經過擠壓、切割工序,最后加工為塑料袋,源源不斷地走下生產線。

      據哈爾濱工業大學化工學院副院長孟令輝介紹,根據國家相關標準,食品級的PET(常用的塑料原料)容器必須用全新原料制作,首先是因為無法確保PET材料的瓶子進入市場后,沒有受到污染。第二,PET廢料二次融化甚至多次融化后,會產生一些有毒物質,有可能會致癌。此外,經過多次回收的PET材料性能降低,黏合、抗折能力都會下降。為提高其穩定性,有些加工廠會添加工業鹽 ,從而導致容器會攜帶一定的重金屬 。在國外,有些回收料是可以用在食品級的容器內的,但是在注塑過程中,將回收料夾入全新料中間,瓶體的內壁和外壁都是全新料,回收料不會和食品相接觸。

      但在記者暗訪的這一地下塑料加工 地,幾乎所有的加工廠都在使用回收料。據多家加工點的老板介紹,由于競爭激烈,為降低成本,大家都不會購買全新的塑料顆粒(1萬多元/噸),而使用由回收料制成的塑料顆粒(6000元~8000元/噸),例如飲料瓶、洗滌劑瓶、機油桶、化工桶、農藥瓶等。其中,飲料瓶、醫療垃圾 等主要用來生產塑料袋,機油桶、化工桶等則用來生產硬塑料制品,比如塑料板凳、塑料筐等。

      “很多加工點不管什么用途的回收料都當作原料,雖然大家也知道其中的危害,但現在大家是看錢不看貨,便宜是最高準則。”這家加工點的老板說。

      在當地一家規模較大的塑料顆粒加工點,近百平米的加工車間內,堆著幾十袋裝滿塑料顆粒的編織袋。廠房的一個角落里,工人正用鐵锨不停地將地上的塑料碎片放進機器中,經過加熱融化、擠壓成條,入水冷卻后,進入顆粒機中切割成塑料顆粒。

      記者假裝向該加工點“訂貨”:“你們的價格高了點,可以再便宜點嗎?”“便宜的料我們也能做,用藥瓶子作的顆粒,你能用嗎?”該老板反問道。

      位于大慶讓胡路區 四新富強村附近的另一家塑料顆粒加工點內,百余平米的院子里堆滿了各種機油桶、化工桶和大量的醫藥瓶等廢舊塑料品。據老板透露,這些廢品原料大多是從附近的廢品回收站收來的。對于記者提出的每月至少30噸塑料顆粒的需求量,老板表示“完全能供應上”。據記者了解,由于在加工過程中不存在損耗,30噸塑料顆粒可制作成30噸塑料制品。

      醫療垃圾――“100%是醫院流出”?

      離開富強村的塑料顆粒加工廠,記者立即在附近尋找廢品收購站。在一家收購站內,記者看到,滿滿兩大袋子的藥瓶堆放在角落之中。廢品站老板稱,這是給一家塑料加工廠預留的,如果記者想要收購,得提前預定。

      在另一家廢品收購站,老板則表示,可以現貨賣給記者近20噸“乙料”(指飲料瓶、奶瓶、醫療垃圾等物品)。在老板的帶領下,記者在一個偏僻的胡同內,拐入一個大院,看到了這20噸的“乙料”:成堆的廢品中,夾雜著大小不同的各類醫療廢棄物。一只大編織袋敞開著,橫七豎八地“躺著”整袋裝的點滴瓶、含有殘留藥液的輸液管和注射器,甚至還有裝著尿液的引流袋……

      據廢品站老板介紹,醫療廢棄物絕大部分都是從附近的診所回收的。

      在大慶開發區內的一家廢品收購站,記者同樣看到大量的醫療廢棄物散落在廢品堆中。老板告訴記者,他們并不對這些廢品進行特別分類,一般由加工點的老板統購。

      事實上,國家關于醫療廢棄物的處理早有規定。《醫療廢物管理條例》規定: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轉讓、買賣醫療廢物;禁止在非貯存地點傾倒、堆放醫療廢物或者將醫療廢物混入其他廢物和生活垃圾。那么,這些醫療廢物是如何流入回收站的?

      記者喬裝成收廢品的小販,來到了位于讓大慶市讓胡路區的一家民營醫院――大慶延康醫院。一位自稱姓劉的院長告訴記者,該院的廢品有專人負責出售,此外,已經有人專門在收該院的廢品了。但在詳細詢問了各類醫療廢棄物的具體價格后,劉院長讓記者留下了聯系電話,并表示,會讓負責賣廢品的同事與記者聯系。

      在讓胡路區的一家小診所,醫務人員告訴記者,他們的醫療廢品不多,就是些點滴瓶、輸液管之類的,因為數量少就扔掉了。

      《醫療廢物管理條例》規定: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及時將醫療廢物交由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處置。

      大慶市衛生監督所的趙所長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表示,大慶市已經健全了醫療廢物回收體系,由大慶市龍鐵 醫療廢物處理有限公司(下稱“龍鐵公司”)統一回收、處理大慶市所有醫療廢物,每個醫療機構均與龍鐵公司簽訂了回收協議,各醫療機構有專人負責,有專門地點存放醫療垃圾。

      然而,趙所長也承認其中的執法監督尷尬:在醫療廢物的處理上,雖然醫療機構是第一責任人,此前的檢查中也確實發現有醫療機構將醫療廢物“攢起來”的情況,近年來也沒少進行過相應處罰。但對大量醫療廢物流失的情況,根據法律規定無法進行刑事立案,僅靠衛生監管部門很難調查處理。

      “以前在檢查中發現過大量醫療垃圾外流情況,通過垃圾中的文字內容找到相關醫院,但無法鑒定是從醫院流出的,還是從龍鐵公司流出的,所以,只能對相關醫院進行警告。”該所長表示,衛生監督所只監管醫療機構,龍鐵公司的業務不歸他們管理。

      龍鐵公司石經理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該公司和大慶各級醫療機構簽訂醫療廢物運輸回收協議基本達到100%,并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保證醫療廢物在48小時內離開醫院。大慶市醫療垃圾日處理量的平均值在2.3噸到2.5噸之間。

      針對于一些廢品回收站回收、銷售醫療廢物的現象,石經理表示,100%是由醫院流出的,“醫院交給我們的醫療垃圾,已經裝上車了,沒必要再拉到別處傾倒,因為分類不在我這里,我只負責運輸和煉化。司機也不可能將大量的醫療垃圾逐個分類后再外流”。一般來說,醫院的衛生管理會交給保潔公司,而有些保潔會把有價值的東西揀走賣掉,比如礦泉水瓶子、紙盒等。“醫院雇傭保潔公司是個好模式,但在管理上存在漏洞,因為都是臨時工,看著有用就拿走。監管責任應該是醫院的。”

      大慶市工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南八聯合站附近的塑料加工點應屬黑加工點,他們并不知情。

      當地一位從事塑料袋生意多年的經營者認為,執法部門的打擊力度很不夠,但從目前的情況看,確實也有一些難度,因為生產所需要的設備、原料都很容易獲得,而且不需要太大的廠地、太多的工人,更重要的是,塑料袋還擁有廣闊的市場。

      采訪中,多位塑料加工點的老板表示:他們的生存壓力并不是來自相關部門的查處,而是同行競爭的激烈,一些市場被低價者蠶食,導致他們的生意大不如以前。(記者 馬玉忠 李西洋)

    相關文章

    全球投資低迷,眾多外資為何“加碼”中國?

    聚焦中國經濟期中考,成績怎么看,未來怎么干。今年上半年,不少發達國家對我國投資保持增長,法國、英國、日本、德國對我國投資分別增長173.3%、135.3%、53.0%、14.2%。投資增長的同時,在我......

    持續加力鞏固經濟恢復態勢

    今年以來,隨著經濟社會全面恢復常態化運行,宏觀政策顯效發力,我國經濟逐步擺脫疫情影響,向常態化運行軌道回歸,呈現恢復向好態勢。讀懂中國經濟,既看國內也看世界,既看增速也看結構和動能。上半年,我國市場需......

    外媒:中國經濟“成績單”關乎全球復蘇

    中國國家統計局7月17日發布數據,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593034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5%。相關經濟運行數據受到外媒高度關注,有日本媒體直言,中國能否成功應對未來挑戰,......

    北京擬規定:購買醫療機構預付卡7日內未消費可退費

    購買醫療機構預付卡7日內未消費可退費本報訊(記者蔣若靜)近期,北京市衛健委牽頭組織制定了《北京市醫療機構預付式消費資金管理辦法(試行)》,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公眾可于7月11日前向市衛健委反饋意見。......

    “毒列車”廢棄物清理繼續,美國環保局指定地點

    本月初在美國俄亥俄州東巴勒斯坦鎮發生的“毒列車”脫軌事故善后清理仍在繼續,事故現場部分受污染廢棄物定于27日運往該州兩處指定地點。美國聯邦環境保護局第五區主管德布拉·肖爾26日說,這兩處地點經過環保局......

    國務院等13部門發文——支持國企辦醫療機構高質量發展

    為進一步推動國有企業辦醫療機構高質量發展,國務院國資委等13個部門制定了《支持國有企業辦醫療機構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國資委網站日前對外發布了這一方案。此次方案所指的國有企業辦醫療機構是指國有獨資、全......

    重要通知!國家衛健委印發《醫療機構手術分級管理辦法》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印發醫療機構手術分級管理辦法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為加強醫療機構手術分級管理,規范醫療機構手術行為,提高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維護患者合法權......

    上海:全市各醫療機構對門急診患者不再查驗核酸證明

    據央視新聞消息,根據上海市當前疫情形勢,為方便市民看病就醫,上海市進一步優化門急診就醫流程,即日起上海全市各醫療機構對門急診患者不再查驗核酸陰性證明。各醫療機構嚴格落實首診負責制和急危重癥搶救制度,嚴......

    眾志成城|多措并舉保證醫療機構平穩運行

    近來,隨著疫情形勢的變化,人們的就醫用藥需求迅速增加。其中,不僅發熱門診,非新冠治療需求也出現較快增加。與此同時,隨著規定時限內核酸檢測等硬性限制的取消,醫療機構不得不面對更高的感染風險和防控壓力。一......

    北京將增754家醫保定點零售藥店!個人賬戶如何購藥?

    9月19日,北京市醫保局公示了923家新增醫保定點醫藥機構名單,其中包括169家醫療機構和754家零售藥店。未來,北京醫保參保人員在定點零售藥店購藥將更加方便。據北京市醫保局官方信息顯示,截至今年4月......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