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農業大學劉孟軍獲何梁何利科技創新獎
10月22日 ,2010年度“何梁何利獎”頒獎儀式在北京舉行。河北農業大學教授、棗專家劉孟軍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這是該獎項成立以來,首次頒給果樹界專家,劉孟軍也是今年度河北省唯一獲獎者。
劉孟軍教授從事棗研究已有20多年,他帶領課題組從棗的種質資源評價分類、良種選育和快繁,到優質豐產高效栽培技術、棗瘋病病害生理和綜合治理、棗果營養成分系統分析及棗環核苷酸糖漿功能性食品加工等多方面,進行了系統而深入的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是目前全國對棗研究最全面、最前沿的棗專家。先后取得了10多項創新性和突破性成果,獲得8項國家和省部級成果獎,為河北省乃至全國地區棗業的繁榮與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曾被評選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一、二層次人才,河北省十大杰出青年和全國青年科技標兵,現為農業部和河北省雙重點學科——果樹學科學術帶頭人,河北省農業領域(果樹學)首批博士生導師。
據悉,何梁何利獎是目前國內規模和影響最大的民間科技獎勵基金,經提名推薦、專家初審評議、考察和聽證、評選委員會終審評定等評審程序,最終評選產生2010年度科學與技術成就獎1人,科學與技術進步獎33人,科學與技術創新獎17人。成就獎獎金為100萬港幣,進步獎和創新獎獎金為20萬港幣。
黃河灘地冬棗棗園土壤次生鹽堿化狀況。鹽脅迫下菌根化棗樹的適應機制。圖片均由論文作者提供在逆境條件下,植物通常會在根際招募微生物來提高自身的適應能力。叢枝菌根真菌就是這樣一種土壤微生物,它們與根系共生促......
記者3月15日從河北農業大學獲悉,該校教授劉孟軍近日收到來自羅馬尼亞農林科學院院長ValeriuTabara教授的函。根據來函內容,在2019年12月11日召開的羅馬尼亞農林科學院全體院士大會上,通過......
研究人員已經成功讓2000年前的種子發出新芽。這些棗子是在中東的一個古堡和洞穴里找到的。這一發現揭示了古代農民是如何有選擇地在該地區種植棗樹的,這也為棗樹如何能存活上千年提供了線索。圖片來源于網絡英國......
2019年7月24日,日本厚生勞動省發布藥生食輸發0724第1號:加強對中國產棗中唑菌胺酯的監控檢查。按2019年3月29日發布的食安輸發0329第4號(最終修正:2019年7月12日發布的食安輸發0......
春節自然少不了各種聚會,聚會一定要大飽口福啦!這時候就要小心病從口入了。吃腌制食物小心亞硝酸鹽“中毒”我國南方的飲食習慣,比較喜歡煙熏、泡菜等一些腌制的食物,這類食物多多少少都含有一種化學制劑,就是亞......
何梁何利基金于1994年3月在香港注冊成立的公益性科技獎勵基金,截至今年已經成功舉辦多屆。基金分設“科學與技術成就獎”、“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和“科學與技術創新獎”。其旨通過獎勵取得杰出成就的我國科技工......
11月4日,何梁何利基金2015年度頒獎大會在京舉行。47位科學家獲獎,其中中國計量院李天初院士榮獲“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出席頒獎大會并致辭,何梁何利基金信托委員會主席、......
河北農業大學劉孟軍獲何梁何利科技創新獎10月22日,2010年度“何梁何利獎”頒獎儀式在北京舉行。河北農業大學教授、棗專家劉孟軍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這是該獎項成立以來,首次頒給果樹界......
河北農業大學劉孟軍獲何梁何利科技創新獎10月22日,2010年度“何梁何利獎”頒獎儀式在北京舉行。河北農業大學教授、棗專家劉孟軍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這是該獎項成立以來,首次頒給果樹界......
河北農業大學劉孟軍獲何梁何利科技創新獎10月22日,2010年度“何梁何利獎”頒獎儀式在北京舉行。河北農業大學教授、棗專家劉孟軍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這是該獎項成立以來,首次頒給果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