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綿恒在致辭中指出,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挑戰,實現可持續發展,人類必將發揮一切聰明才智,使二十一世紀成為從工業文明走向生態文明的時代。預計本世紀全球將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不斷膨脹的人口越來越威脅生態環境的持續性發展。在人類創造生態文明的實踐中,城市將做出關鍵且富有創造性的貢獻。我們將共同探討建設具有生態意識、充滿經濟活力和富有社會創造力的城市生態系統,研討未來生態城市的規劃、建設及城市遺產的保護和利用,建設節能、低碳的綠色生態城市,使其成為社會事業和文化創新的集聚中心,進而實踐和驗證在城市最小碳排放基礎上,發展生態經濟的條件。
會議研討了在未來城市中,“生態城市規劃”、“城市、農村和自然界”、“城市遺產的保護與使用”、“生態建筑”及“現代城市的管理”等重要議題。不僅將生態城市的建設提上議程,更是從實際規劃與操作角度,對生態城市的建設和管理,提供了很多難能可貴的建議。
SCOPE現任主席、中科院國際合作局局長呂永龍博士為SCOPE首次設立的國際環境科學獎“SCOPE-ZHONGYU環境成就獎”和“SCOPE-ZHONGYU青年科學家獎”的獲獎者頒發證書。
本次研討會除了邀請UNESCO、中科院和SCOPE機構的官員和專家出席,還邀請了國內相關領域的諸多科學家、規劃和管理專家等出席。會議重新啟動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UNESCO MAB)構建城市生態系統的任務,同時重新界定了其合作伙伴(包括SCOPE、中科院等)。在UNESCO MAB 和SCOPE的國際網絡架構下,UNESCO、SCOPE、以及中科院必將有效地促進人類和生態系統的友好共存。會上,UNESCO、中科院以及SCOPE共同發表了《城市未來與人類和生態系統的福祉上海宣言》。《宣言》高度肯定了城市作為經濟財富引擎所發揮的作用,同時強調,城市在未來具有很大潛力來生產和推動清潔能源的發展,推進對自然資源、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福祉的良好管理。
近期,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駱軍委與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樹深在《中國科學院院刊》發表了題為《加強半導體基礎能力建設點亮半導體自立自強發展的“燈塔”》的文章,引起業界廣泛討論。該文章就中美科技戰中的“......
光明日報蘇州2月19日電(記者蘇雁)2月18日,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納米真空互聯實驗站二期建設項目順利通過總驗收。據悉,納米真空互聯實驗站是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以......
近日,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員李博強、田世平等制備了一種高效、穩定、易回收、可重復使用、安全性高的棒曲霉素脫除酶制劑,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危險材料雜志》。真菌毒素是真菌產生的次級代謝物,是食品行業中廣泛存在......
在全球變暖背景下,西北太平洋海洋熱浪事件歸因為何?近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尹寶樹團隊在該項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發表于地學領域Top期刊《美國氣象學會公報》上。 據介紹,&nb......
2月11日至12日,中國科學院在京召開2023年度工作會議。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侯建國作工作報告并作總結講話。副院長、黨組副書記陰和俊,副院長、黨組成員張亞平分階段主持會議。中科院全體院領導,部分院老......
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建所初衷就是為落實國家聲學規劃,滿足國家迫切需要,這也成為聲學所立所之本。近60年來,聲學所人初心不變、使命不改,始終致力于聲學和信息處理技術學科的基礎和高技術發......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X-射線衍射儀采購項目中標公告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企業信息X-射線衍射儀采購項目中標公告一、項目編號:OITC-G230310458(招標文件編號:OITC-G23......
2月6日下午,由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和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科學傳播局聯合主辦的首期“特色科學教師研修班”開班儀式在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舉行。這是教育部和中科院在“全國科學教育暑期學校”教師培訓的基礎......
近日,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大樣本恒星演化研究團組博士李振威等利用最新得到的物質交換穩定性判據,并結合雙星星族演化模型,探索了銀河系內雙白矮星星族的物理性質。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天文與天體物理》(Ast......
天剛剛破曉,寒風呼嘯,2023年臘月二十九的青島,溫度已是零下六攝氏度。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以下簡稱“青島能源所”)江河清踏進青島能源所園區的時候,指針剛剛指向早晨七點三十分。進了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