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全國縣醫院改革發展現場會在陜西省子長縣召開。昔日以瓦窯堡會議聞名的子長縣,如今因成功推行醫改再度引起關注。子長縣的醫改模式是:政府全額撥款,公立醫院回歸公益。
2008年6月1日,子長縣啟動了以創建“平價醫院”為主題的公立醫院改革。實施兩年來,縣財政累計為公立醫院補貼人員經費2000多萬元。
與醫改前相比,全縣公立醫院藥品價格下降40%左右,醫務人員的工資福利增加了48%,初步實現了政府、醫院、醫護人員和患者“四方滿意”。
政府:給公立醫院投資,就相當于給老百姓投錢
看病貴主要體現在醫藥價格、檢查費用和大處方等方面,而醫院“以藥養醫”體制和政府投入缺位則是導致看病貴的主要根源。基于這樣的認識,子長縣做的第一件事是,全縣公立醫院由差額預算單位改為全額預算單位,把過去財政對縣醫院只核70%的工資改為100%核發。
“加大政府投入,是醫院保障公益性質的關鍵。只有政府這條‘供血路徑’始終保持暢通,公立醫院才能在醫改中拋卻市場效益取向,從根本上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痼疾。” 子長縣縣委書記薛海濤深有感觸地說。
2009年10月12日,由政府投資5700萬元的現代化綜合門診大樓舉行開工典禮。建一座擁有196張病床的門診大樓,縣醫院院長吳建軍以前連想都不敢想,如今主體工程已經封頂。子長縣縣長蘭孟偃說,醫院基本建設和大型設備更新由縣財政負擔。轉變執政理念,強化政府責任,才能凸顯醫院的公益性質。
為了讓公立醫院輕裝上陣,避免醫院搞經營創收,子長縣再出“大手筆”:將公立醫院1900多萬元的歷史債務統一打包,由政府財政逐年償還。醫務人員津貼補助和人才培養費用全部納入財政預算。他們還為醫院增加醫療設備投入,要求只按成本價格收檢查費用。
據介紹,醫改以來,不含設備購置、基建支出和補貼,子長縣年均用于公立醫院改革的財政經常性投入766萬元,占醫療衛生支出的10%左右,占全縣財政支出的0.6%左右。
薛海濤表示:“我們辦的是人民醫院,給公立醫院投資,就相當于給老百姓投錢。加大財政保障性投入,既解決了醫院的建設發展問題,又調動了醫護人員的積極性。”
患者:醫藥費一年比一年低,看病越來越放心
為了降低虛高藥價,子長縣實施以縣為單位進行藥品統一采購,全縣所有公立醫療機構集中采購,以大額團購換取藥品進一步降低價格,實現了藥品目錄、價格、質量、采購、配送和結賬“六統一”。子長縣還從10家投標公司中確定了1家實力比較雄厚的國有醫藥經銷企業,負責全縣藥品配送工作,使全縣城鄉公立醫院所有藥品同質同價。
記者一進縣人民醫院,就可看到巨大的公示牌,上面公布了上千種藥品的市場價格、集中采購價格以及價格降低的幅度。
蘭孟偃介紹,與2010年2月的《陜西省基層醫療機構統一采購中標目錄》相比,子長采購總體價格較省招標掛網價低23.3%。全縣公立醫院藥品價格下降了40%左右,其中1942種基本藥物品種價格降低了36.67%,1044種常用藥品價格降低了40.39%,116種重點議價藥品價格降低了 48.41%。僅藥品集中采購這一項,每年就可減輕群眾負擔800萬元。
實行藥品集中采購統一配送后,醫藥代表和醫生之間的利益鏈被切斷了,醫生不開大處方,也不開貴藥了。以前縣醫院1年用不了1箱(1000支裝)青霉素,現在1個月用六七千支。醫療單位藥品收入占業務收入的比例從2007年的56.2%降低到38%。
子長縣瓦窯堡鎮64歲的陳玉燕患有糖尿病、腦梗塞等多種慢性病,每年要住院一次。她老伴拿著個小本本,記著每年的住院費用。2007年住院費7070.62元,2009年大約5000多元,今年是4254元。老伴說,醫藥費一年比一年低了,看病越來越放心了。
據縣醫改辦統計,改革前后對比,患者醫藥費用總額和次均費用均明顯下降,每一位出院患者門診月平均費用下降31.8%,門診次均費用下降37.5%,病床使用率最高達130%。以平價藥房、平價門診、平價病房為主要內容的“三平醫療服務”吸引了許多患者,不少原本到鄰縣就醫的患者回到了縣醫院。今年上半年,縣醫院總診療人次同比增長21%,全縣門診人次上升109.8%。
醫生:只要好好干,收入不會少
能否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事關醫改的成敗。縣醫改辦主任靳曉宏介紹說,政府保障性全額投入和藥品購銷體制的改變,使得公立醫院回歸了公益本位,但引發了醫療機構裂變的陣痛,一度出現一些醫務人員工作消極、推諉病人、外流處方等現象。
2009年4月,縣醫院變“處方金額提獎法”為“處方數量提獎法”,即醫生每服務1個病人,開1張處方,不管處方總價是多少,都按1元提成,以此來“倒逼”醫院改革運行機制,杜絕“大處方”,降低病人看病費用。
子長縣全面推行以全員聘用為核心的人事制度改革,實現了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的轉變。在分配制度改革上,推行績效工資制,擴大活工資部分,重點向學科帶頭人、技術骨干、重點崗位傾斜,適當拉開檔次。吳建軍介紹,醫務人員的工資分為崗位工資和績效工資兩部分。績效工資占工資總量的40%,按績效評估發放。同時把醫院經營利潤的30%和財政補貼收益作為績效工資,按考核發放,使醫務人員可變動工資占到工資的一半以上,調動積極性,規避了“大鍋飯”和平均主義。
縣人民醫院外科主任王曉東坦率地說,“以前拿回扣,收入是高,但那畢竟不合法。現在只要好好干,收入也不會少。現在,大家慢慢接受了通過服務好病人來增加收入。合法的收入比原來翻了一番,比如婦產科等獎金高的科室,能拿到四五千元。”
縣中醫醫院從4月實行績效工資以來,績效工資高的可達2350元,最低的僅有8元。縣醫院同科室醫務人員的績效工資相差5700元。縣財政每年還為公立醫院安排190萬元的專項獎勵資金,2007年以來累計獎勵優秀人才200多人次,獎勵資金達500多萬元。
購買醫療機構預付卡7日內未消費可退費本報訊(記者蔣若靜)近期,北京市衛健委牽頭組織制定了《北京市醫療機構預付式消費資金管理辦法(試行)》,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公眾可于7月11日前向市衛健委反饋意見。......
為進一步推動國有企業辦醫療機構高質量發展,國務院國資委等13個部門制定了《支持國有企業辦醫療機構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國資委網站日前對外發布了這一方案。此次方案所指的國有企業辦醫療機構是指國有獨資、全......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印發醫療機構手術分級管理辦法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為加強醫療機構手術分級管理,規范醫療機構手術行為,提高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維護患者合法權......
據央視新聞消息,根據上海市當前疫情形勢,為方便市民看病就醫,上海市進一步優化門急診就醫流程,即日起上海全市各醫療機構對門急診患者不再查驗核酸陰性證明。各醫療機構嚴格落實首診負責制和急危重癥搶救制度,嚴......
近來,隨著疫情形勢的變化,人們的就醫用藥需求迅速增加。其中,不僅發熱門診,非新冠治療需求也出現較快增加。與此同時,隨著規定時限內核酸檢測等硬性限制的取消,醫療機構不得不面對更高的感染風險和防控壓力。一......
10月8日,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和上藥控股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七秩弦歌·七十榮光”——“三醫聯動”下的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高峰論壇在滬召開。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醫學院黨委書記江帆在致辭中表示,未來,......
9月19日,北京市醫保局公示了923家新增醫保定點醫藥機構名單,其中包括169家醫療機構和754家零售藥店。未來,北京醫保參保人員在定點零售藥店購藥將更加方便。據北京市醫保局官方信息顯示,截至今年4月......
國家醫療保障局1日發布《國家醫療保障局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第8427號建議的答復》,表示支持同等質量但成本較低的國內優質企業在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競爭中取勝。自2018年以來,國家醫保局會同有關部......
9月1日起,北京醫保個人賬戶資金實行記賬管理,參保人員不可自由支取,實現定向使用,主要用于支付參保職工本人在定點醫療機構或定點零售藥店發生的醫藥費用。在北京定點藥店購藥、定點醫院就診,如何使用醫保個人......
7月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關于2020年度全國二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國家監測分析情況的通報》(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指出,全國共3472家二級公立醫院參加2020年度績效考核,約占當年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