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的“望聞問切”四個字被很多人熟知,也有人知道中醫的理論基礎是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但中醫透過表象看本質的“象思維”概念卻很少有人了解。不久前,由中國科協學會學術部主辦,中華中醫藥學會承辦的中國科協第45期新觀點新學說學術沙龍圍繞“象思維與經絡實質”主題,就象思維如何引導現代中醫學的發展,如何運用象思維方法研究中醫、經絡實質等方面展開研討。
論壇上,有關專家表示,看似深奧的象思維,卻來源于大自然和普通生活。它是以事物表現于外的形象、現象、征象為依據,以“象”為工具,用直覺、頓悟、模擬客體的方法,探究事物內在本質和運動變化規律,以把握事物的整體。象思維是人類的根本思維,也是中醫學的重要思維方式,是中醫相關理論的重要基礎。
“無疑,象思維構成了中醫藥文化核心中最重要的要素。”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藥文化傳播中心主任毛嘉陵說,象思維強調了在面對復雜多變的疾病時,僅僅依據收集到的客觀事實是不夠的,還應當有主觀心靈深層次的認識,這樣才能富有創意地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創造性地采取靈活的治療方案。“而要達到這種意境,就必須在中醫專業知識的學習和大量的臨床實踐中,學會用心去領悟。”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王樹人表示,在人類文明發展中,不同的思維方式是不同文化特色的決定者和支撐者。新文化運動時期,中國通過引進打開了理性的邏輯概念思維之窗,卻愚蠢地以與傳統文化斷裂的手段,關閉了開啟文化原創的象思維之窗,這種取代的后果是對中國文化造成深重的危害。隨著象思維的喪失,使中國幾代學人對自己的文化經典“集體失去記憶”。
上海中醫藥大學何裕民教授認為,中醫學的原創思維強調相互關聯的整體觀,但一直沒有確切而一致的命名,如整體思維、系統思維、綜合思維、象思維等等。何裕民說,將其命名為“整合思維”最為貼切。
2024年9月24日,天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質譜應用技術實驗室舉辦的第三屆“專醫”學術沙龍圓滿落幕。本次沙龍聚焦于質譜等前沿分析技術,旨在激發創新思維,探索合作新機遇。通過驗證概念的環節,有效促進科技成......
昨日,四川省中醫藥科學院發布2024年中醫藥科技創新服務能力建設-設備采購(二次)公開招標中標公告,此次中標(成交)總金額達4175.82萬元,包括熒光定量PCR系統、原子熒光光度計、高效液相色譜儀等......
天吶,華為進軍中醫藥!華為最近宣布進軍中醫藥領域,這一舉措震撼了西方資本。華為推出了神農大腦,將中華五千年的中醫古籍秘方整合,其中包括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以及兩百萬條實際臨床數據和十萬條邁向經絡穴位數......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中醫藥、數據主管部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數據局: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意見》分別從中醫藥行業數字基礎和數字化賦能中醫服務能力、人才培養、科技創新、中藥產業高......
7月31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中醫藥標準化行動計劃(2024—2026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的通知。《行動計劃》以高質量發展為核心,提出了到2026年底,將基本建立適應中醫藥高質量發展......
從國家中醫藥管理局7月31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獲悉,我國已有中醫藥各類標準3000多項,中醫藥標準體系框架已經基本建立。目前我國已制定中醫藥推薦性國家標準77項、指導性技術文件12項、中醫藥行業標準10......
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7月31日消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中醫藥標準化行動計劃(2024—2026年)》的通知。其中提到,到2026年底,適應中醫藥高質量發展需要、結構合理的標準體系基本建立,中醫藥標準......
小暑雖過,但成都卻時不時濛濛細雨,涼風習習。7月8日下午,在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順利舉辦了第四場“島津質譜成像學術沙龍”。本次沙龍采用“線下+線上”的雙重模式,吸引了眾多領域的專家學者。會議聚焦于......
一、項目基本情況項目編號:0722-2024FE1153ZB3項目名稱:中醫藥實驗平臺關鍵設備更新換代項目預算金額:778.000000萬元(人民幣)采購需求:合同履行期限:詳見招標文件本項目(不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