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0-11-09 09:32 原文鏈接: 政府間國際地球觀測組織部長級峰會共識

    政府間國際地球觀測組織部長級峰會共識:建立全球綜合地球觀測系統須無間合作
      政府間國際地球觀測組織(Group on Earth Observations, GEO)于11月5日在北京舉行第7次部長級峰會。會議以“綜合觀測、數據共享、信息服務”為主題,圍繞《全球綜合地球觀測系統(GEOSS)十年執行計劃》實施中的核心任務,在GEOSS基礎設施框架(GCI)建設、數據共享、《GEOSS十年執行計劃》目標調整等方面,進行實質性的推動。科技部部長萬鋼發表了題為《GEO的發展機遇與挑戰》的主旨報告。

      《GEOSS十年執行計劃》的目標是建立一個綜合、協調和持續的全球綜合地球觀測系統,同時在災害、健康、能源、氣候、天氣、水、生態系統、農業和生物多樣性等9個社會發展領域開展應用和信息服務,為各國決策者提供從初始觀測數據到專門產品的信息服務。

      萬鋼在報告中總結了GEOSS計劃實施取得的4項重要成就。

      第一,在GEO有效推動下,GEOSS建設已從初期的概念形成階段進入了實質性系統構建階段并取得了顯著進展。成功建立了由中國CMAcast、歐洲EUMETCast和美國GEONETCast Americas等系統構成的GEONETCast,作為GEOSS系統基于空間信息基礎設施的數據分發與共享平臺,它和基于網絡的信息基礎設施(GCI)共同組成GEOSS的信息系統,已經投入業務運行并取得了顯著效果。此外,為推動發展中國家能力建設,中國先后于2006年和2007年向亞洲及大洋洲地區的17個發展中國家捐贈了CMAcast衛星數據接收設備并提供了技術培訓,促進了中國風云衛星遙感數據的共享服務。

      第二,在GEOSS九大應用領域取得重要進展,作為GEO工作計劃的重要內容,實施的44項綜合項目進展順利。在新產品開發與服務方面,許多新的地球觀測數據產品已經開發完成并已向國際社會提供了廣泛服務,其中包括由8個國家的8顆衛星數據構成的全球最大的陸地表面遙感圖像集、30米分辨率全球數字高程(DEM)數據,以及服務于水文、氣象、災害等領域的綜合性數據查詢與獲取系統等;在應用服務方面,已在漁業、農業、海洋生態、森林碳循環、自然災害、全球變化監測、全球氣象預報等應用領域,分別取得了一系列初步成果,某些成果在一定的區域范圍內還實現了專業化的信息服務。  

      第三,世界各國廣泛參與《GEOSS十年執行計劃》的實施。例如,中國科技部編制了《中國綜合地球觀測系統十年規劃》,12個政府部門積極參與并響應國際合作計劃。此外,許多GEO成員國將國內相關計劃和投資通過GEOSS平臺與國際合作計劃進行協調,甚至直接向GEOSS系統建設靠攏。據初步統計,世界各國對GEOSS系統建設投資,每年高達100億美元,使各種資源通過各種渠道不斷地會聚到GEOSS系統建設中。

      第四,在GEOSS框架下,地球觀測數據共享得到普遍贊同并已使國際社會從中受益。例如,在2007年開普敦部長級峰會上,中國和巴西兩國率先宣布中巴資源衛星(CBERS)數據共享,并在非洲和南美洲援建了地面接收站,使該地區大部分國家免費獲得CBERS-02B衛星遙感數據;在2008年GEO第五次全會上,美國宣布陸地資源衛星(Landsat)數據向全球免費共享,目前各類用戶已下載超過100萬景的遙感圖像;2009年12月,歐洲空間局也正式發布了關于歐洲空間局哨兵(Sentinel)衛星遙感數據免費共享的決定與方式。由此可見,通過GEO這個平臺,越來越多的國家成為GEOSS計劃執行的受益者。

      萬鋼指出,如何使人類社會發展與地球資源環境和諧發展,是各國政府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課題,這也是《GEOSS十年執行計劃》的實施,乃至世界各國地球觀測系統建設與發展所面臨的新挑戰。

      對此,他提出3項建議:根據實施進展的評估和對戰略目標的修訂,進一步做好未來5年計劃的制訂和任務部署;盡快推動地球觀測數據共享原則、執行指南和行動計劃的實施,進一步完善和豐富GEOSS信息系統(GCI)數據產品服務內容和長期穩定的業務運行,面向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生態環境監測和重大自然災害管理等領域開展應用與服務;通過國際合作,圍繞GEOSS九大社會應用領域,積極幫助發展中國家提高地球綜合觀測技術研究能力和水平。

    相關文章

    專家研討重大基礎設施數字化、智能化體系建設

    11月18日,由中國科協主辦、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承辦的“重大基礎設施服役耐久性與安全性數字化、智能化體系建設”高層次專家研討會以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方式在北京召開。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杜翠薇......

    專家學者南京共話基礎設施的智慧建造和運維

    18日至20日,第三屆全國基礎設施智慧建造與運維學術論壇在南京召開,多名院士、專家學者瞄準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趨勢,線上、線下共話基礎設施建造與運維的最新研究成果、關鍵技術。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基礎設施建......

    農發基礎設施基金全部投放完成總投資近3萬億元

    13日從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了解到,農發行已全面完成農發基礎設施基金2459億元的投放任務,支持基礎設施領域項目1677個,涉及項目總投資近3萬億元。農發行有關負責人表示,截至目前,已審批、正在辦貸流程中......

    中央級高校等重大科研設施開放共享將評價考核

    科技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于開展2022年中央級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等單位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開放共享評價考核工作的通知國科辦基〔2022〕98號各有關部門科技主管單位: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

    第五屆亞洲大洋洲區域綜合地球觀測計劃國際研討會開幕

    2022年6月16日,第五屆亞洲大洋洲區域(簡稱亞大區域)綜合地球觀測計劃(AOGEO)國際研討會通過線上形式順利開幕。本次會議由國家遙感中心(地球觀測組織GEO中國秘書處)主辦,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

    北京發布“十四五”時期重大基礎設施發展規劃

    記者3日從北京市舉辦的新聞發布會獲悉,近日北京市正式印發《北京市“十四五”時期重大基礎設施發展規劃》,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空間結構和功能布局。其中,圍繞水安全保障方面,將加快完善提升水務基礎設施短板弱項......

    重磅!長安大學獲批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單位

    近日,交通運輸部印發《關于長安大學開展公路基礎設施智能感知技術研發與應用等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的意見》(交規劃函〔2021〕520號,以下簡稱《意見》),批復長安大學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實施方案,至此長安......

    設立超20億基金貴州大數據發展有了經濟“杠桿”

    為助力大數據企業成長,引導社會資本服務數字經濟,日前,貴州省創新賦能大數據投資基金成立,該基金規模達20.21億元,重點投向高成長性的大數據企業及數據中心、數字基礎設施等領域。作為全國首個大數據綜合試......

    我國微生物數據共享平臺入選21世界互聯網大會精品案例

    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和浙江省政府共同舉辦的2021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于9月26日至28日在浙江烏鎮舉行。今年大會首次舉行“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精品案例”展示活動,由國家微生物科學數據中心......

    國撥經費約9000萬元這個重點專項公布定向項目申報指南

    科技部關于發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質量基礎設施體系”重點專項2021年度定向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國科發資〔2021〕203號各有關單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十四五”規......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