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0-11-09 11:42 原文鏈接: “十二五”規劃建議提出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1 為什么要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

      “十二五”時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實現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必須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科學發展的戰略選擇。在加快推進我國工業化和現代化的進程中,如果不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不大幅度降低能源資源消耗強度,經濟發展難以持續,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就會落空。這就要求我們要抓住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契機,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切實提高我國的可持續發展水平。

      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是搶占未來競爭制高點、提高國際競爭力的必然選擇

      目前,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和低碳技術已成為國際經濟科技競爭的新領域。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過程中,世界各國特別是發達國家紛紛出臺政策,投入巨額資金,加大對節能環保、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技術的支持力度,努力搶占未來經濟科技競爭制高點。發達國家還借保護氣候之名,提出對國際貿易產品征收碳關稅,企圖設置新的貿易壁壘。這些趨勢對未來我國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我們要趨利避害,加快發展節能環保和新能源產業,積極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綠色、低碳發展之路。這不僅可以避免經濟社會發展模式對碳排放的“鎖定效應”,而且可以通過大力開發低碳技術,加快對傳統產業的升級改造,努力建設以低碳排放為特征的產業體系和消費模式,提高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實現經濟發展與應對全球氣候變化雙贏。

      2 我國的原則立場是什么?

      在多年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國際談判和國內實踐中,我國形成了以下基本原則立場:

      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 發達國家要對其歷史累計排放和當前高人均排放承擔首要責任,率先大幅度減排,同時要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和轉讓技術。我國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中應當承擔與發展中國家地位相適應的責任,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做出積極貢獻。

      堅持經濟發展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政策相協調 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政策要與經濟社會發展政策相結合,以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保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在經濟發展中增強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能力。

      堅持減緩與適應并重 減緩和適應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氣候變化已經和將要帶來的影響,必須采取適應性措施,減輕其造成的損失;通過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減緩氣候變化的速度和強度。減緩和適應兩者相輔相成。

      堅持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并舉 把應對全球氣候變化關鍵技術作為國家科技發展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科技支撐體系。制定和完善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法律法規,加強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政策和制度設計,健全體制機制。

      堅持政府主導和全民參與并行 發揮政府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中的主導作用,同時要增強公眾的全球環境意識和企業的社會責任,引導和鼓勵企業、公眾積極主動參與應對全球氣候變化。

      3 應對氣候變化的主要任務有哪些?

      一是把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強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強度作為約束性指標,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 采取強有力的政策措施,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抑制高耗能產業過快增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確保到2020年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40%~45%。

      二是大力節約能源,降低碳排放強度 強化節能目標責任考核,完善節能法規和標準,健全節能市場化機制和對企業的激勵與約束。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加快發展服務業和高技術產業,加大淘汰落后產能,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實施重點節能工程,推廣先進節能技術和產品。加強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管理,提高能源管理水平。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抓好工業、建筑、交通運輸等重點領域節能。

      三是調整能源消費結構,增加非化石能源比重 大力發展水能、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穩步推進生物質能和地熱能發展,努力優化能源消費結構,爭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

      四是增加森林蓄積量,提高固碳能力 加強重點林業生態工程建設和管理,大力植樹造林,提高森林覆蓋率,增加森林碳匯。到2020年我國森林面積比2005年增加4000萬公頃,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13億立方米。

      五是加強適應氣候變化特別是應對極端氣候事件能力建設 在農、林、水、氣等重點領域和海岸帶等脆弱地區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建立應急機制,提高綜合監測和預報預警能力。

      六是加強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開發,增強技術支撐能力 加強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相關學科建設和基礎科學研究,開展全球環境監測、氣候變化評估、未來全球氣候變化趨勢預測研究等,建立完善的陸地和海洋溫室氣體觀測監測系統。建立完善溫室氣體排放和節能減排統計監測制度。研究提出我國低碳技術發展路線圖,加快低碳技術研發和應用。

      七是完善經濟政策,形成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 深化能源價格改革,完善財稅和金融支持政策,建立健全生態補償機制。鼓勵、規范和引導自愿減排交易活動,繼續推進清潔發展機制項目合作,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場,積極探索運用市場機制應對全球氣候變化。

      八是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廣泛開展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國際合作 積極參與各種國際規則的制定,推動建立公平合理的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國際機制。全面有效參與各種多邊、雙邊氣候變化合作,利用國際資金和技術,增強我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和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本著“實事求是,量力而行”的方針,通過“南南合作”加強對發展中國家特別是非洲國家、最不發達國家、小島嶼和其他易受不利影響的發展中國家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行動的支持。

      生活健康

      氣候變化帶來的6類疾病

      以下6類疾病都與氣候變化息息相關。

      1.過敏和呼吸道疾病氣候變暖會改變植物生長周期,導致過敏增加。氣候變化將導致洪澇和干旱。降水量太大,次數太多,會刺激肺部的霉菌瘋長,而干旱則會使空氣中灰塵變多。兩種情況都會導致呼吸道疾病增多和加重。

      2.胃腸道傳染疾病海洋溫度上升會使牡蠣等海鮮食物傳播疾病的幾率更大。氣溫升高還會影響沙門氏菌等其他致病微生物的活性發生變化。

      3.心理健康和與壓力相關的疾病與氣候異常相關的災難使大量人口或背井離鄉,或死于非命,這易給幸存者造成極大心理創傷。

      4.洪災后疫情帶來的傳染性疾病水溫高會導致更猛烈的暴風雨,進而導致洪災。而污水處理廠的有害物質則再次泄漏回水域及飲食系統,會造成疾病傳播。

      5.傳病媒介與動物傳染病天氣是影響傳病媒介與動物向人類傳播傳染病的幾種主要原因之一。

      6.熱浪致病與死亡幾乎每年夏天,人們都會聽到這樣的報道:足不出戶的人也會被撲面而來的熱浪奪去生命。

      名詞解釋 氣候變化

      氣候變化是指大氣長時期統計狀態的變化,即一段時期內氣候要素的統計與另一段時期統計量之間的差別。可以說,氣候變化是由不同時間尺度的冷、暖階段交替和干、濕階段交替疊加而成的。氣候變化一般按照時間尺度分為3個類別,這3個類別是:1.近代氣候變化,指利用現代氣象儀器記錄來研究氣候變化,一般限定在近200年;2.歷史時期的氣候變化,指近幾千年的氣候變化,其資料的獲取主要依靠歷史文獻和考古;3.地質時期的氣候變化,指1萬年以上的各種時間尺度的氣候變化,主要參照地層等地質學方法獲得過去的氣候信息,它是地球氣候變化最本質的部分,是上述兩種尺度變化的背景。

    相關文章

    針對大氣污染,生態環境部大氣司副司長張大偉發話了

    12月26日,《中國碳中和與清潔空氣協同路徑》2022年度報告發布會在線上召開,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副司長張大偉在會上發言致辭。張大偉表示,近年來中國的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但大氣污染治理形勢依然嚴峻......

    生態環境部|《國家重點推廣的低碳技術目錄(第四批)》

    12月21日,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印發《國家重點推廣的低碳技術目錄(第四批)》的通知,包括農田系統溫室氣體減排關鍵技術、新型高效低能耗二氧化碳捕集技術、基于關鍵因子調控的退化濕地儲碳技術等在內的6類共3......

    2022年化石燃料碳排放將創新高

    據《自然》報道,正在埃及沙姆沙伊赫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七次締約方大會(COP27)上,科學家宣布,預計2022年全球化石燃料帶來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將再創新高,增加1%,達到375億噸。......

    青海凈碳排放量已達峰2037年有望凈零排放

    位于青藏高原的青海省,是中國生態大省,也是清潔能源產業高地。最新科學研究指,青海省凈碳排放量已于2018年達到峰值,若實施全面綠色發展政策,則有望在2037年實現凈零排放。清華大學水沙科學與水利水電工......

    關于公開征求兩項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意見的通知

    關于公開征求《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發電設施》《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查技術指南發電設施》意見的通知為規范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碳排放核算報告核查工作,提高碳排放數據質量,完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

    溫室氣體濃度再創新高?甲烷濃度增幅最大

    近日,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布的最新一期《溫室氣體公報》(以下簡稱《公報》)指出,2021年,大氣中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和甲烷濃度均創新高,并在2022年繼續上升,其中甲烷濃度增幅最大。WMO自20......

    《江西省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全文印發!

    近日,江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印發《江西省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提出建設綠色低碳城市、提升縣城綠色低碳水平、打造綠色低碳美麗鄉村,到2030年前全省城鄉建設領域碳排放達到......

    碳排放權交易配額總量設定與分配實施方案,征求意見

    關于公開征求《2021、2022年度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配額總量設定與分配實施方案(發電行業)》(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索引號000014672/2022-00426分類應對氣候變化發布機關生態環境部辦公廳......

    世界氣象組織:2021年溫室氣體濃度創新高

    當地時間10月26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最新一期《溫室氣體公報》,指出2021年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亞氮三種主要溫室氣體在地球大氣中的濃度均創新高。根據該報告,自近40年前開始系統測量以來,2021年的......

    中方向聯合國贈送6套全球可持續發展數據產品

    當地時間2022年9月20日,“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部長級會議在紐約召開,中方向聯合國贈送了全球耕地、森林覆蓋等6套全球可持續發展數據產品,為各國更好實現糧食安全、陸地生態保護等可持續發展目標提供數......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