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公布之日起30日內,任何單位和個人對公布的獲獎項目及其內容持有異議的,應采取書面形式,寫明提出異議的事實依據、本人真實姓名、工作單位 及地址(含郵政編碼)等,向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通訊地址:100082 北京市海淀區紅聯南村54號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提出異議。我辦將按照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的有關規定對異議內容進行核實、查證,對持異議者身份予以保護。對采取匿名異議將不予受理。對 逾期未提出異議的項目,視為無異議予以確認。對無異議的項目或雖有異議但查證后該項目符合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獲獎條件的,予以獎勵。
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
2010年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公示名單
獲獎等級
|
項目編號
|
項 目 名 稱
|
完 成 單 位
|
完 成 人
|
一等獎
|
1
|
環境一號小衛星星座及應用關鍵技術研究
|
環境保護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南京師范大學、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對地觀測與數字地球科學中心、中國環境監測總站
|
王橋、羅毅、魏斌、王昌佐、王文杰、張峰、韓梅、厲青、吳傳慶、申文明、楊一鵬、劉曉曼、孫中平、熊文成、許全文
|
2
|
北京及周邊大氣污染形成機制、區域聯控及奧運空氣質量保障研究
|
北京大學、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
朱彤、徐祥德、柴發合、邵敏、唐孝炎、周秀驥、胡炳清、張世秋、胡敏、丁國安、卞林根、王淑蘭、曾立民、王雪松、陳義珍
|
|
3
|
洱海富營養化綜合防治成套技術
|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大理白族自治州環境保護局
|
金相燦、何金平、許映蘇、葉春、尚榆民、胡小貞、徐南妮、龐燕、杜寶漢、劉文祥、李文朝、舒儉民、王圣瑞、盧少勇、儲昭升
|
|
4
|
國家中長期環境經濟綜合模擬系統研究
|
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國家信息中心、四川大學、四川省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山東省環境保護科學研究設計院
|
王金南、蔣洪強、曹東、於方、祝寶良、高樹婷、嚴剛、祁京梅、周穎、牛坤玉、張戰勝、徐玖平、王麗娟、彭巖波
|
|
二等獎
|
1
|
極端嗜鹽菌在三聚氯氰廢水凈化回用工程上的應用
|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海南晟泰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德固賽三征重慶精細化工有限公司
|
李捍東、馮世驥、朱宇同、李霽、劉純新、于云江、席北斗、劉征濤、張廣濤
|
2
|
環渤海區域大氣顆粒物污染特征和灰霾天氣的形成機制
|
山東大學、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香港理工大學
|
張慶竹、王韜、王文興、楊凌霄、孫孝敏、丁愛軍、周學華、王新峰、許鵬舉
|
|
3
|
國家環境技術管理體系建設
|
北京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清華大學、天津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
|
王凱軍、何星海、易斌、趙淑霞、閆靜、王家廉、余杰、張國臣、宋秀杰
|
|
4
|
難降解廢水的電催化氧化處理技術與設備
|
江蘇省環境科學研究院、常州大學、南京賽佳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王志良、李國平、孔泳、夏明芳、劉秀寧、陸繼來、陳智棟、鄧延慧、王彧
|
|
5
|
珠江三角洲河網與河口水質模型連接計算研究
|
環境保護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
|
曾凡棠、蕭潔兒、李、汪中洋、鄭淑穎、余宏邦、趙遠宏、房懷陽、林澍
|
|
6
|
新型危險廢物焚燒處置工藝的研究與應用
|
北京機電院高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趙傳軍、白金玉、于淑芬、許靖平、汪洪偉、王開西、高大方、崔天鑫、杜燎原
|
|
7
|
青海三江源區生態系統綜合監測與評估關鍵技術研發及其應用
|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青海省環境監測中心站、青海省水文水資源勘測局、青海省水土保持局、青海省草原工作總站
|
劉紀遠、邵全琴、任杰、樊江文、葛勁松、徐新良、李其江、王軍邦、王立亞
|
|
8
|
北京市大氣環境污染現狀和污染源研究
|
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
|
陳添、于建華、趙越、華蕾、石愛軍、孫峰、陶蕾、金蕾、鄒本東
|
|
9
|
新型污泥噴霧干化-回轉窯焚燒技術集成及一體化裝備開發與應用
|
清華大學、浙江環興機械有限公司、北京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
|
王凱軍、俞其林、俞金海、俞林明、潘小成、張國臣、閻中、鄭明霞
|
|
10
|
低能耗污水污泥同步處理一體化設備
|
江西金達萊環保研發中心有限公司、深圳市金達萊環保股份有限公司
|
廖志民、熊建中、楊圣云、周佳琳、袁志華、蔣幸福、萬愛國、何凌云、張小雄
|
|
11
|
河口-近海生態系統變異及環境污染調控技術與應用
|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中國海洋大學、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上海市環境科學研究院、浙江省環境監測中心
|
孟偉、鄭丙輝、翟世奎、雷坤、劉錄三、孔福生、林衛青、劉志剛、秦延文
|
|
12
|
YPL 壓力盤式過濾機
|
汶瑞機械(山東)有限公司
|
陳全兵、陳永林、王濤、李明芹、劉炳貞、張立勛、陳長征、張林濤、譚芬芬
|
|
13
|
新型生態修復功能材料技術與產業化應用
|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煙臺五洲施得富肥料有限公司、廣東深圳市芭田生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國投環境治理有限公司、天津康龍生態農業有限公司
|
張夫道、王玉軍、張建峰、張樹清、楊俊誠、呂明磊、賴濤、張俊清、史春余
|
|
14
|
新型在線水質分析系統研制與產業化
|
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浙江大學
|
王健、項光宏、王靜、韓雙來、葉華俊、陳生龍、吳堅、王建華、聞路紅
|
|
15
|
內外雙循環流化床煙氣脫硫技術
|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北京正實同創環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朱廷鈺、荊鵬飛、葉猛、徐文青、單曉昌、何京東、魏耀東、宋健斐、戎海立
|
|
16
|
超磁分離水體凈化技術
|
四川德美環境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
倪明亮、周勉、胡尚英、葛加坤、周生巧、劉顯明、黃光華、徐波
|
|
三等獎
|
1
|
高寒地區生活污水處理工藝及回用技術研究與示范工程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赫俊國、李建政、袁一星、孫慧麗、許春生
|
2
|
制藥行業惡臭氣體治理技術集成及優化
|
河北科技大學
|
郭斌、任愛玲、杜昭、趙文霞、周保華
|
|
3
|
新型膜生化反應器處理垃圾滲濾液技術及示范研究
|
江蘇維爾利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蘇省環境科學研究院
|
李月中、王惠中、吳海鎖、朱衛兵、黃娟
|
|
4
|
LHJ型螺旋干燥機
|
濰坊天潔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李見成、許崇慶、殷常峰、李金華、盧秀江
|
|
5
|
油田采出水深度處理與回用工藝技術集成研究與應用
|
中國石油集團安全環保技術研究院、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華北油田分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冀東油田分公司
|
劉光全、吳百春、鄧皓、劉生瑤、呂鵬
|
|
6
|
電子廢棄物有價成分脈動氣流分選及應用
|
中國礦業大學、徐州浩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何亞群、段晨龍、夏軍、王海鋒、王帥
|
|
7
|
構建海洋化工類生態工業園的關鍵技術及示范
|
山東大學、濰坊濱海經濟開發區環境監測站、山東省國合循環經濟研究中心
|
崔兆杰、齊大凱、王艷艷、孫曉梅、張新端
|
|
8
|
農產品產地環境控制與安全技術標準研究
|
環境保護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
|
林玉鎖、江希流、華小梅、張勝田、張孝飛
|
|
9
|
新型高效節能型煤粉工業鍋爐系統技術研發及應用
|
山西藍天環保設備有限公司
|
郎鳳娥、郎鵬德、王歡、杜銘華、郝澤
|
|
10
|
微壓清灰袋式除塵技術在大型燃煤鍋爐超細粉塵高效控制方面的開發與應用
|
北京赫宸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山西平朔煤矸石發電有限責任公司
|
彭志民、趙健飛、張培華、尉萬里、董淑玲
|
|
11
|
油田用新型水處理劑及廢棄物的高值化應用
|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
王丕新、張文德、徐昆、譚穎、宋春雷
|
|
12
|
活性炭有機廢氣高效吸附回收裝置
|
泉州市天龍環境工程有限公司
|
傅太平、陳殿忠、張步芳、黃平
|
|
13
|
鄉土植物在珠三角城鎮生態綠地構建中的研究與應用
|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佛山市高明區園林管理處
|
任海、盧瓊、張倩媚、簡曙光、范炳標
|
|
14
|
固定污染源煙氣排放連續自動監測質量管理規范體系建設
|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上海市環境監測中心、中日友好環境保護中心
|
楊凱、王強、胡敏、孫毅、滕恩江
|
|
15
|
制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研究
|
河北省環境科學研究院、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哈爾濱工業大學
|
邢書彬、王路光、陳艷卿、任南琪、修光利
|
|
16
|
含油廢棄鉆井液資源化利用技術研究
|
中國石油集團安全環保技術研究院、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遼河油田分公司、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勘探分公司
|
許毓、鄧皓、邵奎政、王蓉沙、劉光全
|
|
17
|
煙氣脫硫石灰石活性分析及測試技術
|
中電投遠達環保工程有限公司、重慶大學
|
杜云貴、劉藝、劉清才、楊翼、張金倫
|
|
18
|
FZ-12振動式固液分離機
|
泉州市豐澤華興建筑機械設備有限公司
|
蘇和睦、蘇建華
|
|
19
|
《聲環境質量標準》等環境噪聲系列標準
|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北京市勞動保護科學研究所
|
張國寧、李孝寬、劉硯華、任文堂、周揚勝
|
|
20
|
麥秸機械還田治理環境污染技術集成與應用
|
江蘇里下河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揚州市邗江區農作物技術推廣中心、揚州市環境保護局
|
張洪熙、徐蕾、黃年生、孫江、景明儀
|
2024年度河南省科學技術獎評審工作已經結束,共評出省自然科學獎、省技術發明獎、省科學技術進步獎授獎建議項目342項。根據《河南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的規定,自即日起將授獎建議項目(包括項目主要完成人和......
自然資源部關于2023年度自然資源科學技術獎獲獎成果的公告根據《自然資源科學技術獎章程(暫行)》有關規定,中國土地學會、中國地質學會、中國地質礦產經濟學會、中國海洋學會、中國太平洋學會、中國測繪學會、......
10月19日,“2024年中國民族醫藥協會科學技術獎頒獎大會暨院士、國醫大師學術交流大會”在北京召開。本次活動旨在表彰為推動民族醫藥和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做出杰出貢獻的個人和組織,并鼓勵更多的創新成果......
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表彰2023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獲獎人員(項目)的決定滬府發〔2024〕10號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加快推進上海國際科......
2023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公布,中山大學共獲得31項獎勵。其中,以第一完成單位獲獎18項,包括一等獎5項、二等獎9項、青年科技創新獎2項、科技成果推廣獎1項、國際合作獎1項,作為參加單位獲獎......
10月15日,中國檢驗檢測學會第二屆理事會第五次會議暨中國檢驗檢測學會科學技術獎頒獎儀式在山東省濟南市舉辦,會上頒發了63項中國檢驗檢測學會科學技術獎。此次會議聚焦學術提升、協同創新和標準引領,以全面......
記者日前從湖州市經信局獲悉,2024年以來,湖州聚焦工業領域大規模設備更新,持續加大政策扶持,鼓勵引導企業擴大投資和實施技術改造,1至9月全市兌現設備補助資金超2.8億元。加速設備更新關乎制造業的質效......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頒發2023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的通報粵府〔2024〕54號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
2023年度福建省科學技術獎受理情況公示根據《福建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的規定,現將2023年度福建省科學技術獎受理項目情況予以公布,接受社會監督。2023年度共收到各有關單位和專家提名的省科學技術獎項......
關于2024年度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科學技術獎評審結果的公示附件1-2024年度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科學技術獎評審結果.pdf附件2-2024年度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科學技術獎異議登記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