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美國能源部阿爾貢國家實驗室的先進光子源(APS)和伊利諾斯大學厄本那—香檳分校的弗雷德里克·塞茨材料研究實驗室開展合作,在石墨晶體上進行X射線散射實驗,利用重建算法制作了非支撐石墨烯層中電荷的動態“電影”——這也是迄今為止最快的“電影”,達到了0.533埃米(10-10米)和10.3阿秒(10-18秒)的解析度。此項成果發表在11月5日的《科學》雜志上。
石墨烯是只有一個原子厚度的石墨單原子層,其原子以蜂窩狀排列,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因研究出石墨烯的貢獻而榮獲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它具有許多奇特的屬性,包括極強的拉力、彈性和優良的導電性、絕熱性等,使它在下一代低成本彈性電子學中極具潛力,成為用途最廣的新材料之一。而它的電子行為就像迪拉克費米子,涵蓋了從高能物理現象到固態結構研究領域。一個關鍵問題是,這種費米子或者說石墨烯中的電子的運動是否受到庫侖斥力的影響?
一埃米大致是一個氫原子的寬度,而對一阿秒來說,一秒好比宇宙的年齡。如此微小如此快速如何被測量到?研究人員使用非彈性X射線進行的散射實驗發現,石墨烯非常有效地屏蔽了庫侖力的相互作用,讓其中的電子表現得就像半金屬中的一個簡單的獨立電子。他們的研究揭示了幾個疑點,包括獨立的石墨烯為何不能像預測的那樣變成絕緣體。實驗還演示了超快動力學研究的一種新途徑,為了解材料的最基本屬性開辟了新窗口。
論文指出,實驗顯示迪拉克費米子的極化程度被激子效應所放大,提升了對準粒子之間相互作用力的屏蔽。作用力強度具有尺度效應(scale-dependent)、有效精細結構常數的特征,其值處于低能級長距離,比最小值要小得多,這表明在整體上,石墨烯電子之間的相互作用非常微弱。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王振洋團隊根據“3D打印結構設計-激光界面工程-跨尺度性能調控”設計思路,開發出具有高各向異性導熱比、高光熱/電熱轉換效率兼具良好疏水性和機械性能的石墨烯/聚......
廣東省科學院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流域水環境整治綠色技術與裝備團隊聯合美國麻省大學教授邢寶山團隊在石墨烯環境毒性機制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他們首次揭示腐殖酸吸附對石墨烯增強芽孢桿菌毒性的分子機制。近日,......
圖1上半部分:真實原子中的(a)未雜化的軌道和(b)sp2軌道雜化示意圖;下半部分:人造原子中的(c)圓形勢場和(d)橢圓形勢場示意圖圖2(a,b)數值計算的雜化態(θ形和倒θ形);(c,d)實驗觀測......
北京時間3月7日,華東理工大學材料學院清潔能源材料與器件團隊侯宇教授、楊雙教授等在《Science》(《科學》)發表石墨烯-聚合物機械增強鈣鈦礦材料的新方法。這一方法用來解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穩定性差......
日前,天津大學教授胡文平、雷圣賓、李奇峰和副教授沈永濤聯合團隊在國際知名期刊《自然·材料》上發表了研究成果。該團隊開發了一種名為“石蠟輔助浸入法”的新技術,成功制備出具有可控手性的石墨烯卷,為二維材料......
日前,我國科學家開發了一種名為“石蠟輔助浸入法”的新技術,成功讓二維材料“卷起來”,制備出具有可控手性的石墨烯卷,為......
記者25日從天津大學獲悉,該校3位教授胡文平、雷圣賓和李奇峰合作開發出一種名為“石蠟輔助浸入法”的新技術。該技術能夠讓石墨烯“卷”起來,并精確控制其“卷曲方向”,制備出具有可控手性的石墨烯卷。這一突破......
對于中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孫友誼而言,科研的路上沒有什么“不可以”。為了得到足量高品質石墨烯,做了14年下游產品研發的孫友誼可以親自上陣,從頭開始制備原材料;為了達到中試級別的量產,他可以自己......
2月8日,春節喜慶氣氛尚未散去,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以下簡稱“航材院”)石墨烯航空電池......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的物理學家首次在“魔角”石墨烯中直接測量了超流剛度。超流剛度是衡量材料超導性的一個關鍵指標。這是科學家首次在二維材料中直接測得超流剛度,意味著人們朝著理解這種材料的非凡特性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