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0-11-19 09:14 原文鏈接: 趙其國:生態高值農業是現代化新農村發展方向

      上海崇明島前衛村是個生態農業村,土地3671畝,人口753人。這里水清天藍、空氣清新。來前衛村“當一日農民”已成為很多上海市民的時尚。

      數據表明,該村投資規模已達1.2億元。現已成為集農、工、副、商、旅游等全面發展的綜合產業,人均年收入達到16萬元。

      這是個經典案例,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農業科技領域發展路線圖研究組組長趙其國表示:“生態高值農業是現代化新農村的發展方向。”

      中國農業發展是關乎10多億人口吃飯的大問題。趙其國在做客人民網“展望中國八大科研領域突破”系列訪談時指出,“一個生態高值產業體系的構建”或可成為現代化農業的發展之路。

    生態高值農業是可行之路

      在今年6月召開的中國科學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會上,國家主席胡錦濤針對農業科技指出,要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和相關生物產業,保障糧食和主要農產品安全,實現農產品優質化、營養化、功能化,推進農業信息化、數字化、精準化,構建我國生態高值農業和生物產業體系,建成農業高值轉化的產業體系,形成生態系統持續良性循環、景觀優美、功能多樣、城鄉一體的新型農業。要發展先進育種技術,提高農產品質量、產量和抗逆性,研發推廣節約資源、減少面源污染、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技術,提高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這一目標的實現需要走生態高值農業之路。

      趙其國表示,生態高值農業就是利用高科技,用新能源、新材料、新裝備、信息技術、生物技術,以及改善與提高環境質量的辦法來解決糧食問題。這個概念的提出,基于“以人為本”的未來農業發展思路。

      今后一段時間內,我國現代化農業進程機遇巨大。這反映在人們對食物產量需求將持續增加、食品消費結構可能進一步多元化、農業經營規模會不斷擴大,農業產業結構發生深入調整等方面。

      然而,與機遇并存的是,我國農業的短板也顯而易見。生態環境日益惡化、食物安全不容樂觀、農業效益不高、全球不定性的因素和氣候變化對農業的影響很大……

      “因此,這次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生態高值農業,就是要解決這方面的問題。”趙其國強調。

      堅持生態農業為基礎,是現代化農業的必由之路,然而“高值”也非常重要。

      “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生態高值,不是過去傳統的概念,而是個新的概念。”趙其國深有感觸,“它成了經濟價值,變成了價值論的概念,來推動我們的農業發展。”

      現代化高值生態農業將不再是人們印象中的農民種地。而是全面開花,大力發展漁業、家禽、奶業等,進入市場換取更高的產業價值。

      此外,高值生態農業還將是高度產業化,甚至超過工業、駕馭市場經濟。農業本身需要工業提供基本的機械,并且農業的產業化將帶動加工業和運輸業,甚至包括旅游業及其他科技文化業等諸多第三產業。

      總之,生態高值農業是在確保生態環境友好的前提下,通過提高農業科技內涵和提高農業生產管理水平實現農業產業的高值化,從而大幅度提高農業生產能力、產業化水平、競爭力和比較效益。

      生態高值農業必須是生態的,同時又是高值的。“它是未來現代農業發展的方向。”趙其國這樣描述。

    現代化農業要走自主發展之路

      “我國及印度等國發展生態農業,和歐美等發達國家情況有所不同。”趙其國一語中的。

      據了解,發達國家的農業發展同樣面臨著農業的資源化緊缺及環境污染問題。然而,他們可以依靠較高的經濟實力來解決現有問題。

      與此不同,中國和印度等國卻仍面臨貧困、發展不均衡等諸多問題,當前農業的主要任務,是滿足日益增長的農產品量與質的需求。因此,這些國家不適合通過加大資金投入解決類似生態污染等問題。

      同時,發達國家的農業產值是以高科技為核心基礎。他們可以通過少施化肥農藥、少使用消耗大的能源和高科技的生物技術等辦法,達到保護生態的目的。

      “中國則不同。我們不可能不施化肥,不可能不施農藥。”趙其國指出。

      不過情況并沒有那么悲觀。農業生產可以通過發展生態高值農業的契機,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等資源,在實踐中少用化肥農藥,利用現代科學技術與傳統農業技術相結合的手段,因地制宜地獲取較高的生態環境收益。

      走生態高值農業自主發展之路,還因為我們的人口國情與歐美發達國家有很大差別。趙其國指出,土地問題是生態當中一個組成部分,土壤問題一解決,糧食問題就可以解決。

      我國保證未來糧食安全有兩個途徑。其一是提高農業生產中單位面積的糧食產量,把一畝地當兩畝地來用;另一個途徑,則是增加土地的利用率、提高土地的數量。

      此外,隨著我國現階段的農業進入結構轉型的關鍵時期,生態高值農業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良機。

      從目前來看,我國生態農業在清潔化生產和維護生態環境等方面具有較好的效果和作用,已逐步得到各界認可。不過由于我國地域類型眾多,目前的生態高值農業應主要集中在富有區域特色的清潔食品生產與加工、綠色環保產業、生態觀光旅游、廢棄物循環利用、生態肥料、可降解膜、生物農藥產業化等方面。

      “我們還是有希望的,中國人就是有辦法克服困難。”趙其國信心滿滿。

     
    實現2050目標還要走科技主導之路

      “實現農產品優質化、營養化、功能化;推進農業信息化、數字化、精準化”,趙其國說,“胡總書記提出來的這6個化都要用高技術展示,并且40年后要全面達到。”

      在生態高值農業的進程中,對高新科學技術的依賴必然是首要的。以新能源、新材料、新裝備、新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等為代表的科學技術必將全面應用于生態高值農業發展之中,并且在農產品安全、可持續農業、智能農業和高值農業建設4個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在規劃中,2050年我國將實現覆蓋全基因組的基因調控技術,從而創制出智能品種。肉蛋奶等人均占有量增加一倍以上,全面實現農產品優質化、營養化、功能化,高營養及功能型農產品占比提高50%以上。

      屆時,安全高效肥料、生物農藥用量將分別提升至30%;水稻、小麥等光能利用將提高到2%;土肥水綜合利用率則提高30%左右。

      此外,還要實現全國農業資源和產量動態監測和預報。智能溫室、人工養殖業基本實現精準化管理。而東北和新疆的70%、黃淮海平原及長江中下游的40%、其他地區20%的種植業實現精準化作業。

      至2050年,我國將建成農業高值轉化的產業體系,形成景觀優美、功能多樣、城鄉一體的服務型農業產業模式。

      然而,要實現2050年的既定目標,必須加強農業科學與其他科學、技術的交叉融合,實現農業科學技術的創新與突破,必須獲得重要的科技支撐。

      因此今后一段時間內,在植物種質資源與現代育種科技、動物種質資源與現代育種科技、資源節約型農業科技、農業生產與食品安全科技、農業現代化與智能化農業科技等五大領域的基礎研究和應用開發中取得重要創新和突破,顯得尤為重要。

      “現在正是一個很大的轉折點,這個轉折點就是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應該沿著生態高值農業方向發展。”趙其國強調。

      趙其國作出如此暢想:等全面實現生態高值農業的那天,崇明島將全部變成如今的前衛村,把高科技、生態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緊密聯系起來。

    相關文章

    最新!生態環境部公布!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辦法

    名稱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辦法索引號000014672/2023-00128分類其他生態環境管理業務信息發布機關生態環境部生成日期2023-05-16文號部令第30號主題詞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辦法《生態環境行政......

    國家林草局發文:10年以上生態站的老舊儀器改造升級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日前印發《國家陸地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站發展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提出將加快生態站建設,完善站點布局,提升研究水平,強化數據應用,優化管理服務,增強支撐能......

    生態產業化與全面鄉村振興國際論壇在陜西漢中舉行

    5月6日—7日,由國際地理聯合會農業地理與土地工程委員會、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陜西理工大學、漢中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生態產業化與全面鄉村振興國際論壇在陜西省漢中市舉行。來自亞洲、歐洲、大洋洲的......

    生態產業化與全面鄉村振興國際論壇在陜西漢中舉行

    5月6日—7日,由國際地理聯合會農業地理與土地工程委員會、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陜西理工大學、漢中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生態產業化與全面鄉村振興國際論壇在陜西省漢中市舉行。來自亞洲、歐洲、大洋洲的......

    研究:低技術干預措施增加了農村婦女的癌癥篩查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使用DVD等低技術干預措施和通過電話提供的患者導航服務會增加農村婦女接受癌癥篩查的幾率。這項發表在JAMANetworkOpen上的研究從印第安納州和俄亥俄州的農村地區招募了近千名女......

    基因編輯要放開了?農業部發布重磅消息

    4月28日,從農業部官網獲悉,中國第一個基因編輯生物安全證書落地,有效期為5年。同日,農業部發布《農業用基因編輯植物評審細則》,該細則的發布將極大的加速基因組編輯育種的落地,具體如下:此外,農業農村部......

    聚焦四類科技問題推動科技援疆

    為推動新疆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中國農業科學院將引領帶動全國農業科技力量,在著力解決水資源短缺、防控外來生物入侵、提升設施農業裝備水平、強化綠色發展技術供給等四方面加快科技創新。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中國......

    湖南益陽稻田見聞:農人閑智慧機械插秧忙

    片的稻田中,農人手拿成捆的秧苗,躬著身子將秧苗整齊有序地插入水田……春耕正當時,這樣的場景在稻田里隨處可見。但在湖南益陽的稻田里,《中國科學報》記者看到一番新景象。啟動、前進、升降、插秧、轉彎……4月......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哲學闡釋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了“努力建設美麗中國”的奮斗目標,并要求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黨的二十大報告進一步強調中國式......

    審議通過《全國生態質量監督監測工作方案(2023—2025年)》

    中國環境報報訊4月13日,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主持召開部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全國生態質量監督監測工作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工作方案》)和《排污許可證質量核查技術規范》《排污單......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