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月26日揭曉的“2013~2014年度國家優質工程獎”上,由深圳能源集團旗下深圳市能源環保有限公司建設的寶安區老虎坑垃圾焚燒發電廠二期(簡稱寶安二期)工程榮獲金質獎,這是目前全國垃圾焚燒發電行業第一個獲此殊榮的項目。
“國家優質工程獎”于1981年經國務院批準設立,是我國工程建設質量方面設立最早、規格最高、跨行業、跨專業的國家級榮譽獎勵,評選范圍涵蓋建筑、鐵路、公路、化工、冶金、電力等工程建設領域的各個行業—獲獎工程充分體現了國家在國民經濟發展不同時期所倡導的發展方向和政策導向,質量管理代表了我國工程建設的最高水平。
據深圳能源集團董事長高自民介紹,該公司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視環保發展工作,截至目前累計在環保方面的投入超過53億元,占項目總投資的17.5%。2000年成立的深能環保公司致力于“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運營”的垃圾焚燒發電。深能環保公司結合中國垃圾特點,不斷探索研究垃圾焚燒發電的前沿技術,掌握了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垃圾焚燒發電自主知識產權,擁有設計、投資、建設、運營和管理全過程運作能力。2003年,深圳南山、鹽田垃圾發電廠建成投產,2005年深圳寶安垃圾發電廠一期建成投產,這些已經運營十年的老廠,煙氣排放標準仍優于當前歐盟的最新標準,成為國外友人和合作伙伴參觀的首選。
技術領先創造多項紀錄
獲獎工程寶安二期建設僅歷時20個月,創造了同級別垃圾發電廠從工程開工到機組整套啟動并網國內最快速度,且單爐容量最大、單次投產規模世界第一、調試指標最優、噸垃圾發電量全國最高、廠用電率全國最低,工程從進垃圾到完成72小時滿負荷試運時間業內最短。運營兩年以來,各項參數指標優于業內最高標準,同時寶安二期長周期運營成效顯著,創造了431天的長周期安全連續穩定運營世界新紀錄。該工程于2011年開工,在建設的全過程,始終秉承“追求卓越,鑄就經典”的國優理念,圍繞著“爭創國家優質工程金質獎”的質量總目標,量化工序、精準工藝、強化驗收、完善手段,制定了《達標創優規劃》等一系列質量保證措施,確保了機組各項經濟技術指標均達到或優于設計值,并實施了“垃圾吊全自動運行”及“焚燒爐全自動運行”等2項世界首創技術,“垃圾焚燒熱能回收分布式功能技術”等12項國內首創項目,取得18項企業新紀錄和5項國家ZL授權,取得了工程在經濟性和功能性上的統一。寶安二期工程整體質量達到了一流水平,在“達標投產”復驗中獲得92.31的高分,創國內行業新高,并成為全國垃圾焚燒發電行業第一個獲得“國家優質工程金質獎”的項目。
收效良好贏得居民信賴
記者了解到,寶安二期工程作為全國第一個全天候開放式垃圾焚燒發電廠,廠區綠色如茵,空氣潔凈、設備整潔、環境優美,被前來參觀者譽為花園式電廠。自投產以來,共接待前來參觀人員7000多人,贏得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該工程主體采用“鏡面混凝土”施工工藝,不僅降低了造價和后期維護費用,而且給參觀訪問人員帶來強烈的對比效果,形成強烈的視覺印象。
寶安二期工程投產后,每年減少垃圾直接填埋量80萬噸、減排二氧化硫約1750噸、減排氮氧化物666噸,每年發電量約3.6億千瓦時,極大緩解了深圳生活垃圾日益增長所帶來的壓力,并以熱電聯供的方式,將汽輪機做功后的蒸汽向周邊工廠供熱,回饋社區,每年向外供蒸汽32萬噸,實現能源循環利用,激活了周邊產業園,增加了3000萬收入,創造了5000個工作崗位,取得良好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現在周邊居民已達成統一認識,反對填埋,贊成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焚燒處理生活垃圾。
作為環保高新技術的領創者,深能環保公司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目前已建成投產深圳南山、鹽田、寶安、寶安二期、武漢新溝以及福建龍巖6座垃圾發電廠,日處理垃圾能力合計達7050噸。通過招標成功獲得北京朝陽區垃圾焚燒發電技術咨詢服務項目和廣西桂林垃圾焚燒發電BOT項目,并積極推進福建、廣東、湖南、河南、陜西、安徽等省多個垃圾發電項目前期工作,這些項目投產后,深能環保公司垃圾日處理能力將達到25800噸,垃圾日處理能力全國領先。
今年6月以來,華北、黃淮等地遭遇多輪高溫天氣,多地的最高氣溫突破歷史極值,對電力油氣等能源保障供應帶來一定壓力。為確保能源安全穩定供應,國務院國資委要求發電企業應發盡發,煤炭石化企業全力保障電煤油氣供......
據首屆電力行業科技創新大會27日消息,至一季度末,我國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占比首次超過50%,達到50.5%,標志著電力行業“雙碳”工作取得重要進展。截至3月底,我國發電裝機容量達26.2億千瓦,位......
截至3月15日,世界最高海拔風電場——三峽西藏措美哲古風電場累計發電量突破1億千瓦時,相當于減排二氧化碳8.32萬噸,節約標準煤3.05萬噸。三峽西藏措美哲古風電場一期項目于2021年底全面投產發電,......
日前,首臺國產空氣冷卻最高能效等級的重型燃氣輪機在河北秦皇島順利下線,這是國內重型燃氣輪機生產制造技術水平的新突破。首臺國產空氣冷卻最高能效等級的重型燃機長11米、總重達400噸。燃氣輪機不僅可以將天......
國際首個100兆瓦先進壓縮空氣儲能示范電站。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供圖近日,國際首個百兆瓦先進壓縮空氣儲能國家示范項目在河北張家口順利并網發電。該項目總規模為100兆瓦/400兆瓦時,核心裝備自主化率10......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徐銅文、特任教授楊正金團隊在用于鹽差能發電的離子交換膜方面取得新進展,報道了一種磺化的超微孔聚氧雜蒽基(SPX)離子膜,揭示了軟物質限域下的離子傳遞特性,利用膜內亞納米的親水微孔實......
4日,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應用化學系徐銅文、楊正金團隊研發了一種磺化的超微孔聚氧雜蒽基(SPX)離子膜,揭示了軟物質限域下的離子傳遞特性,并利用膜內亞納米的親水微孔實現了極高的離子選擇性,......
7月1日,中國石油首個水面光伏項目—— 大慶油田星火水面光伏示范工程并網發電,也標志著大慶油田新能源業務并入主業發展。大慶油田星火水面光伏項目利用兩個水面,建設用地40萬平方米、裝機規模18......
近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材料研究中心納米材料室研究員姚會軍團隊在一維/二維復合結構反電滲析發電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相關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ACSAppliedMaterials&Interfac......
能源早新聞丨全國發電裝機已達23.8億千瓦!國家能源局:2021年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約3.1億千瓦,同比增長20.9%。國家能源局1月26日消息,其日前發布了2021年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截至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