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子皮膚、柔性手機等概念的相繼提出和研究的不斷深入,作為柔性電子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型(如柔性,可拉伸,可彎折等)能量儲存和供給單元正迅速被人們所重視。發展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及高循環穩定性的輕薄新型能量存儲器件(例如:薄膜超級電容器)勢在必行。目前柔性可拉伸超級電容器研究已取得一定進展,但其性能卻遠不能滿足應用需求。若想得到電化學性能優異、拉伸性能>100%的超級電容器,其關鍵問題是實現高可拉伸的復合電極,耐拉伸的復合界面和一體化的器件結構。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籌)先進材料與結構分析實驗室“納米材料與介觀物理”研究小組,多年來一直致力于碳納米結構的制備、物性與應用基礎研究,近年來在宏觀碳納米結構及其復合材料的構筑、性能和應用探索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Nano Lett. 2011, 11, 4636; Energ. Environ. Sci. 2011, 4, 1440; Energ. Environ. Sci. 2012, 5, 8726; Adv. Funct. Mater. 2012, 22: 5238; Adv. Mater. 2013, 25, 1058, Sci. Rep. 2013, 3, 3048)。最近,在以往工作的基礎上,該課題組在宏觀碳納米結構復合界面設計與其在可拉伸/可折疊超級電容器的應用探索方面取得了新進展。
(1)該課題組博士生張楠、研究員周維亞、中科院院士解思深等人,研究了碳納米管基復合材料的界面結構、形成機制和性質,探討了界面多尺度耦合效應對性能的影響,探索了碳納米管的優異的力學、電學性質在宏觀尺度碳納米復合體系上的保持、傳遞及其演變等基本科學問題。進一步解決了連續制備的SWCNT分級網絡結構薄膜在約10%應變下出現宏觀尺度裂紋的問題,制備出了高抗拉伸(120-140%伸長量)碳納米管基復合薄膜電極,組裝出全固態、高抗拉伸、一體化、高性能的超級電容器,在0-120%往復拉伸過程中其性能保持穩定,顯示出在便攜、生物兼容、皮膚型器件中的應用前景。相關工作發表在Nano Res.(2014, 7, 1680-1690)上。
(2)該課題組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牛志強博士和陳曉東教授合作,設計了幾種贗電容型電極結構,如:還原氧化石墨烯(rGO)與纖維素紙(cellulose fibers, CFs)的堆積結構和納米結構復合電極,探究了電解質在不同界面的傳輸能力。發展了一種石墨烯和紙納米復合的新方法,得到了充分利用石墨烯比表面積和導電性的石墨烯與紙的復合結構。以這種獨特的微納復合結構為模版,構筑了一種柔性可折疊的PANI-rGO/CF分級結構復合紙,組裝出一種柔性可折疊全固態超級電容器,其電化學性能得到有效提高,電極比電容達460 F/g,當將電容器折疊到180°時,質量比電容損失僅為5%,為全固態超級電容器實現在彎折動態過程中保持性能穩定提供了可能。研究結果發表在Adv. Mater.(2014, 26, 4855-4862)上。
相關研究得到了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中科院有關基金的支持。
圖1 一體化可拉伸SWCNT/PANI 超級電容器的界面結構的SEM圖像和示意圖。
圖2 一體化可拉伸SWCNT/PANI 超級電容器在有無拉伸狀態下的電化學測量曲線。
圖3 分別基于緊密型rGO/CF復合紙、納米結構rGO/CF復合紙和分級結構PANI-rGO/CF復合紙的常規超級電容器的電化學測量結果;不同PANI沉積時間下分級結構PANI-rGO/CF復合紙的比電容。
圖4 全固態超級電容器在不同彎曲(a)和折疊(b)狀態下的比電容變化。
科技日報北京5月28日電 (記者張夢然)想象一下,如果你沒電的筆記本電腦或手機可在1分鐘內充滿電,電動汽車可在10分鐘內充滿電,那該多方便!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國......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二維材料化學與能源應用研究組研究員吳忠帥團隊與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教授吳明鉑團隊合作,在3D打印石墨烯微型超級電容器研究方面取得進展,開發出適用......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吳忠帥團隊與研究員陸瑤、德國德累斯頓工業大學和馬普所微觀結構物理研究所教授馮新亮合作,在高集成度微型超級電容器模塊方面取得新進展。他們發展了圖案化粘附性基底誘導......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吳忠帥團隊和遼寧省腫瘤醫院張鑫豐教授團隊合作,在環境友好和可植入式儲能器件開發方面取得新進展,研制出了可自然降解且生物相容的可植入微型超級電容器。相關成果發表在......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二維材料化學與能源應用研究組(508組)吳忠帥研究員團隊和遼寧省腫瘤醫院張鑫豐教授團隊合作在環境友好和可植入式儲能器件開發方面取得新進展,研制出可自然降解且......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一項新研究表明,人類擁有的最普遍且歷史悠久的兩種材料——水泥和炭黑,可能是構成一種新的、低成本儲能系統的基礎。以特定的方式將它們結合在一起,會得到一種導電納米復合材料。該技術可促進太......
銨根離子作為非金屬離子,具有安全性高、摩爾質量低、水合離子半徑小、離子電導率高、資源豐富等特點,在可穿戴水系超級電容器中表現出較大優勢。高能量密度柔性銨根離子非對稱超級電容器的應用前景廣闊,但由于缺乏......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吳忠帥團隊提出了通過油墨直寫成型和熔融沉積成型兩種3D打印方法,構建全打印可定制水系鋅離子雜化電容器的新策略。隨后,團隊利用該策略,成功構筑了具有分級多孔結構的高面......
近日,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以下簡稱電工所)研究員馬衍偉團隊聯合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吳忠帥在高性能石墨烯復合材料制備、石墨烯基鋰離子電容器研制方面取得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先進功能材......
近日,山西中科美錦炭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美錦)千噸級電容炭工業化生產線項目正式開工建設,該項目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清徐精細化工循環產業園內。超級電容器作為一種新型電化學儲能器件,因具有功率密度高、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