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C期間藍天如洗,被網友形象地稱作“APEC藍”。雖然會后霧霾天氣又籠罩京津等地,但“APEC藍”讓許多人看到了希望。請關注——
一步之遙還是遙遙無期?在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結束后,“APEC藍”成為北京乃至全國人民期盼的事。
“如何讓‘APEC藍’藍得更久一些?哪怕是不像APEC會議期間這么藍,但也能比現在很多時候藍,這是我們成立這個中心的目的之一。”在日前北京舉行的中國—澳大利亞空氣質量科學與管理研究中心成立大會上,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柴發合研究員說。
嚴格把關工業企業污染排放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郝吉明說,APEC會議期間的空氣質量情況說明,工業污染是比較重要的大氣污染源。
據北京市環保局通報的APEC會議空氣質量保障措施效果評估結果。經測算,APEC會期北京市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量同比均大幅削減,二氧化硫、氮氧化物(NOx)、可吸入顆粒物(PM10)、細顆粒物(PM2.5)、揮發性有機物(VOCs)等減排比例分別達到54%、41%、68%、63%和35%左右。大氣環境遙感監測結果顯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PM2.5濃度同步出現了不同程度下降,周邊省區市主要大氣污染物實際減排量超過30%。
柴發合說,與不采取措施相比,采取措施使會期北京PM2.5濃度值平均降低40%左右。
據北京市環保局分析,工業企業停限產措施明顯減少VOCs排放量。二次反應生成的PM2.5約占70%,VOCs是二次反應生成PM2.5的重要前體物質。通過APEC會前完成的一批石化、汽車制造、包裝印刷等重點行業污染治理和環保技改工程、調整退出375家高污染企業、會期累計停限產462家工業企業等措施,共削減VOCs排放量達37%,對減少二次轉化生成PM2.5發揮了重要作用。
對此,郝吉明認為,我國當前很多產業面臨著產能過剩、生產過剩,特別是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高污染、高能耗產業。APEC會期一些企業限產、停產可作為產能調整的突破口。
“特別是一些超標排放企業、未批先建等沒有‘出生證’企業,把它們停下來,就不讓其恢復生產了。這個應作為長期的而非階段性政策來嚴格執行。”柴發合說。
關于APEC會議結束后,京津冀地區再度出現空氣重污染,郝吉明表示,很多企業在APEC會期停工休假。在會后必然會有一個加大生產,趕進度的過程,“一弛”后必是“一張”,生產量上去了,污染排放量也會上去,大氣污染加重。
城市規劃建設考慮大氣流動性
不大幅度工業減排,如今要獲得藍天似乎只有等風來,可謂是“一陣大風一片藍”。為此,有專家提出,北京建立6條通風走廊,將對城市空氣污染擴散的改善、促進城市空氣的微循環將會發揮重要的作用。
郝吉明認為,城市建設是控制污染的重要途徑。而北京市核心地區,如故宮周邊地區有限高要求,成為“洼地”。而四周卻都建起了高樓,阻擋了近地風的流動。“從東西看,北京市有幾條主干道,但從南北看,是二環、三環、四環的環路,環路邊上都是高樓,降低了大氣的流動性。”
“污染物濃度與風速成反比。高樓群確實會導致風速減小,使污染物濃度上升。”柴發合認為,增加風的流動,并非只能讓城市“開膛破肚”。“很多國家城市里有大公園,如紐約曼哈頓的中央公園,占地約5000多畝。公園里溫度相對較低,周邊摩天大樓溫度相對較高,溫度差引起了局地的風。”
北京等城市已發現了城市建設對風、大氣污染擴散的影響,《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修改工作也已啟動。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政協主席吉林說,城市發展模式不能再是“攤大餅”,一圈一圈地攤大餅了。城市和城市間應是組團式發展,組團和組團間應有相對的隔離,比如通過林地、林帶、公園等來隔離。
大氣污染與溫室氣體協同減排
“一些短壽命的大氣污染物,如炭黑、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都既是大氣污染物,又是溫室氣體。”柴發合說,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等在減排大氣污染物方面做了很多研究,中國—澳大利亞空氣質量科學與管理研究中心的成立,將有助于在快速實現大氣污染與溫室氣體協同減排控制,實現碳減排等。
柴發合還表示,合作的另一重要方面,是大氣污染對人體健康的研究。“對污染以及減排的研究,最終都是為了改善公眾的健康。”
據悉,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澳大利亞悉尼大學、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等12家單位共同簽署國際合作協議,一致同意就空氣質量科學與管理領域進行科學與機構間的國際合作;還將成立國際聯合空氣質量科學與管理實驗室,就雙邊合作科學研究、國際合作項目申請、高級研究人員互訪、聯合培養博士生等多個領域進行合作。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局: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要求,將溫室氣體管控納入環評管理,規范重點行業溫室氣體排放環境影響評價技術......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第一監測站:為提升空氣質量預報能力,按照《生態環境部2024年度培訓計劃》,由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主辦,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承辦的2......
一般檢測的環境、容器、試劑都是影響測定結果的因素。1、環境污染儀器室的有害氣體、氣溶液、灰塵等等都能造成污染,影響檢測結果,這種污染很難校正。因此,儀器室與其他實驗室應隔離,保持清潔,儀器室內應安裝空......
細胞抑制劑會對水生生物造成重大危害。圖片來源:物理學家組織網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癌癥是最令人擔憂的全球疾病之一。2020年約有1000萬人死于癌癥,預計到2040年,癌癥新增病例將增至2950萬例。......
5月10日,由騰訊研究院、清華大學建筑學院、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網聯合發起的“人人參與,AI創未來——騰訊未來城市AI創意設計大賽征集”啟動會暨“AI與設計創新”研討會在清華大學建筑學院舉行。活動現場......
“實現城市城區空間范圍確定的標準化,是科學實施城市統計監測、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基礎性工作。”3月27日,自然資源部舉行3月例行新聞發布會,國土空間規劃局二級巡視員王偉介紹,我國首次......
“實現城市城區空間范圍確定的標準化,是科學實施城市統計監測、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基礎性工作。”3月27日,自然資源部舉行3月例行新聞發布會,國土空間規劃局二級巡視員王偉介紹,我國首次......
春季氣溫回暖,又到了鼠類、蟑螂、蒼蠅等害蟲危害食堂食品安全的活躍時節,校園食堂除“三害”——生物防治這一校園食品安全的難點問題也擺到了監管面前。為徹底解決鼠患等有害生物侵入校園食堂問題,近期浙江省金華......
近日,中國海洋大學教授鄭小童團隊聯合國外學者在熱帶海洋-大氣相互作用與氣候變化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提出,風驅動的海洋環流變化對熱帶太平洋變暖空間結構具有重要貢獻。這項新觀點發表于《自然-通訊》。......
2月22日,生態環境部向媒體公布了2024年1月全國環境空氣質量狀況。總體情況1月,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78.5%,同比上升4.2個百分點;平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例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