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不能只講定義、公式和定理,數學教育還要注重人文內涵。”在日前舉行的第十屆“蘇步青數學教育獎”頒獎儀式上,中科院院士、復旦大學數學科學院教授李大潛針對當前中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為什么有很多人覺得數學枯燥無味、過于抽象、高不可攀,因而望而生畏,甚至避之唯恐不及呢?我覺得數學教師有責任,我們數學家更有責任。”李大潛表示,我們往往把數學看成一堆定義、公式、定理及證明的堆積,千方百計地要把這些知識灌輸到學生的頭腦中去,卻忘記了數學教育最根本的三件事:一是數學知識的來龍去脈。割斷了數學與現實世界的血肉聯系,就會打消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二是數學的精神實質和思想方法。只講知識、不講精神,只講技巧、不講思想,學生就不可能學到數學的精髓。三是數學的人文內涵。數學在人類認識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起著關鍵的不可代替的作用,是人類文明的堅實基礎和重要支柱。“在數學教學中抓住了上面這三點,就抓住了數學的靈魂,學生對數學的學習就一定會更有成效。”李大潛說。
“跟其他學科不太一樣的地方是,數學只有對和錯。”“數學是比幸福稍微高一點的東西。”“學數學某種程度上意味著追求自由。”9月26日,2022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簡稱“阿賽”)公布獲獎名單。本屆阿賽吸引......
“空氣動力學、大數據,所有這些技術的發展都根植于數學。”世界數學大師、菲爾茲獎獲得者、南方科技大學講席教授埃菲·杰曼諾夫院士說,“數學畢業生,從我的經驗來看,在技術公司的發展前景非常好。”杰曼諾夫是享......
“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為熱愛數學的大學生們搭建了一個交流切磋的平臺,讓我們遨游數學海洋,感受數學之美,清華大學求真書院為他們的數學學習和研究創造了良好的環境,丘先生熱愛數學、熱愛國家拳拳報國之心激勵著......
“40年來,中國數學的發展進入到了一個平臺,我們跟上了國際水平,就像是攀登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到了一個平臺,我們聚在一起,但以后要走的路要靠我們自己,最后可能是很短的路,但也將是最困難的路。”7月3......
中新網重慶7月16日電(記者鐘旖)數學,是一切科學的基礎。2022(首屆)數學促進經濟社會發展高峰論壇16日在重慶市舉行。7位中國科學院院士領銜,就充分發揮數學價值,面向國家與企業需求,緊密結合學術鏈......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7/482595.shtm科技日報記者張蓋倫7月12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北京大學中俄數學......
7月6日,由國際數學聯盟主辦的第29屆國際數學家大會開幕,來自全球各地的杰出數學家將云端齊聚,交流成果與數學進展。受疫情影響,大會首次在線上舉行。國際數學家大會是數學界“奧林匹克運動會”之稱,是全球數......
張偉平:中國科學院院士,1964年3月生于上海,1988年起攻讀南開大學南開數學研究所(后更名為陳省身數學研究所)博士研究生,1993年獲博士學位后在南開大學工作至今,2007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張......
直播時間:2022年6月18日(周六)10:00-11:30直播地址:科學網新浪直播間掃碼進入科學網新浪微博直播間觀看直播科學網微信視頻號將同步直播科學網B站將同步直播科學網抖音將同步直播0.618是......
6月7日,高考第一天結束,有網友在網上爆料稱,疑似全國乙卷的數學題遭他人拍照上傳至QQ群尋求解答,而從網友曝出的截圖來看,此事發生在7日下午4時左右,尚在高考數學考試期間。7日晚8時19分,教育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