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山西省政府公布《關于深化煤炭管理體制改革的意見(公開征求意見稿)》,提出推進煤炭管理體制改革,到2017年基本實現煤炭管理體制和管理能力現代化。
煤炭管理體制是煤炭行業發展的關鍵。當前山西省煤炭管理體制存在行政干預過多、審批事項繁雜;部門多頭管理、監管方式落后;市場機制不完善、權力監督不健全;政企政事不分,權力設租尋租,甚至官商勾結、滋生腐敗等諸多問題。
改革措施集中在,推進資源配置市場化改革,深化行政審批管理改革,規范煤礦建設和生產秩序,強化環境保護監管和生態恢復治理,加強煤礦安全監管、完善權力運行的監管制度等方面。
山西因煤而興,因過度依賴煤炭面臨轉型難題,因煤炭帶來權力尋租、利益輸送等問題。
近期,山西省委書記王儒林提出做好煤炭這篇大文章,堅持“革命興煤”,推進煤炭產業走“六型”轉變的新路。六個轉型即為,推動煤炭行業向市場主導型、清潔低碳型、集約高效型、延伸循環型、生態環保型、安全保障型轉型發展。
山西社科院副院長潘云說:“煤炭管理體制改革就是上述‘六型’轉變思路的具體實踐。在煤炭經濟形勢不好的時候,正是全面推進改革的時機,包括全面推進煤炭資源配置、消費、運銷、煤炭企業改革、行政審批等領域改革。”
改革的首要任務是加快推進資源配置市場化改革。業內人士指出,山西是全國主要產煤省份中唯一沒有實行礦業權公開出讓的省份,這不僅導致資源價款大量流失,資源配置效率低下,還成為權力尋租的土壤和條件。
在煤炭資源管理上,山西將全面推進煤炭資源一級市場招拍掛。新設煤炭礦業權初次配置煤炭資源(即一級市場)時,依法實行招標、拍賣、掛牌等方式,以拍賣方式為主。研究制訂對原無償劃撥老舊礦山企業的保有資源實行有償使用的具體辦法。
強化礦業權二級市場的調控監管。允許符合法定條件的探礦權、采礦權在二級市場(即一級市場之后的交易行為)依法流轉,以出售、作價出資等形式公開競價轉讓。
潘云說,“煤炭資源實行招拍掛早已提出,但實際推進效果不佳。接下來,煤炭一級市場、二級市場建設將全面推開,從制度上防止暗箱操作,利益輸送出現,實現資源收益最大和全民共享。”
在煤礦建設和生產秩序管理上,山西突出強調嚴控煤炭產能。2020年前,除目前在建礦井投產新增產能,以及對現有少數生產條件好的礦井重新科學核定產能外,一律不再增加新的產能。嚴禁煤與瓦斯突出礦井、高瓦斯礦井和水文地質類型復雜礦井核增產能。除“關小上大、減量置換”外,不再審批建設新的煤礦項目(含露天礦),同時停止審批年產 500萬噸以下的井工改露天開采項目。
在山西系統性、塌方式腐敗問題面前,推進煤炭行業改革已是山西主政者的共識。
2014年12月,山西啟動煤焦公路銷售體制改革,全部取消相關企業代行的煤炭焦炭公路運銷管理行政授權,全部取消煤炭焦炭公路運銷票據,全部撤銷省內煤炭焦炭管理站、營業站、公路檢查站和稽查點。
按照“法無授權不可為”的原則,山西將對現有涉煤行政審批事項進行全面清理,能取消的堅決取消,該下放的一律下放。省政府相關部門和市以下人民政府自行設定的類似行政審批、申報的備案事項、登記、認證以及前置審批事項等,都要在2015年6月底前清理取消。
在審批流程上,承擔行政審批的職能部門要牽頭組織相關部門及內部各機構實行聯合辦公、并聯審批。積極推進技術審查與行政審批相分離改革,合并有關專篇審批和專項驗收,做到既不降低標準,又能減輕企業負擔。
在煤炭監管證照改革上,取消原由山西省煤炭廳發放的《煤炭生產許可證》和《煤礦礦長資格證》,保留由國土資源部門發放的《采礦許可證》、山西煤監局發放的《安全生產許可證》、省工商局發放的《營業執照》以及省煤炭廳發放的礦長《安全資格證》。證照辦理簡化手 續,提高辦事效率,辦結時限要短于法定期限。
鑒于煤焦領域腐敗高發,山西將加強權力運行監管,革除權力設租尋租空間,切斷利益輸送渠道。在資源配置、項目審批、礦業權轉讓、證照辦理、設備采購、工程招標等煤炭項目建設生產各環節和全過程,建立完備的管理制度,嚴格規范行政行為,減少自由裁量空間。
此外,清理規范相關涉煤機構,對無實質性任務的議事協調機構和臨時性機構一律予以撤銷。省直涉煤廳局限期取消所屬企事業單位依托權力影響形成的壟斷性經營和強制性服務。
意見明確規定,各級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和中介組織,嚴禁以各種名義變相向企業索要錢物和服務,不得違規指定有關中介服務機構,不得依托行政權力強行要求企業做無實際意義的各種前置性評估報告、中介服務和檢驗檢查,不得強行組織企業培訓、要求企業捐資贊助。堅決查處公職人員違規兼職、入股分紅、充 當保護傘等攫取非法利益行為,堅決查處打著各種旗號或通過暗箱操作要求企業進行各種名目利益輸送的行為,始終保持反腐敗的高壓態勢。
4月12日至13日,2024年土地資源管理學科發展論壇暨第十屆全國土地資源管理博士生論壇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舉辦,來自全國土地資源管理專業領域的400余名專家學者參會。《中國土地科學》編輯部研究員王......
傳統的產業園區聚焦產和供,而預制菜產業園更加注重產和銷,以消費端去反向整合,以市場力量推動產、供、銷,打通產業鏈,實現由第三產業逆向推動一二產業升級,實現三產融合。預制菜產業園在運營過程中三大關鍵是產......
相關研究顯示,到2030年實現碳達峰時,煤炭消費量將保持在40億噸左右,占我國一次能源消費的46%左右。隨著“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的深入推進、新能源的快速發展,煤炭將逐步由主體能源向兜底保障支撐性能源......
近日,山西省工業互聯網協會舉行“標準·認證+”工業互聯網暨國家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綜合型二級節點(方圓標志認證集團)上線發布儀式,山西省通信管理局二級巡視員郭欽華出席儀式并致辭。近年來,山西省不斷優化政......
近日,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發布2023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立項名單,武漢大學獲批9項,立項數與北京大學并列,位居高校第三。獲批項目分別是信息管理學院李綱教授《情報學視角下的科技安全領域國......
桃起源于我國,河西走廊和塔里木盆地是我國西北桃種質資源的集中分布地,地方品種類型最為豐富。然而,該地區桃種質資源來源不明,多樣性水平不清楚,嚴重阻礙了西北地區桃種質資源的有效開發和利用。近日,中國農業......
當地時間周四(7月28日),國際能源署(IEA)表示,隨著工業使用量的增加抵消了發電使用量的下降,預計今年全球煤炭使用量將保持在歷史最高水平附近。IEA在《煤炭市場最新動態》報告中指出,2022年全球......
7月26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迎峰度夏能源電力安全保供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有媒體提問:請問迎峰度夏期間全國煤炭的供需形勢是怎樣的?國家發改委下一步將采取哪些舉措保障度夏期間煤炭的供應穩定?對此,......
自人類掌握用火技術之時起,燃料資源就在人群生活中占據了不可或缺的地位。尋找開發新型燃料資源的問題始終與人類社會的發展相伴。其中,煤炭被用作燃料供給人類文明已有很長的歷史。據了解,人類系統開發利用煤炭燃......
面對鉀資源匱乏、進口依存度高、供應鏈安全無法保障等難題,我國無機鹽行業近年來從礦產勘查、境外開發、技術升級、高效利用等方面積極行動,確保鉀資源供應。這是6月8日在青海省格爾木市舉行的2023世界鉀鹽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