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閉幕的第十二屆高交會上,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制出的多款機器人讓全世界都看到國立科研機構在該領域所做的努力與嘗試。新華社、中央電視臺、鳳凰衛視、香港文匯報、人民網等幾間一流媒體對機器人均大篇幅報道數次。管家機器人、老人服務機器人、娛樂機器人等都受到了普通群眾的喜愛。
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徐揚生教授為首的海歸科學家研究團隊以家庭服務機器人、應急救災機器人和智能系統、醫療康復機器人和多媒體智能系統為主要研究方向,四年來,研制出了餐飲服務機器人,救災機器人,寵物機器人,清潔機器人等20多個可產業化的樣機。
本次展出的這些機器人,多個關鍵核心技術上已取得突破。管家機器人具備自主導航和路徑規劃、基于視頻網絡的物體辨別和抓取、基于移動終端及多網融合的實時交互等核心技術,可在家中自建地圖、自主行走,能定位冰箱、微波爐、茶幾等物件并搬運飲料、水杯等物品,具有獨自完成家庭事務的能力。
家庭監控機器人將自主開發、性能成熟的多傳感器融合的人體識別、人臉識別應用在設計獨特的球形機械上。該機器人能夠在室內迅速移動并對陌生人進行探測,同時將掃描到的圖像通過無線網絡即時發送給主人,具有突出的機動性能和監控性能。
老人助行機器人集成了創新的主被動兩用機械結構設計、基于載波自然光條件下的紅外跟蹤技術、多節點無線智能家電控制及傳感器網絡、一鍵撥通電話等重要功能。該機器人能為老人行走助力,提供休息條件,為老人搬運物品并跟隨老人,還可提供智能便捷的家電、電話控制。
以健康監護為主要功能的老人服務機器人,則是通過加速度傳感器、磁傳感器、壓力傳感器感知意外情況。如老人突然摔倒,機器人會把捕捉到的信息發送給其家人,起到及時監護作用。此外,機器人還能根據老人的健康狀況制定飲食和健身計劃,提醒老人按時服藥,陪老人聊天等等。
在家庭娛樂方面,下棋機器人是不錯的選擇。它基于頭部搭載的投影儀投射數字棋盤,通過桌面上紅外激光器和頭部的紅外攝像頭識別人手和機器手的空間位置,通過計算,由計算機驅動右側機器手運動到棋盤中指定的位置,實現人機下棋互動游戲。
在醫用機器人方面,由深圳先進院李光林團隊研制的運動功能康復機器人,在第十二屆高交會上一經展出便廣受好評。一支可以“隨人的意念運動”的仿生手,只需要通過簡單的訓練,讓電腦記錄使用者的肌電信號,就可以自由控制假肢了。該機器人已經實現了手部6個自由度控制,據悉該項目有望一年后實現產業化,服務無數殘疾人士。
另一款由先進院研開發出了國內第一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骨科手術輔助系統在展出期間也很搶眼。它集高精度光磁混合定位、智能導航、高精度執行機構為一,通過定位和影像導航控制機器人或執行機構完成高準確性的骨科手術植釘。整個系統完成了對模擬對象的手術定位導航下的脊柱手術植釘過程。
在圖像引導微創治療領域,基于術前磁共振和術中超聲引導的機械臂輔助的精準微創手術平臺已在組織器官可視化及增強現實、基于無標志物的多模圖像配準、基于術前磁共振和術中超聲圖像的三維手術導航、力反饋B超探頭夾持臂等多個核心技術上取得關鍵性突破。并與深圳北大醫院、上海仁濟醫院等開展臨床合作,開發針對腎結石的多模圖像引導經皮腎穿碎石手術系統。
脊柱手術機器人提出了開發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穩定、精度高、重復性好、可臨床應用的骨釘植入手術輔助機器人系統。該系統借助醫學影像信息,在導航系統的引導下,代替手工進行術中的鉆孔和擴孔,以及輔助骨釘植入操作。避免由于人手顫抖或疲勞造成的手術失誤,減輕醫生的壓力,增加植入的穩定性和精度,提高手術精度和療效。針對脊柱手術的特點和操作規程進行分析,結合醫生的手術習慣,提出的手術輔助機器人包括5自由度機械臂和末端操作器兩部分。機械臂采用被動式操作方式(人機合作方式),手術中,主刀醫生通過拖曳機械臂末端手柄實現機器人的運動控制,并在導航系統的幫助下確定機器人最佳的手術位置和姿態。
機器人可以應用在任何領域。“中國將在功能機器人領域的研發和產業化上后來居上”,先進院院長樊建平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如是說。
中國科學院常務副院長白春禮(右三)視察先進院研制出的“老人助行機器人”
小朋友們觀看“管家機器人”表演
賽場上的智能六足機器人。 北京市科協供圖8月26-28日,2022國際自主智能機器人大賽在北京科學中心舉辦。本屆大賽主題為“自立自強,賦能未來”,旨在依托競賽這一載體,在信息與人工智能技術領......
近日,對中國制造至關重要的《產業基礎創新發展目錄(2021年版)》發布(以下簡稱《目錄》),《目錄》起到引導、鼓勵政府、企業創新發展、優先攻克各項關系中國相關產業發展、關系國計民生的各領域關鍵基礎技術......
“真沒想到,機器人大會上還有無人機呢!”“那當然了,無人機就是會飛的機器人嘛。”8月18日,北京亦莊,在2022世界機器人大會會場外,一對飽覽了機器人“盛宴”的母子意猶未盡。本屆世界機器人大會首次推出......
兩位選手操控的機器人在格斗賽場上展開激烈搏擊,只見一輛機器人的“風火輪”快速旋轉,把另一輛機器人擊翻。這一幕讓在場的觀眾看得熱血沸騰。8月18—21日,2022世界機器人大賽錦標賽圍繞科研類、技能類、......
北京冬奧會之后,你也想學滑雪?很容易,有滑雪機器人給你當陪練;想吃咖啡配煎餅,這也難不倒生活機器人;各類醫療康復機器人,更是讓你健康無憂……在2022世界機器人大會博覽會上,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運動、......
火災中的逆行者、輪船上的除銹工、城市排澇小能手、焊接多面手、工業清潔標兵、牲畜疫苗注射機器人、瓜果采摘機器人……在北京亦創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的2022世界機器人大會上,500余件智能機器人精彩亮相。其中......
“未來機器人發展的三大趨勢是軟硬融合、虛實融合、人機融合。”8月20日下午,在2022世界機器人大會未來峰會上,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機器人研究院院長戴建生的演講引發共鳴。當天的主題峰會以“......
“高冷”的機器人正放低“姿態”,微笑著向我們走來,并以“機器人+”的方式,不知不覺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這是2022世界機器人大會給人最強烈的感受。今年的大會無論是在論壇策劃、展品形式上,還是在賽......
中新網8月23日電據臺灣“中央社”報道,臺灣陽明交通大學團隊運用人面蜘蛛吐出的蜘蛛絲,開發出一款光纖糖度傳感器,能在萬分之一秒(0.1ms)內有效測量糖度,并應用在測量人體血液中的糖濃度,幫助糖尿病管......
“經過產學研用各界的共同努力,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邁上新臺階,中國已成為全球機器人最大的應用市場。”記者從正在北京舉行的2022世界機器人大會獲悉,2021年中國工業機器人產量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