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中科院獲悉,世界首例使用神經再生膠原支架結合間充質干細胞治療脊髓損傷手術1月16日完成,這標志著世界最新的治療脊髓損傷的方法,已從動物實驗進入臨床研究階段。
脊髓損傷多見于交通事故、砸傷、摔傷、運動性損傷和地震、礦難等,是嚴重影響人類生活的中樞神經系統損傷,會導致癱瘓、甚至高位截癱,屬于世界性的臨床醫學難題。
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戴建武研究員領導的再生醫學研究團隊,通過十余年的努力研制了基于膠原蛋白的神經再生支架,為脊髓神經再生提供橋梁和有利于重建再生的微環境。1月16日,戴建武團隊與臨床醫學家合作,在中國武警腦科醫院完成了世界第一例神經再生膠原支架結合間充質干細胞治療脊髓損傷手術。
戴建武說,膠原蛋白是細胞外基質的主要成分,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被認為是理想的組織損傷修復支架材料之一。“我們團隊自2003年開始一直致力于組織再生膠原支架材料的研發,制備了適合脊髓損傷修復的神經再生膠原支架,它可與生長因子或間充質干細胞復合形成功能生物材料,并開展了移植促進大鼠和犬脊髓損傷修復的動物實驗研究。”團隊在對比格犬的長期觀察試驗中發現,神經再生膠原支架及其功能化型式可以有效促進動物運動功能恢復包括站立及行走。這一世界領先的科研成果為脊髓損傷修復的臨床研究奠定了科學基礎。
據了解,手術的目的是評估其安全性并為進一步完善手術方案打基礎,接下來會對病人進行系統康復訓練和對療效做系統分析。
8月17日,由在漢央企中交二航局承建的武漢長江新區諶家磯再生水廠正式建設完成,各項設備安裝完畢,目前已具備污水處理能力,待周邊污水管網建成后,即可投入使用。據了解,武漢市長江新區諶家磯再生水廠是武漢長......
干細胞研究有望解決人類面臨的重大醫學難題,幫助人類實現修復創傷和病理組織、治愈終末期疾病的夢想。目前,全球進入人體試驗的干細胞研究超8000項。我國至今尚未有干細胞產品或技術上市,需要干細胞應用研究和......
2023年4月6日23點,DevelopmentalCell期刊在線發表題為《膠質細胞傳遞和腺苷信號通路促進神經損傷再生》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由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神經科學研究所)李......
美國索爾克研究所科學家發明了一種可穿戴顯微鏡,可在以前無法進入的區域生成小鼠脊髓活動的高清實時圖像。《自然·通訊》和《自然·生物技術》上發表的兩篇論文詳細介紹了這項技術進步,有助于研究人員更好地了解健......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81891002)等資助下,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戴建武教授團隊在脊髓組織體外制造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研究成果以“生物材料與細胞共價偶聯構建脊髓組織(Spina......
中國專家、學者的一項研究成果有望給脊髓損傷患者帶來新的治療措施,并為該類患者帶來康復希望。他們發現,脊髓損傷后,植入NT3-殼聚糖支架可有效改善神經肌肉接頭(NMJ)的形態。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第四人民......
國家能源局近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新增發電裝機中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占比達到83%,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突破11億千瓦。其中,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量較快增長,同比分別增長20.3%、7.8%、......
在巴拿馬一個被利用后又被拋棄的地塊上,森林再生了。圖片來源:CLEMSONUNIVERSITY熱帶森林被砍伐用于農業和其他用途,這一事實不容忽視。盡管科學家表示,保護原始森林、阻止進一步砍伐至關重要,......
聚乳酸作為典型可再生原料(淀粉)來源的高分子材料,正逐步發展成為社會所必需的基礎性大宗材料,廢棄聚乳酸材料的后處理問題也引起了關注。雖然聚乳酸可以在自然界中降解,但該過程通常需要較長時間和特定的降解條......
再生是人類永恒的夢想:東方有借蓮花重生的哪吒,西方有靠一滴血就能復活的金剛狼。但掃興的是,現實中人類的再生能力非常、非常弱。還能挽救一下嗎?就在大年初一,中國科學家在學術期刊CellDiscov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