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5-02-04 13:52 原文鏈接: Illumina押對了基因測序,下一位顛覆行業的是誰?

      基因測序行業格局已定 Illumina占據近7成市場

      全球基因測序巨頭Illumina公司最近公布了2014年的財報,讓我們來看看這些振奮人心的數據:全年的收入增速為31%,毛利率為69.2%,收入增長32%至5.12億美元,Non-GAAP凈利潤達到了1.29億美元,對應0.87美元的每股收益。

      而在一年前,這兩個數字分別是6500萬和0.45美元。公司對2015年收入增速的展望為20%,每股收益水平在3.12-3.18美元,不過根據美股分析師的分析,對Illumina的目標價定在205美元每股。

      Illumina押對基因行業的發展歷程

      從Illumina的發展歷程看來,押寶在DNA測序行業這回是押對了。讓我們簡單回顧一下Illumina的發展歷程:

      Illumina成立于1998年,當時的公司沒有任何產品,就連原型都沒有。公司創始人把Jay Flatley招致麾下,因為他成功地以3億美元的價格將他的上一家公司分子動力(Molecular Dynamics)出售。當時Illumina不是為每個DNA進行測序,因為那時測序的成本極高,只能迅速地對個別基因生成快照,而利用類似的技術有一家公司已經是行業的巨頭,那就是Affymetrix。

    Illumina創始人Jay Flatley

      在2000年的時候,具有醫學背景的Jay Flatley在基因概念股大熱期間募集了1億美元。那個時候基因行業中的領頭羊是DNA測序設備制造商Applied Biosystems,Illumina只能在夾縫中尋求生存,但是研發畢竟是燒錢的,到了2003年,投資者對于公司已經失去了信心。導致股價從22美元一路暴跌到1美元以下。

      在此期間,Flatley甚至炒掉了聯合創始人、首席科學官Anthony Czarnik,后來Czarnik在2002年起訴公司,并贏得了720萬美元的賠償判決(占到當時Illumina年度凈虧損的20%)。Flatley說,這是他職業生涯的最低谷。

      進入2006年以后,Illumina才算是正式加入DNA測序市場,把當時每個基因組的費用從1千萬美金降到了今天的1千美金。這期間Illumina的成功秘訣在于2006年所做的決定:收購Solexa進入基因測序領域。

      2007年初,Illumina拿出6億美金的股票收購了一家擁有實驗性DNA測序儀的公司。這種測序儀能夠將DNA打斷成微小的碎片并重組,然后利用生物信息技術進行破譯。

      后來的Illumina將其未來押注在“一項沒有銷售額,也沒人知道它是否有用的技術上”。

      時至今日,事實證明了Flatley的眼光是對的,自從2008年以來,Illumina的銷售額和利潤雙雙增長了147%,分別達到了14.2億和1.25億美元,股價上漲了617%,市值為230億美元。

      61歲的Flatley說,“到目前為止,我們做到的所有事情都表明,在我們5或10年的投資期內,如果我們依然是測序市場上的領頭羊,那么我們的投資回報將比其他任何公司都要高得多。”

      Jonathan Rothberg是否會超越Jay Flatley成為下一個行業顛覆者?

      如果說Illumina只是押對了基因測序行業,那還不足以成為顛覆行業的玩家。真正讓Illumina成為顛覆行業的巨頭,小編認為是“技術+執行力+資本”的完美結合才能成就Illumina無人撼動的地位。

      早在2010年,454生命科學公司和Ion Torrent Syst的創始人Jonathan Rothberg和Flatley就碰過一次面,當時Rothberg(2011年《福布斯》雜志的封面人物)向Flatley展示了一種體積更小的基于半導體技術的桌面DNA測序設備,價格僅相當于Illumina設備單價的10%。“我們沒有競爭對手。” Rothberg對他說,“這款產品將使世界意識到這種架構是真的。”

      在Life Tech 收購Ion Torrent之后,Jonathan Rothberg選擇了辭職,并自己創辦了一個“創業孵化器”4Combinator,致力于幫助那些在生物醫藥界有好的想法及技術的初創企業,在今年《福布斯》雜志推出的“2015年醫療健康領域30位30歲以下豪杰”中,Jonathan Rothberg作為三位評委之一全程參與了這項活動。

      綜上所述,Jonathan Rothberg就是這樣一位集“技術+執行力+資本”于一體的科學家、企業家及風險投資家。

      首先論技術,Jonathan Rothberg創造性地發明了Ion Torrent技術、新一代醫學影像成像技術、數字PCR技術、肺淋巴管肌瘤病的治療藥物……

      論執行力,Jonathan Rothberg在剛獲得耶魯大學生物化學博士學位后就在地下室創辦了他的第一家公司CuraGen,且僅僅用了6年的時間就使其公開上市;

      論資本,Jonathan Rothberg在Life Tech被賽默飛世爾收購之后,轉戰風險投資領域,成立4Combinator,投資具有潛力的生物初創企業。

      編輯點評: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未來的世界是日新月異的。個人看法,無論是Jonathan Rothberg還是Jay Flatley,他們都是我在生物行業非常尊崇的兩位前輩。

      尤其是Jay Flatley,這位年紀已經60多歲的老人,幾十年如一日的保持每日早起工作、每日上班前都將西裝、襯衫熨燙得毫無褶皺,始終保持著極大的熱情投入自己所熱愛的事業中。

      在中國有句古話“長江后浪推前浪”,Jonathan Rothberg相對Jay Flatley年輕10多歲,其創造力和創新能力以及跨界能力是我們有目共睹的,我很期待他能給整個行業帶來更大的變革!

      備注:本文題目及部分內容來源網絡信息奇云諾德的基因空間的原創“Illumina顛覆了基因測序,下一位顛覆基因行業的是誰?”

    相關文章

    基因治療能有效改善大動物模型神經退行性疾病

    2月16日,我國科學家利用病毒載體表達CRISPR/Cas9基因編輯的技術敲除和修復亨廷頓豬模型的突變基因(HTT),首次在國際上證明基因治療能有效改善神經退行性疾病大動物模型的病理變化以及行為癥狀。......

    2022年PacBio營收1.28億美元,繼續專注長度條測序

    PacificBiosciences近日發布2022年財政報告,由于用戶等待該公司最新的Revio長讀長測序儀導致其他測序儀器需求下降,其2022年第四季度收入同比下降24%。第四季度概況第四季度總收......

    野駱駝生存基因魔方,可造福人類

    在“生命禁區”尋蹤“沙漠之王”在我國的西北部邊緣,分布著以“生命禁區”著稱的阿爾金山脈及其周邊綿延數百公里的茫茫戈壁。著名的無人區羅布荒原和毗鄰相接的庫姆塔格沙漠便是其中的一部分。在這片極端貧瘠寒苦的......

    嬰兒猝死因素研究進展,基因檢測幫大忙

    研究者發現,以往被用于診斷兒童疾病的一種基因測試(被稱為染色體微陣列芯片測試)可以幫助更好地理解嬰幼兒猝死背后的原因。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的研究員CatherineBrownstein最近在Advanc......

    單例成本降至100美元!華大智造發布全球通量最高測序儀

    導語:華大智造發布全球通量最高測序儀,單次通量為常規超高通量測序儀的4.5至7倍。每年可完成高達5萬例人全基因組測序,單例成本100美元以內。20年將人全基因組測序測序成本從30多億美元降至100美元......

    寵物克隆:“復活”一只寵物的代價,是無數只動物被虐殺

    寵物克隆原理看上去很簡單,取一塊原本寵物的皮膚,在皮膚細胞里提取細胞核;從其它動物體內取一個卵細胞,去掉它的細胞核;再把新卵細胞植入到另一動物體內,直到孕育出一個新生命。取卵的過程是無比痛苦的,他們會......

    獨特人類基因進化是平衡行為

    人類和黑猩猩的DNA僅百分之一不同。人類加速區域(HAR)是基因組的一部分,美國研究人員分析了數以千計的人類和黑猩猩HAR,發現人類進化過程中積累的許多變化具有相反的影響。研究結果近日發表在《神經元》......

    “泛轉錄組”首次用于RNA測序分析

    近日發表在《自然·方法》雜志上的一篇新論文中,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圣克魯斯分校(UCSC)的研究人員介紹了有史以來第一種使用“泛轉錄組”分析全基因組RNA測序數據的方法。分析一個人的基因表達需要將他的R......

    特定基因突變促進心血管疾病發展

    據發表在《自然·心血管研究》上的一項新研究,西班牙卡洛斯三世國家心血管研究中心(CNIC)的一個研究小組與美國研究機構合作,已經證明編碼蛋白p53基因的獲得性突變,將促進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發展......

    基因揭示這些西伯利亞人具有高流動性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青年研究員王軻和德國圖賓根大學古生物學教授CosimoPosth等合作,報告了7500年前10個古人類的基因組數據,填補了早期從北亞穿越白令海峽遷徙到北美的人類古基因組數據的空白,......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