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5-02-10 13:31 原文鏈接: 專家建議盡快開展大氣污染對公眾健康效應的影響評估

    潘小川 北京大學醫學部公共衛生學院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環境流行病學和環境健康風險評價。

      北京大學醫學部公共衛生學院與環保組織近日聯合發布報告《危險的呼吸2:大氣PM2.5對中國城市公眾健康效應研究》。報告提出,空氣污染是當今中國面臨的一個嚴峻的環境問題,已經威脅到全國各地公眾的健康。

      專家表示,盡管過去兩年國家已有一系列相關政策出臺,治理PM2.5污染也顯現了一定效果,但仍與公眾的愿望有差距,亟待在各方面加大力度,尤其應該通過削減煤炭消費總量、調整能源結構等措施來加快治霾進程。

      在已經制定了明確的PM2.5年均濃度改善目標的21座城市中,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區域城市公眾所獲得的健康收益最為明顯

      據報告的主要作者、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潘小川教授介紹,“大氣PM2.5對中國城市公眾健康效應研究” 利用各目標城市2013年的PM2.5年均濃度,采用細顆粒物暴露造成的全球疾病負擔估算過程中的“整合風險函數”,定量計算了各城市PM2.5年平均濃度變化對公眾健康帶來的影響。

      不過,他強調,本研究是以各城市2013年底的居民缺血性心臟病、腦血管病、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種疾病造成病因別死亡率作為人群健康水平的代表,雖包括了大氣污染對人體健康影響最主要的相關疾病,但畢竟尚未囊括所有其他相關疾病。另外,僅以人群死亡為健康效應終點,沒有包括患病/傷害等其他健康終點。

      研究報告稱,此次研究是基于2013年中國重點城市年平均PM2.5濃度與居民年主要病因別死亡率等可收集數據,定量評估長期暴露于2013年濃度值水平的PM2.5污染對研究城市暴露人群健康的不良影響,以及不同PM2.5 濃度降低情景下預期產生的人群健康效益。

      “雖然目前國內開展PM2.5濃度的連續常規監測僅兩年,在全國水平上尚不具有足夠的數據量進行大氣污染前瞻性隊列研究,以探討PM2.5對于健康的長期影響,但此次研究仍希望在現有數據基礎上,對中國大氣PM2.5長期健康危害開展初步探討和人群健康損失定量評價。”潘小川說。

      目前,國內針對霧霾的人群短期健康影響研究已經陸續開展,并發表了相關研究成果,但長期健康影響的研究還很少。潘小川表示,此次研究以PM2.5的人群長期健康影響為目標,希望從更客觀和科學的角度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依據和參考。同時,希望公眾通過這個研究直觀地了解PM2.5污染對人體健康的損害情況,提醒公眾和政府更加重視環境保護工作。

      “客觀地說,政府的大氣污染治理決策應該是基于公眾健康影響,而不是簡單地基于各個地區PM2.5濃度。治理空氣污染就是為了讓公眾的健康受益。”潘小川說。

      研究報告顯示,在已經制定了明確的PM2.5年均濃度改善目標的21座城市中,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區域城市公眾受益于較為積極的濃度改善目標,其所獲得的健康收益也最為明顯。如果各個城市能盡快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則公眾的健康水平能夠獲得更加明顯而有效的提升。

      公眾健康受損嚴重的城市不僅僅在經濟發達的東部地區,中、西部城市的公眾同樣面臨PM2.5污染對健康的嚴重威脅

      研究報告稱,當前,我國31個直轄市及省會城市的PM2.5污染對公眾造成的長期健康損失巨大,公眾健康受損嚴重的城市不僅僅在經濟發達的東部地區,中、西部城市的公眾同樣面臨PM2.5污染對健康的嚴重威脅。

      現在全社會對于空氣污染的關注焦點都在京津冀,但實際上,全國許多城市的公眾都面臨因空氣污染造成的健康威脅。各地治理霧霾的力度都應全面提升。對此,環保組織建議,京津冀采取的大力削減煤炭消費、調整能源結構的舉措,應在各個空氣污染嚴重的省份推廣。

      據潘小川介紹,本次研究仍存在諸多局限性。比如,研究是將31個省會城市和直轄市2013年所有監測站點每天PM2.5濃度算術平均值,作為這個城市 PM2.5年平均濃度值。但理論上,應當考慮每個監測站點所輻射范圍內的居民數量,進行人口加權后再取平均,這是更加科學和貼近實際的計算PM2.5年平均濃度值算法。

      “遺憾的是,在研究中由于無法獲取每個監測站點所在城區詳細人口數值,故未進行人口加權。”潘小川說,本次研究僅涵蓋了中國31座省會城市和直轄市的數據,尚不能完全揭示中國其他大城市和中小城市PM2.5對居民的健康損害情況。

      根據研究報告,本次研究仍屬于生態學研究的范疇,居民的個體信息無從獲得,生態學謬誤可能存在。生態學研究是指以由各個不同情況的個體“集合”而成的群體(組)為觀察和分析的單位,個體微觀行為模式可能與群體宏觀行為模式有重大區別,生態學謬誤即根據集合單位的分析結果作出關于個體的判斷,可能與個體真實情況不符。

      ■ 專家建議

      建議一:空氣污染是當今中國面臨的一個嚴峻環境問題,已嚴重威脅公眾的健康。盡管過去兩年國家已有一系列相關政策出臺,但治理PM2.5效果與公眾愿望仍差距較大,亟須在各方面加大力度。由于PM2.5主要成因與化石能源尤其是煤炭的消費緊密相關,因此,建議政府在“十三五”規劃中出臺包括控制煤炭消費總量在內的能源結構調整措施,加快PM2.5的治理進度,盡量降低公眾因此付出的健康代價。

      建議二:基于各城市制定的2017年PM2.5改善目標給公眾帶來健康效益有限,希望2015年底《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中期評估能夠為全國各地重新調整和整理治霾目標和措施提供契機,盡快制訂科學合理的PM2.5年均值達到35μg /m3的逐年改善目標。但這也仍然不是治理霧霾的終點,2013年已達標的城市,應制訂以世界衛生組織空氣質量準則值10μg/m3為目標的計劃。讓公眾能盡快看到政府根治霧霾的決心和實際規劃,盡快獲得健康和長壽的實際效益。

      建議三:目前,各地政府在制訂大氣污染治理政策時,普遍缺乏對公眾健康因素的考慮。建議各地將保護公眾健康作為政策制定的重要的考量因素,各主要城市應盡快開展大氣污染對城市居民健康效應,尤其是長期健康效應的影響評估,作為政府進一步制定治霾政策的有效依據。

    相關文章

    1000萬湖北省大氣氧化性與臭氧污染監測能力建設項目公開招標

    湖北省大氣氧化性與臭氧污染監測能力建設項目招標公告【項目概況】湖北省大氣氧化性與臭氧污染監測能力建設項目招標項目的潛在投標人應在湖北省政府采購電子交易數據匯聚平臺(網址:https://czt.hub......

    Gerodontology:擁有至少21顆牙齒的中老年者要比牙齒數量較少的更有可能保持健康的體重

    牙齒脫落缺失(toothloss)在中老年人中很常見,其會影響食物的攝入和機體的體重情況。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Gerodontology上題為“Dentitionandweightstatusin......

    亞熱帶生態所牽頭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6月24日,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召開。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下稱亞熱帶生態所)為第一完成單位的“西南喀斯特區石漠化治理與生態服務功能提升關鍵技術及應用”成果榮獲國家科學技術......

    一文了解火電行業建設項目溫室氣體排放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指南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局: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要求,將溫室氣體管控納入環評管理,規范重點行業溫室氣體排放環境影響評價技術......

    地中海飲食有助女性降低死亡風險

    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霞)美國布萊根婦女醫院對25000多名初始健康的美國女性進行了長達25年的跟蹤調查,發現攝入地中海飲食較多的人,全因死亡率降低23%。相關研究發表于最新一期《美國醫學會雜......

    關于舉辦2024年環境空氣質量預報技術實操培訓班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第一監測站:為提升空氣質量預報能力,按照《生態環境部2024年度培訓計劃》,由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主辦,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承辦的2......

    市場監管總局等六部門部署開展2024年兒童和學生用品安全守護行動

    為進一步加強未成年人用品質量安全監管,保護兒童和學生健康成長,近日,市場監管總局、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務院婦兒工委辦公室、全國婦聯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通知,部署在全國范圍內開展2024年兒童......

    液相色譜樣品預處理——污染問題

    一般檢測的環境、容器、試劑都是影響測定結果的因素。1、環境污染儀器室的有害氣體、氣溶液、灰塵等等都能造成污染,影響檢測結果,這種污染很難校正。因此,儀器室與其他實驗室應隔離,保持清潔,儀器室內應安裝空......

    癌癥藥物“污染”問題值得全球關注

    細胞抑制劑會對水生生物造成重大危害。圖片來源:物理學家組織網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癌癥是最令人擔憂的全球疾病之一。2020年約有1000萬人死于癌癥,預計到2040年,癌癥新增病例將增至2950萬例。......

    美國擬更新飲食指南:酒精與健康關系或是最大爭議

    STAT報道稱,《美國人飲食指南(2020-2025年)》指出,飲酒對健康沒有凈益處。但是2020年,科學小組關于限制每日糖和酒精消費的建議被聯邦官員壓制。當地時間2024年5月10日,據生物醫藥行業......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