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生賢強調,全面提高環境監測水平,做探索中國環保新道路的堅定實踐者
11月25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成立30周年慶祝大會在京召開。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到會并作了重要講話。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成立30周年慶祝大會11月25日在京舉行,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出席大會并講話。他強調,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的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要乘勢而上,銳意進取,全面提高環境監測水平,做探索中國環保新道路的堅定實踐者,為全面開創我國環境保護新局面做出新的貢獻。
周生賢在講話中代表環境保護部向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的全體干部職工、離退休老同志表示熱烈祝賀,向全國環境監測戰線的同志們表示親切問候,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環境監測事業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致以崇高敬意。
周生賢說,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第一次鮮明提出,要加大力度,把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重要著力點,提高生態文明水平,并從諸多方面做了規定和要求,標志著環境保護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環境保護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陣地和根本措施,提高生態文明水平的主要途徑,就是要積極探索走出一條代價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續的中國環境保護新道路,要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用新的理念進一步深化對環境保護的認識,用新的視野把握好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機遇,用新的實踐推動環境保護取得更大的實際成效,用新的體制機制保障環境保護的持續推進,用新的思路謀劃環境保護的未來,抓緊制定與我國基本國情相適應的環境保護宏觀戰略體系、全防全控的防范體系、健全高效的環境治理體系、完善的環境法規政策標準體系、完備的環境管理體系、全民參與的社會行動體系。
周生賢指出,環保事業發展的實踐證明,環境監測是探索環保新道路的重要支撐。30年前,國家決定成立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標志著國家層面的環境監測工作正式開啟。來自全國各地、各條戰線的第一代總站人,在極其艱苦簡陋的條件下,“邊工作、邊學習、邊建設”,啟動了國家環境監測的基礎性工作,并以“六五”和“七五”期間建設的64個重點監測站為骨架,組建并完善了全國環境監測網絡。“十一五”期間,特別是環境保護部組建以來,環境監測事業發展步入快車道。截至目前,全國環境監測機構已有2492個,監測人員5.3萬多人。30年來,環境監測總站取得的成績可圈可點:堅持以完善環境監測技術體系為工作主線,研究制定了全國環境監測技術路線及大部分環境監測技術規范、規定、標準和方法;以環境空氣和地表水監測為突破口,建成了覆蓋我國主要水體的地表水自動監測網絡和全國113個環保重點城市的空氣自動監測網絡;以環境質量保障為著力點,積極開展重大突發事件環境應急監測和國家重大活動環境質量保障監測;以技術立站和人才興站為方針,初步形成了以院士領銜,研究員為主干,中、高級技術人員為主體的人才梯隊。環境監測總站為國家環境管理服務的效能不斷增強。
周生賢強調,“十二五”時期是我國環境保護事業面臨大發展的戰略機遇期。環境監測作為環保事業發展的基礎性工作,要堅持四個不動搖,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探索中國環保新道路中再立新功:一要堅持科學監測、技術立站、人才興站的理念不動搖。崇尚科學,追求真理,按照科學的標準、規范、規律辦事,出科學的數據和報告;把提升技術能力作為總站發展建設的頭等大事,以技術求生存,以技術求發展;通過打造高素質的人才隊伍,開創總站發展建設的新局面。二要堅持支撐環保、服務民生的定位不動搖。不斷加大環境信息公開、關系民生的環境監測、農村環保監測等方面的工作力度,真正把“為科學發展保駕護航,為人民健康鞠躬盡瘁”的要求落到實處。三要堅持“三個說清”、“四個一流、五個中心”的目標不動搖。以實現環境監測“三個說清”(說清污染源狀況、說清環境質量現狀及其變化趨勢、說清潛在的環境風險)為主要任務,以國家環境監測網為載體,團結帶領地方站全面完成國家環境監測任務,生產出更具核心競爭力和品牌優勢的監測產品,努力實現“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水平、一流的實驗室、一流的裝備”和成為全國環境監測“技術中心、網絡中心、數據中心、質控中心、培訓中心”的總站轉型發展總體目標,構建“天地一體化”環境監測體系。四要堅持搶抓機遇、苦練內功的舉措不動搖。充分抓住和用好國家加大對環境監測事業投入的重要機遇期,科學謀劃能力建設,認真研究新技術新方法,適度拓展監測領域,著力培養領軍人才,進一步提升監測隊伍整體素質,全力推進環境監測事業實現大跨越、大發展和大繁榮。
會上,周生賢與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共同啟動重點城市空氣質量發布系統。該系統通過互聯網,實時向社會公開發布113個環保重點城市的空氣質量監測數據,使公眾和管理部門能夠在第一時間了解和掌握空氣質量的現狀及變化。
慶祝大會由環境保護部總工程師萬本太主持。
慶祝大會后,周生賢一行參觀了中國環境監測總站。
環境保護部機關各司局、各直屬單位主要負責人,監測總站離退休老職工代表,全國各省級監測站、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監測站主要負責人參加了大會。
2024年6月4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組織對基于大模型的運維過程異常識別研究項目進行專家評審,結果如下:項目名稱第一成交候選單位成交金額(萬元)基于大模型的運維過程異常識別研究江蘇新睿清智科技有限公司9......
“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已成為生態環境領域一個靚麗的公共品牌,已連續3年作為六五環境日主題活動之一,日益深入人心,推動了全社會廣泛參與,促進了我國生態文明與美麗中國建設事業健康發展。今年六五環境日,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第一監測站:為提升空氣質量預報能力,按照《生態環境部2024年度培訓計劃》,由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主辦,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承辦的2......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第一監測站,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各流域海域局生態環境監測與科學研究中心:為提高環境監測實驗室分析技術水平,按照《生態環境部2024......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第一監測站:為提升空氣質量預報能力,按照《生態環境部2024年度培訓計劃》,由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主辦,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承辦的2......
4月12日至13日,生態環境部在陜西省西安市召開生態環境監測工作會議。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出席會議并講話。陜西省委副書記、省長趙剛出席會議并致辭。黃潤秋指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生態文明......
項目概況:“重慶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實驗室能力建設”項目的潛在投標人應在“重慶市政府采購網”獲取采購文件,并于2024年6月4日10:00(北京時間)前遞交投標文件。一、項目基本情況項目號:CQS24A......
今年一季度,全國環境空氣質量和水生態環境質量總體均持續改善。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裴曉菲在28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這一情況。他介紹,從環境空氣質量狀況來看,一季度,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
2024年4月29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組織對長江經濟帶質控與應急平臺標準溶液質控樣定值和適用性檢測服務項目進行專家評審,結果如下:項目名稱第一成交候選單位成交金額(萬元)長江經濟帶質控與應急平臺標準溶......
為加快建立現代化生態環境監測體系,推動環境空氣質量監測數智化轉型,進一步規范國家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點位運行管理,確保監測數據準確可靠,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擬開展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點位智能站房試點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