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天氣仍然給大家留下了很多困惑和疑問。“重污染天氣會導致肺癌?”……真相如何呢?我們請來了相關領域的專家揭開真相。
【健康隱患】
1.重污染真的會導致肺癌嗎?
潘小川:這個不敢隨便說。目前沒有科學依據證明霧霾天和肺癌具有因果聯系。但大概三四十年前,就有初步研究發現,重污染地區肺癌的發病率是相對高的,而且被污染的空氣中,可能會含有致癌物質。但這些都只是可能性,并不是嚴謹的證據。
2.“PM2.5一年致死8000人”是真的嗎?
潘小川:不是這個意思。研究報告所指四個城市因PM2.5污染造成的超額死亡人數為8572人,第一,這個數字并不是指統計意義上的真正死亡8572人,而是一個統計學模型的預測和推演,體現的是理論上的風險性和可能性。
第二,我們所說PM2.5是否超標、爆表,要看日均濃度是多少,也就是一天24小時。但實際上,人不可能24小時暴露在室外,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室內。我們這個推演甚至是按照年均值來算的,也就是如果一年365天都暴露在PM2.5超標的環境下,可能會增加8000多人的死亡風險。這種情況在實際生活中發生的幾率很小。
3.在重污染天氣里暴露多久危害身體?
黃薇:目前,研究空氣污染對健康的影響時機并不成熟,因為缺乏長期監測的數據。我們也和政府部門交流過,并且提出了20年以上的研究計劃。
潘小川:很難說。目前PM2.5的新國標是日均濃度75,如果短期接觸這個濃度的3到4倍,可能會有危害。
4.空氣凈化器有用嗎?
謝輝:可以使用空氣凈化器,但在使用時要注意勤換過濾芯。另外,可以在自家陽臺、露臺、室內多種植綠植,比如綠蘿、萬年青、虎皮蘭等綠色冠葉類植物,這些植物葉片較大,吸附能力相對較強。
【PM2.5產生的原因】
5.哪些行為產生PM2.5最多?
王庚辰:其實,減排基本上是工業減排,生產企業是大頭。同時,環保節能減排也是公眾參與的事業。說得通俗一點,每個人都有義務進行減排。雖然從減排的總量來看,個人行為的減排占的份額很小,但是每個人都要有意識。
就個人而言,產生PM2.5的污染大頭是開車。此外,一些家用電器耗能也是比較多的。
6.市民個人應如何減排?
謝紹東:要出去活動的話,最好選擇公共交通,這是最有效的方式。飲食方面,少吃燒烤,尤其是露天燒烤,這個對城市空氣污染比較大。第三,不要亂扔垃圾,垃圾會引起揚塵。再一個,盡量不要抽煙,尤其在公共場所。此外,平時應該養成節能的習慣。
【專家】
●潘小川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
●黃 薇 北大前沿交叉學科研究員環境與健康中心研究員
●謝 輝 市衛生局疾控處處長
●王庚辰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謝紹東 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2020年6月3日,ASMS2020暨第68屆美國質譜年會隆重舉行。在今天的大會上,頒發了3項研究獎項、1項PUI研究獎以及Biemann獎。其中,Biemann獎由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
從環境宏基因組中挖掘功能基因通常有兩條技術路線,一條是建立克隆文庫后直接用篩選壓力篩選陽性克隆,一條是通過設計引物,從宏基因組中克隆目標基因,然后進行功能研究。近日,李小方研究員團隊發展了第三條技術路......
如何解決全球變暖的問題,世界各國一直爭論不休。聯合國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曾甩出一顆重磅炸彈:到2030年,全球二氧化碳凈排放量需要再下降45%,在2050年左右達到“凈零”,才能使全球變暖幅......
日前,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產業協會環保產業政策與集聚區專業委員會)對外發布《中國環保產業分析報告(2019)》。報告中顯示,2018年全國環保產業營業收入約16000億元,較2017年增長約18.2......
一年一度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反映了全人類對于強化減排、控制氣溫上升、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的共識。然而,由于這項會議遵循“協商一致”的議事原則,許多重要議題一直久拖未決。12月2日-15日,聯合國氣候變化第......
中國持續保持打擊環境違法行為高壓態勢。生態環境部執法局有關負責人25日在北京對記者表示,今年前10個月,全國環境行政處罰案件12.45萬件,罰款金額92.77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明顯回落。官方數......
藥安大會、CPQC|2020全國再度啟航…… 2019年,由中國社會科學院食品藥品產業發展與監管研究中心、北京中培科檢信息技術中心聯合主辦的第九屆中國藥品質量安全大會和全國制藥行業質量控制技......
●當前至2020年是我國污染物排放跨越峰值并進入下降通道的轉折期●未來5~10年我國主要污染物排放的拐點將全面到來●大氣污染物從當前的總量水平削減60%以上,才能實現環境空氣質量顯著改善,這一過程可能......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近日,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勵辦公室公布了“2019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名單”,共有39個項目。其中,一等獎4項,二等獎33項,科普類獎2項。原文如下:根據《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勵......
近日,中科院期刊分區在線平臺公布了2019年最新數據,值得一提的是,去年被歸納到二區的綜合性期刊PNAS、ScienceAdvances和NatureCommunications,今年重新回到一區(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