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0-12-06 09:47 原文鏈接: 外資藥大幅被降價內外資企業重劃藥品市場

      11月30日,國家發改委發出通知,12月12日開始降低部分單獨定價藥品的最高零售價,并取消一些藥品的單獨定價資格,新一輪新藥降價方案也即將出爐。消息人士介紹,這次降價的幅度大約在15%左右。

      藥價調整步伐正在變得日漸緊湊,去年大量國內生產的藥品降價,307種基本藥物中,國產藥品價格下降達40%左右。近日發改委再出政策,一直享有單獨定價的外資藥也遭遇降價,平均降幅達19%。同時,各省級進行的基本藥物增補,藥價下降幅度再度達到40%左右。

      藥品降價潮導致國內外藥企的利潤空間差距在縮小,業內人士分析,多年來外資藥占據高端市場大頭的格局正在被打破,未來國外藥企與國內藥企的市場占有率差距將會拉平。

      藥價大幅下降

      2010年,是政府打壓藥價的年份。

      降藥價首先從打壓國內藥價開始。去年8月份,307種基本藥物制度開始實施,據衛生部介紹,國家307種基本藥物平均降價幅度達40%左右。

      降價潮中,外資藥品遭遇了有史以來的第一次大降價。

      實際上10月30日發改委就公布,從12月12日起,取消外資藥品的單獨定價權,同時降低外資藥企17類藥品的單獨定價的最高零售價,降價幅度達19%。

      此次降低的都是外資藥企中銷量排名靠前的藥品,“也是每個企業的品牌藥支柱”,一位外資藥企人士介紹。

      影響不僅于此,據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藥品研制和開發行業委員會(RDPAC)左玉增透露,目前20家外資藥企的70多個不同劑型規格的藥品已經出現在基本藥物目錄中。而各地基本藥物目錄的增補,也對外資藥品做出進一步的限價。

      利潤大縮水

      據發改委公布的數據顯示,此次外資藥品中,有176個單獨定價品種的最高限價被調低,粗略統計涉及40家外企的107種藥品。

      根據176個藥品的往年銷售記錄,發改委分析,預計每年可為老百姓節約20億的買藥負擔。如果將20億平分在40家藥企中,每家藥企每年將減少0.5億元的收入。

      “總體來說也許不虧本,就單獨藥品來說利潤下降很大。”一位外資藥企人士說,發改委此次降價19%,外資部分藥品的利潤空間從40%以上被壓縮到了21%以內。

      對于此次降價,RDPAC表示,原則上支持國家發改委為逐步理順醫藥價格關系、降低藥品價格、促進市場公平競爭所采取的各項改革嘗試,但與國際對比,中國仿制藥出廠價格僅為國際總體價格水平的22%-30%,不利于中國醫藥(17.71,-0.36,-1.99%)的研發投入和健康發展。

      因此RDPAC建議,對于原研制藥品的價格應采取 “合理評估價差,分步驟、平緩的價格調整”,以避免市場過大震動,影響企業投資的信心。

      相對于外資藥企高利潤來說,國內藥企的利潤率在20%-30%之間。對價格的調整,國內藥企人士稱,“部分原研藥利潤率在40%-50%之間,下降至40%左右或許會勉強接受,但仿制藥的利潤超不出30%,現在降幅太大,很痛苦,都沒法生產了。”

      雖然內外資藥企各有各的痛苦,但誰都無法更改趨勢,東方證券醫藥分析師李淑花認為,政府對基本藥物價格普遍控制是大趨勢,預計明年基本藥物名錄中的國產原研藥單獨定價也將會進行下調。

      就此發改委價格司藥品價格處人士回復,“具體還沒有計劃,但理順藥品價格是趨勢。”

      市場重新分配

      不過,內資企業樂于看見的一個情況是,隨著外資藥品價格的下調,國內醫藥市場格局將會重新分配。

      目前,中國所有三甲醫院全年藥品的銷售額中,有70%以上為外資藥品,30%為國產藥品。中國藥企則轉戰二級、二級以下醫療市場,在這兩個醫療市場中,70%的銷售額來自中國藥企的藥品。

      外資藥品占據高端市場絕大份額,而這背后,則是高額的公關費用支出。

      但未來,隨著外資藥品的利潤縮水,外資藥利潤與國內藥企利潤相差不遠,外資藥企在渠道中的公關尺度相應會減弱,內外資藥企的公關將會拉到同一個水平線上。

      外資藥企顯然不甘心喪失原有高端市場份額。據上海市一家醫院人士透露,比起以前,現在外資藥企對醫院表示出了更多的“關心”,以往2個醫藥代表維護一個醫院的醫生,現在增加到了7個,銷售量大的科室中,幾乎都有一個專人維護。

      但國內藥企似乎看到了希望,國內一家醫藥企業人士說,“外資藥企利潤變薄后,其競爭優勢會逐漸減弱,國內藥企的發展空間會轉好。”隨著未來一些有助中國藥企發展的政策頒布,中國藥企在三甲醫院的市場份額將會逐步擴大。

    相關文章

    山東省全面執行新版國家基本藥物目錄

    10月31日,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印發《關于執行《國家基本藥物目錄(2018年版)》的通知》(魯衛辦字〔2018〕162號),要求全省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公立醫療衛生機構自11月1日起全面執行《國家基本......

    基本藥物是分級診療“助推器”

    圖片來源于網絡醫和藥在臨床上本是“好伙伴”“好搭檔”。有醫無藥,再好的醫生也難做無米之炊;有藥無醫,再好的藥也可能一無是處。基本藥物應當成為家庭醫生的標配,兩者相互依存,共同引導患者到基層就醫近日,國......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意見》完善國家基本藥物制度

      北京9月19日,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完善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新一輪醫改以來,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建立和實施,對健全藥品供應保障體系......

    國家新版基藥目錄將公布

    新版基藥目錄將出臺,明確地方無權增補,未過一致性評價的基藥仿制藥將被調出目錄。9月5日,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等就基藥目錄相關問題答記者問。神藥調出《意見》強化基本藥物“......

    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品種又有增加新增抗腫瘤用藥12種

    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品種又有增加(在國務院政策吹風會上)5日下午,國新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國家衛健委副主任曾益新介紹完善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相關工作情況,調整后的2018年版國家基本藥物目錄近期將公布......

    廣東基藥放開藥企被迫撤離

    近期,廣東省衛計委通過官網發布《關于進一步明確我省基本藥物制度有關要求的通知》。通知中有一項大膽表述:我省不再對各級醫療機構(含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下同)配備使用國家基本藥物(含省增補基本藥物,以下統稱......

    為維持“終極藥物”有效性,世衛組織提出抗生素分類標準

    世界衛生組織日前對其基本藥物清單中的抗生素類藥物進行40年來最重大的修訂,首次將此類藥物細分為三類,并就每類的具體使用場景提出建議。這一分類將有利于緩解病菌耐藥性問題,確保患者有藥用、用對藥。在新版本......

    陳賽娟院士:確保基本藥物臨床使用

    自我國實施基本藥物制度以來,臨床實踐中仍存在著普遍的基本藥物短缺現象。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賽娟建議,須加強頂層設計,確保國家基本藥物臨床使用。陳賽娟指出,國家基本藥物應屬于公共物品范疇,政府......

    總局落實《開展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意見》

    總局關于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意見》有關事項的公告(2016年第106號)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意見》(國辦發〔2016〕8號),......

    “基本藥物”變形記,一張推薦目錄為何成醫改抓手

    在新醫改最熱鬧的那幾年,基本藥物幾乎是最熱門的一個詞匯。實際上,基本藥物以及基本藥物目錄很早就在我國存在了,時間之早甚至超乎許多人的想象。這個時間就是1979年,隨著改革開放,我國重返國際社會,自然而......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