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0-12-08 08:28 原文鏈接: 控制吸煙各地立法頻“出拳”到底該出什么拳?

      近日,中國控制吸煙協會公布了2009年國產影視作品煙草鏡頭統計,影視作品吸煙鏡頭仍然普遍存在。

      統計顯示,《風聲》、《建國大業》、《女人不哭2》的吸煙鏡頭分列國產故事題材電影、歷史題材電影、電視劇首位。

      控煙協會已向廣電總局發出公開信,呼吁完善審查制度,實現在銀幕和熒屏上“禁煙”。

      2011年1月1日起,全國醫療衛生系統將全面禁煙。

      據統計,我國目前吸煙人數已超過3億,約7.68億非吸煙者被動吸入“二手煙”,每年有100多萬人死于與吸煙相關的疾病。

      近年來各地紛紛出臺控煙或禁煙法規,但實施情況并不理想,一些甚至成了“一紙空文”。

      1 控制吸煙,各地立法頻“出拳”

      多地立法控煙的背后,是重視國民健康的迫切性

      “2011年1月1日起,全國醫療衛生系統將實現全面禁煙。”2009年5月,衛生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2011年起全國醫療衛生系統全面禁煙的決定》,要求到2011年確保實現全國醫療衛生系統全面禁煙的目標。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中國醫療衛生系統的全面禁煙工作進入到最后一個月的準備期。

      近年來,除了醫療衛生系統大力推行控煙工作之外,控制公共場所吸煙、減少“二手煙”危害的立法及修法工作也在各地緊鑼密鼓地進行著:今年3月1日起,《上海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與《杭州公共場所禁止吸煙條例》同時開始實行;9月1日起,《廣州市控制吸煙條例》開始實施,市內12類公眾場所全面控煙;而從去年至今,包括天津、重慶、沈陽、哈爾濱、南昌、蘭州和深圳在內的7座城市都開始了相關的立法工作。

      據統計,截至目前,除山西省會太原外,其他30個直轄市、省會城市都已立法禁止在部分公共場所吸煙。另有154個地級城市實施了本地區部分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的規定,數量約占全部地級及以上城市的一半。

      相較于上世紀90年代各地開始實施的“公共場所禁止吸煙條例”,近年來出臺的控煙法規,在形式與內容上都有著較多變化。例如,在法律的位階上,由政府規章上升為地方性法規;在規定的名稱和精神上,多從原來的“禁止吸煙”轉向“控制吸煙”;在控煙的場所上,根據原有基礎新增了禁止吸煙的場所類型,并新規定了辦公室、商場、超市等需要設置吸煙區與無煙區的場所。這些變化顯示出,控煙立法跟隨時代發展,自身已進行了一些有益的調整。

      在各地頻頻出臺的控煙法規的背后,反映了吸煙與“二手煙”危害引發的社會關注。據《2010年中國控制吸煙報告》稱,我國目前吸煙人數已超過3億,每年有100多萬人死于與煙草相關的疾病。《中國人群的吸煙和二手煙暴露的流行狀況》報告指出,目前約有7.68億非吸煙者被動吸入“二手煙”,其中約2億為兒童。

      由于目前國內并無專門針對公共場所禁止或控制吸煙的全國性法律,清華大學法學院衛生法研究中心教授申衛星表示,“短期內出臺一部國家級的、統一規范煙控事業的‘控煙法典’很難。當下的目標應定位在推動現有與控煙事業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增訂、修改,使其達到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的要求,切實做到推動控煙事業有法可依。”

      2 “敢怒不敢言”,法規幾成“空拳”

      立法與執法的雙重尷尬,導致控煙現狀不容樂觀

      說起“二手煙”,任職于北京市海淀區某公司的安女士直搖頭:她所在的辦公樓內根據控煙法規開辟了吸煙區,但包括公司領導在內的同事們仍總是在辦公室內抽煙。“雖然北京市新出臺了控煙規定,但很少見到衛生部門來單位檢查。”患有喉炎的她對“二手煙”只能“敢怒而不敢言”。

      如此的尷尬不只發生在辦公室。不久前在北京北四環邊的某餐廳,學生小楊與旁桌的客人爭執了起來,原因是墻上明明貼著“禁止吸煙”標識,對方卻在抽煙,氣味刺激得她很不舒服。“我們一般不對吸煙客人直接勸阻,而希望客人自覺,因為一來衛生部門檢查不是很嚴格,二來我們沒有權力處罰吸煙者,三來更怕影響生意。”該餐廳負責人如是說。

      有專家認為,雖然控煙或禁煙法規不斷出臺,但控煙工作依然任重道遠。

      上海今年3月開始實施《上海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但我們走訪了上海的數家飯店、網吧和咖啡廳后發現,這些公共場所中,有的雖在主管部門要求下張貼了禁煙標識,卻未安排巡視勸阻吸煙者的負責人;有的雖分別設置了無煙區與吸煙區,但兩區之間只用半人高的擋板隔斷,難以起到隔煙效果;更有甚者,總共有約40張餐桌的餐廳中無煙區范圍只有象征性的一張餐桌大小……這些在條例中幾乎沒有規定的內容,實際上體現了各地控煙立法中普遍存在的可操作性不強的問題。

      一些法規除了公共場所禁煙規定在實施中遭遇困難外,那些處罰措施更是受到了“冷遇”。據報道,武漢市于2005年開始實施《公共場所禁止吸煙規定》,至今未開出過個人罰單。之所以罰單難開,重要原因在于取證難。《杭州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中規定,不聽勸阻的吸煙者個人將被處以50元罰款,但對于吸煙者行為的取證方式和證據采信等問題,條例卻并未明確規定。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王晨光表示,從立法效果上看,目前地方控煙立法還存在很多問題,如法律效力等級過低,公眾對其權威的認可度有限;法律規定中抽象的原則性規定與口號宣傳性內容較多,實際可操作性內容不足;某些權利義務的設定與現實國情不符,致使規定無法落實;立法自身在法律后果的規定與執行方面較為模糊,缺乏執行力等。

      3 控煙立法,呼喚“組合拳”

      立法前的論證與評估,立法后的執行與推廣須同時跟進

      “控煙立法中存在的困難問題之一,就是如何設置執法權,從而切實調動執法者的能動性,將控煙立法落到實處。”王晨光坦言,無論是單一部門執法還是聯合執法,權責分明應當是執法權設置中的基本要求。在控煙立法之初應做好法律評估,了解控煙涉及的相關人群與相關執法部門的觀點、需求及客觀能力,做到立法時就盡量保證制度設置的可操作性,從實體和程序上明確執行機構的權力范圍。

      而在備受爭議的執法效果上,衛生法專家認為,成立多部門聯合的執法機構是國外立法的有效經驗,值得學習和借鑒。據介紹,在新加坡等地,執法團體由衛生部門牽頭,由各公共場所相關主管部門進行常規監督,“執法部門進入飯店,先檢查有無蟑螂,再檢查有無煙灰缸”,國家控煙辦公室主任楊功煥對此形象地描述。此外,政府設立監督電話,市民發現有人在公共場所吸煙而場所負責人未履行監督勸阻責任時,并不一定要直接交涉以免發生正面沖突,而是撥打電話舉報,由執法部門來處理。這樣既有助于減少舉報者的取證困難,也可以在工作中有所側重地檢查公共場所。“況且由執法部門定期曝光公共場所控煙不作為的行為,對以營利為目的的商業場所來說,本身就具有一種處罰效果。”

      “最能節省法律制度成本、提升法律實際效力的,就是將法律精神內化入人心。”在通過立法提高公眾控煙意識的切入點上,楊功煥認為,在政府完善立法與執法的同時,需要與之相伴的是控煙理念在公眾中的切實推廣。只有讓公眾了解控煙立法的基礎和目的,才能有效避免“控煙活動走過場”、“上有控煙政策,下有抽煙對策”的現象。

      在今年8月《深圳經濟特區控制吸煙條例》的修訂過程中,“對違反規定吸煙的個人處罰金額上調至500元”的內容變化引起了當地公眾對控煙立法的關注與探討。政府借助這一契機宣傳條例中“重在保護不吸煙者”的關鍵內容,就使得更多公眾了解到條例之“新”的真正所在。

      將目光放長遠,控煙工作要想順利推進,實際上也對國家多層面的立法修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立法的最終目的是減少煙草對不吸煙者健康的危害。”申衛星建議,應從根本上將控煙工作視作一個過程,建立起煙草種植、生產、銷售到使用的整個過程中的法律控制機制;讓包括廣告法、未成年人保護法、慈善事業法在內的既有和將要立法或修改的法律,以及一些與煙草相關的稅收、財政、產業促進等政策方面,都能體現這樣一種精神。

    相關文章

    支持前沿設備配置|四部門聯合印發醫療領域設備更新方案

    近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疾控局四部委聯合印發《關于推動醫療衛生領域設備更新實施方案的通知》。該方案旨在通過醫療衛生設備的更新升級,提升醫療服務質量和效率,強化公共衛生安全,......

    山西省衛生健康委推進大規模設備更新工作

    近段時間以來,山西省衛生健康委以滿足人民群眾看病就醫需求為中心,以激發醫療衛生資源配置活力釋放為導向,以健全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為抓手,著力推進大規模設備更新工作,在醫療衛生機構裝備和信息化設施迭......

    江西六部門聯合發文推行知識產權專員制度

    近日,江西省市場監管局、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工信廳、省衛健委、省國資委關于推行知識產權專員制度的通知印發,在全省推行知識產權專員制度。通知明確了知識產權專員條件、職責、管理等事項。知識產權專員由省企......

    全國醫養結合機構已有7800多家

    在國家衛健委近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老齡健康司司長王海東介紹,截至目前,全國醫療衛生機構和養老機構簽約合作8.7萬對,具備醫療衛生機構資質并進行養老機構備案的醫養結合機構7800多家,床位總......

    浙江省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環境監測教育醫療衛生作重要布局

    日前,浙江省人民政府印發浙江省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若干舉措的通知。其中,環境監測、教育、醫療衛生、重大技術裝備研發等方面做出重要舉措安排。環保設備更新改造方面,明確推動全省環境監測重點實......

    武漢市舉辦醫療衛生機構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座談會

    4月9日,武漢市科創局聯合武漢市衛健委舉辦醫療衛生機構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座談會。會上,武漢市科創局就“深化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和“強化職務科技成果轉化激勵”有關政策措施進行解讀說明。武漢市衛健委就市一......

    國家10部門聯合發文,鼓勵提高縣域醫療衛生資源配置(全文及政策解讀)

    經國務院同意,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央編辦、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農業農村部、國家醫保局、國家中醫藥局、國家疾控局、國家藥監局10個部門今天聯合印發了《關于全面推進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

    科技部發布《負責任研究行為規范指引(2023)》

    由科技部監督司編制的《負責任研究行為規范指引(2023)》(以下簡稱《指引》)于近日印發,從研究選題與實施、數據管理、成果署名、同行評議、倫理審查、監督管理等11個方面,對科研人員和科研機構、高等學校......

    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技能大賽,為進博會提供有力保障

    2023年10月26日,上海市舉辦了“第三屆上海市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技能大賽”。本次大賽旨在提高全市醫療衛生機構的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意識和應急處置技能,為第六屆......

    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總診療人次84.2億

    10月12日,國家衛健委發布《2022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根據《公報》,2022年,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人次84.2億,與上年基本持平。全國中醫類醫療衛生機構總數80319個,比上年增......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