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8日報道,通過研究氣候變化與人造毒素“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之間的聯系,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科學家們日前警告稱,冰河和冰原融化正在將致癌污染物釋放入空氣和海洋中。這些可長期存在的有機污染物能夠進入食物鏈和人體中,進而增加腫瘤、心臟病以及不孕癥等疾病的發生率。
最新研究顯示,日益增高的溫度和更多極端天氣,正增加人類接觸污染物質的危險。科學家特別關注“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因為它們可以在環境中殘留數十年不被分解,還會逐漸積聚在人體組織中。這些有機污染物包括殺蟲劑以及電子產品中的化學物質。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秘書唐納德·庫珀說,融化的冰川正在向空氣和海洋中釋放殘留多年的“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極端天氣事件,比如今年的巴基斯坦大洪水,也會導致儲存的污染物被釋放出來。污染是不分國界的,是全世界需要面臨的問題。這些污染物過去被困在遙遠的冰川中,但是現在氣溫越來越高,冰層融化將它們釋放出來,重新回到人類身邊。盡管現在只有少量的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進入食物鏈,但是它們會越積越多,并不斷沿著食物鏈向上爬升,直到到達食物鏈頂層的人類體內,最后甚至連母乳和血液中都將有它們存在。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負責人阿西姆·施泰納說,熱帶氣旋和洪水事件的頻繁發生,正增加化學污染物被釋放的危險性。全球變暖還會導致海豹、鯨以及北極動物更容易受到化學污染的侵襲。
在全球變暖和能源危機的大背景下,隨著新能源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對高性能、低成本儲能技術的需求不斷擴張。鋰離子電池由于具有高能量密度、長循環壽命等優異綜合性能,廣泛應用于消費電子產品、電動汽車及儲能等領......
5月以來,隨著北半球夏季的來臨,極端高溫席卷了東南亞各地。5月13日,老撾瑯勃拉邦市出現了創紀錄的43.5℃的高溫;5月14日,泰國曼谷的氣溫達到了創紀錄的41℃;新加坡的氣溫達到了37℃,追平了40......
全球有沒有變暖?這個曾經爭論不休的問題,如今已經板上釘釘。3月下旬,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在瑞士因特拉肯發布了第六次氣候變化評估報告的綜合報告《氣候變化2023》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變......
在剛剛過去的4月,全球多地出現了這個時節史上罕見的高溫天氣,其中尤以亞洲部分地區為典型。有氣象專家認為,此次反常的高溫過程,或與此前沉寂數年的厄爾尼諾現象的回歸有關。一據印度多家媒體報道,該國連續第二......
幾十年來,海平面上升一直是全球關注的問題,許多人呼吁削減溫室氣體排放等。雖然有些人警告說,一個不歸路最終會到來,但一項新的研究聲稱,這個拯救地球的時間點可能已經過去了,全球海平面上升在這一點上可能是不......
美國科學家首次利用人工智能(AI)來預測全球變暖的時間線,得出了悲觀的預測結果稱,即使采取嚴格的減排措施,可能也無法挽救在本世紀中葉全球升溫突破2攝氏度這個極限閾值。這項研究于1月30日發表在《美國國......
西伯利亞北極地區在2019年和2020年經歷了異常數量的火災。這引起了科學界的關注,因為北極地區有大面積的永久凍土,這是一層永久凍結的底土,積累了大量的碳。火災會破壞永久凍土層,并導致以溫室氣體的形式......
滑雪場的人工造雪。圖片來源:ValentinLuthiger滑雪是最受歡迎的冬季運動之一,然而,在全球變暖的現實下,大多數滑雪場需要依靠人工造雪彌補天然雪的不足。在一項新研究中,科學家計算了人工造雪的......
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resistancegenes,簡稱抗性基因)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21世紀威脅人類健康的重大挑戰之一。目前,全球變暖導致冰川加速消融,冰川環境中存留的耐藥菌......
新研究發現泥炭地脆弱易受干旱影響隨著泥炭地干燥,泥炭分解并釋放二氧化碳,加速全球變暖研究表明,這一過程在泥炭地歷史上已經發生過一次——并且可能再次發生發表在《自然》雜志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由于數千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