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以來,各級農業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全面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深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穩中有升,總體上安全有保障。各類農產品監測合格率基本保持在95%以上,并呈逐年上升態勢。2009年,蔬菜、畜產品、水產品監測合格率分別達到96.4%、99.5%和97.2%,與2005年相比,分別提高3.1、1.9和2.5個百分點。生鮮乳三聚氰胺監測合格率達到100%,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合格率分別達到99.1%、98.8%和100%,均保持較高水平。
法律法規體系基本形成,執法監管深入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陸續出臺,法律配套規章以及一些地方性的法規也相應頒布實施。執法工作全面加強,先后成功組織實施了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保質量、保安全、助奧運――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行動”、奶站和飼料專項整治、“農產品質量安全整治暨執法年”等活動,以風險高、隱患大的農產品和投入品為重點,開展種植業產品、生鮮乳、飼料、獸藥、水產品和農資打假等專項治理,有效地遏制了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的發生,確保了重大活動期間農產品充足供應、安全可靠。
監管體系逐步健全,質量安全監管格局初步形成。2008年農業部成立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20多個省廳相繼成立了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門監管機構,地市縣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也逐步建立。2009年農業部將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服務機構建設納入到農技推廣服務體系建設中統一規劃,力爭3年內普遍健全鄉鎮或區域性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服務機構,實現省、市、縣三級農業部門有專門監管機構、鄉鎮一級“有職能、有人員”的監管工作體系。
檢測體系建設全面加強,質量安全監測不斷深化。全面實施了《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規劃(2006-2010年)》,總投資59.06億元,建設了1個部級農產品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中心、42個部級專業性農產品質檢中心、15個部級區域性農產品質檢中心、36個省級綜合性農產品質檢中心和1200個縣級農產品質檢站,各類檢測技術人員由1.96萬名增至2.3萬名,增幅17%。組織制定了二期建設規劃,全面加強市、縣基層檢驗檢測能力。深入實施了普查、例行監測、監督抽查以及農獸藥殘留監控、水產品藥殘監控、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監控等監控計劃,針對大中城市消費安全的例行監測品種已包括6大類101種,檢測參數達68項,覆蓋全國259個城市,形成了涵蓋全國主要城市、涉及主要農產品的監測網絡,風險防范和預警處置能力不斷提高。
標準體系建設步伐加快,農業標準化工作扎實開展。實施“農業行業標準制修訂專項”,投入1.96億元,制定發布農業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1844項,農業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總數達到4400多項,農業地方標準總數達到1萬余項。積極參與國際食品法典(CAC)國際標準制定工作,成功爭取到國際食品法典農藥殘留委員會(CCPR)主持國資格,舉辦了4屆CCPR會議。同時,深入開展標準實施和示范工作,組織實施了農業標準化實施示范項目,投入1.19億元,創建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縣(場)近500個。啟動了“菜籃子”產品標準化生產創建活動,規劃創建819個園藝作物標準園以及一大批畜牧規模化標準化養殖場和水產品健康養殖場。
認證體系快速發展,安全優質品牌農產品規模不斷擴大。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農產品地理標志(簡稱“三品一標”)部、省、地、縣四級工作機構基本建立,體系隊伍不斷壯大,制度規范不斷健全,認證步伐不斷加快,品牌影響力不斷增強。2009年認證無公害農產品9507個、綠色食品5865個、有機農產品1415個,分別比2005年提高94%、16%、26%。“三品一標”總數達到7萬多個,主要食用農產品認證量占全國食用農產品商品量的30%多。
“十二五”期間,各級農業部門將繼續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把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全面推進農產品質量工作,進一步提升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古海剛,馮姝,常東東1.新疆新和縣農業檢驗檢測中心,新疆阿克蘇842100;2.新疆新和縣農業技術推廣站,新疆阿克蘇842100;3.新疆新和縣農業產業化服務辦公室,新疆阿克蘇842100 ......
“以前我們種菠蘿必須‘靠天吃飯’,現在我們可以靠科學的管理。”近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萬寧市龍滾鎮水坡村黨支部書記龔春勛興奮地說,得益于萬寧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建設,水坡村菠蘿種植方式發生改變。沿著水坡......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農業(農牧、農村經濟)、畜牧、獸醫、漁業(水利)廳(局、委、辦),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局: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關于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的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農產品質量安全......
實施農業標準化是加快建設現代農業三大體系、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基礎環節,是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的有效措施,是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提升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手段,是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
2017年10月31日,北京——安捷倫科技公司(紐約證交所:A)宣布與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質標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新技術研發聯合實驗室”。利用雙方......
近期,農業部采取系列行動,進一步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要求各地農業部門積極采取有力措施,嚴防嚴控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當前,農產品質量安全總體保持穩定向好的態勢。優質糧、油、肉、蛋、奶、菜供給充足,價......
當前,食用農產品中農藥、獸藥殘留問題引發社會關注。國務院食品安全辦主任、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局長畢井泉日前表示,食藥監總局將進一步加大食品中農藥、獸藥殘留治理,健全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保障體系。國家食......
過度使用和地力透支是我國的土地環境現狀。應制訂土壤非剛性污染物的篩選值、指導值,還要采取長期跟蹤監測的制度和風險評價制度,構建分類指導、科學合理的土壤環境標準體系。對沒有污染或輕微污染的土壤優先保護;......
今年7月1日是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20年來,香港特區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一國兩制”政治實踐在香港取得巨大成功。內地供港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工作作為保民生的重要一環,為香港特區繁榮穩定作出了......
近日,由貴州遵義市產品質量檢驗檢測院牽頭起草的《赤水曬醋》、《蝦子辣椒》、《道真灰豆腐果》、《道真硒鍶茶》4項貴州省地方標準,在該省質監局組織的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地方標準審定會(遵義專場)上經專家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