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套全面介紹氣候變化的叢書“氣候變化與低碳發展·知識讀本”由學苑出版社出版發行。叢書共五冊,叢書主編、第一屆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主任孫鴻烈院士表示,叢書的編寫出版,既系統總結了國內外、特別是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的成果,也能夠為增進氣候變化與低碳發展的社會認知發揮作用。
氣候條件是萬物賴以生存的關鍵因素之一,全球氣候變化影響到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應對氣候變化事關人類的生存環境和各國的繁榮發展,是國際社會共同面臨的任務和挑戰,目前已上升到一個史無前例的戰略高度,成為影響國際政治、經濟和發展的重大問題,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
我國現正處于工業化、城市化加速發展的關鍵階段,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有限承載能力的矛盾日益尖銳;同時現有研究表明,氣候變化已經對中國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造成了沿海海平面上升、西北冰川面積減少、春季物候期提前等,近年來發生的極端氣候災害給國民經濟造成的損失巨大。這些情況使我國應對氣候變化面臨的困難更加嚴峻。
科學技術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問題的基礎和根本手段之一,科技進步和科技創新是減緩溫室氣體排放,提高氣候變化適應能力的有效途徑。深入研究應對氣候變化相關的科學技術問題,依靠科技進步大力發展低碳技術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充分發揮科技進步在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中的先導性和基礎性作用,為應對氣候變化、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是我們應對氣候變化的必然選擇。
我國政府一直高度重視并不斷促進提高應對氣候變化的科技支撐能力。一是加大投入力度,推進技術研發。二是組織實施重大科技示范工程。推動節能減排和新能源技術在北京奧運會和上海世博會期間的示范應用,會同相關部門實施推動了高效半導體照明的“十城萬盞”,動電動汽車規模應用的“十城千輛”,推動太陽能并網發電應用的“金太陽”等節能和新能源示范工程,有力地促進了太陽能、風能、新能源汽車、半導體照明等技術的規模化應用和產業化。示范工程使社會大眾能夠了解新的技術、新的產品,為他們帶來新的服務和新的經濟發展方向。三是組織實施應對氣候變化科技專項和全球變化研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重點圍繞全球氣候變化科學問題,加強基礎研究,特別是人類適應氣候變化的戰略與對策等方面的研究,強化科技支撐,為政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四是大力開展應對氣候變化國際科技合作。應對氣候變化與綠色發展是全球共同面臨的重大選擇,需要世界各國共同努力。目前,中國科技部已與97個國家簽署了103個科技合作協定,將氣候變化和環境保護等領域列為雙邊科技合作的優先合作領域,一系列合作研究課題正在有效實施之中。五是營造良好政策環境。科技部聯合有關部門制定并發布了《節能減排全民科技行動實施方案》、《節能減排科技專項行動》、《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科技專項行動》等一系列促進應對氣候變化技術發展的政策和措施。這些科技工作既提高了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創新能力,又為低碳綠色發展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持,取得了顯著成效。
系統總結我國近年來應對氣候變化科學研究成果,服務于政府決策和專家學者的進一步研究,促進相關研究成果在各個層面的廣泛應用,是一項艱巨而又十分重要的任務。感謝孫鴻烈院士挑起了這一重擔,組織專家學者編寫的這套關于“氣候變化與低碳發展”的知識讀本,介紹了應對氣候變化的科學技術問題及相關進展,總結分析了應對氣候變化所面臨的嚴峻挑戰和戰略機遇以及相應的政策選擇。我相信這套知識讀本的出版,在當前的形勢下具有里程碑意義;將有助于全社會對氣候變化問題有更加系統、全面的認識,將進一步推動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科學決策以及相關研究和公眾意識的提高。
從工業和信息化部獲悉,為加快補齊農村地區新能源汽車消費使用短板,提升居民綠色安全出行水平,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部、商務部、國家能源局等五部門聯合組織開展2024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
各有關單位:為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按照《關于共同推進京津冀基礎研究的合作協議(2021-2025年)》安排,京津冀三地繼續實施基礎研究合作專項,2024年度將圍繞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機器人兩......
近日,內蒙古塞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張黨會,注冊資本2000萬元,經營范圍包含:新興能源技術研發;大數據服務;數據處理服務;互聯網數據服務等。企查查股權穿透顯示,該公司由雙杰電氣全資持......
近日,2024中關村論壇年會重大成果專場發布會在中關村國際創新中心舉辦。活動上,順義區首只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聯合基金發布,首期規模2.5億元。作為2024中關村論壇年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的重大成果專......
近日,多家新能源車企公布4月交付數據或銷量數據。其中,新能源汽車龍頭比亞迪繼續保持領跑優勢。5月5日晚間比亞迪公告顯示,公司4月銷售新能源汽車31.32萬輛,同比增長49%;1~4月累計銷量93.95......
地大新聞網訊(記者王俊芳通訊員張川張祎彭興芳)4月30日,我校新能源學院成立大會在南望山校區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西藏大學教授多吉,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教授李根生,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
關于征集與英國新能源領域科技合作需求的通知各設區市科技局、贛江新區管委會創發局、南昌高新區管委會,省直有關高校、科研院所,各有關單位:為積極引入國際優勢科技創新資源,助力我省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江西......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強4月28日在2024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調研。他強調,要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動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
2024年4月25日,廣東廣州——安捷倫科技公司(紐約證交所:A)近日與廣東腐蝕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防腐院”)達成合作并共同成立“化學分析聯合實驗室”。實驗室基于防腐院檢測中心,將引入安捷......
作為破解新能源車續航焦慮的關鍵突破,超級充電站讓新能源車補能時間與燃油車接近,短短幾分鐘,就可滿電出發。各地超充建設正在加速,不過,要達到怎樣的標準才是超充?4月1日起,超充有了首個地方標準。由深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