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底,受科技部社發司委托,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技廳組織疆內外專家對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新疆伊犁河流域水土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研究與示范”的8個課題進行了驗收,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所趙新全研究員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技廳副廳長胡克林分別擔任專家組組長和副組長。
“新疆伊犁河流域水土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研究與示范”項目由8個課題構成。會上,八位課題負責人分別就“新墾區土壤改良培肥與可持續開發利用技術開發與示范”,“水資源高效利用與節水灌溉技術開發與示范”,“新墾土地高效利用模式及配套技術開發與示范”,“高效草業及舍飼畜牧業關鍵技術開發與示范”,“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與保鮮儲運關鍵技術開發與示范”,“特色植物種質資源開發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技術開發與示范”,“伊犁河谷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關鍵技術開發與示范”和“伊犁河流域產業發展模式與生態系統可持續管理研究”等,從課題完成情況、主要研究進展與創新、成果與人才培養以及經費開支情況等方面做了詳細匯報。
其中,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陳亞寧研究員承擔了該項目的第八個課題“伊犁河流域產業發展模式與生態系統可持續管理研究”。該課題開展了流域生態系統健康評價與保護技術研究,研發集成了不同生態類型區生態系統保護治理技術;完成了流域生態系統管理與可持續發展能力研究及流域生態系統可持續管理技術研發;開展了流域水土資源開發管理技術集成與產業化發展模式的研發,集成了新墾區水土資源高效利用與生態保護技術模式;總結了流域水土資源開發與可持續發展管理理論,提出了適宜于伊犁河流域的可持續發展管理對策。
課題還提出伊犁河流域水土資源開發管理、產業化發展和生態系統可持續管理技術與模式14項(套);整合集成新墾區水土資源高效利用與生態保護技術模式20套;發表論文13篇;獲得軟件著作權登記3項;提交建議和研究報告2份;培養博士5名,碩士3名。
專家驗收組在聽取了課題組的匯報后,通過質詢與答疑,認為8個課題的實施能遵照《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管理暫行辦法》執行。課題提交的技術資料齊全,經費使用合理,任務分工明確,組織管理規范,完成了課題的全部研究任務,達到了課題任務書規定的考核指標,一致同意課題通過驗收。
據悉,該課題于今年9月通過了現場驗收。
韓國總統辦公室6日表示,由韓國、美國、日本、印度和歐盟(EU)共同參與的民官聯合“生物制藥聯盟”當地時間5日在美國圣地亞哥正式成立。在成立儀式上,各國政府和企業人士就構建相互信任、可持續發展的生物制藥......
近日,由溫州世界青年科學家成長基金會、世界青年科學家聯合會(籌)及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共同發起的"2024可持續發展青年科學家獎"全球申報正式啟動。 全球申報啟動......
近日,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續簽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合作協議(第二期)。根據協議,2025年至2029年,雙方將共同投入五億元經費助力黑龍江省關鍵領域關鍵技術攻關,支......
為深入貫徹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和《國務院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落實中國證監會《關于加強上市公司監管的意見(試行)》等政策文件要求,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和投資價值提升......
3月15日,由中國主導的智慧城市應對疫情國際標準ISO/TR 37112《城市和社區可持續發展—智慧城市運行模型有效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最佳實踐案例集》正式發布。該標準基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從航天科技集團第六研究院了解到,由該院101所牽頭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型車輛液氫儲供關鍵技術研究”項目,日前順利通過綜合績效評價。車載液氫儲供系統本項目圍繞重載燃料電池商用車高密度儲供氫的行業需......
實驗室希望獲取適當的指導和建議,以便通過提高效率來減少環境足跡,盡管面臨挑戰,但總體上對可持續發展工作持有樂觀態度。......
近日,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指導發起,哈爾濱工程大學、天津大學、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海和極地關鍵技術與裝備”重點專項深海潛水器項目啟動會暨深海裝備青年學者論壇在哈爾濱工......
“夢想成真”是所有人的愿望,科學家也不例外。為恢復喪失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生態學家早期提出一個聽起來很美的“夢境”假說。他們援引美國奇幻電影FieldofDreams(中文譯作《夢幻成真》)中的一......
2023年12月12日下午,湖南省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建設協調推進小組第五次會議在長沙召開,副省長秦國文出席并講話,省政府辦公廳一級巡視員周義祥主持會議,省科技廳廳長朱皖,郴州市委書記吳巨培,......